2018-12-12 22:05:48

林毅3萬多人馬和大順軍10萬人馬大戰(zhàn)的地方離高碑店城并不太遠,站在高高的城頭上,甚至能夠看到這一場景,在城中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聽到如潮水般的喊殺聲,忽遠忽近,震天的炮聲,像夏天的悶雷一般,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城中高一功的兵將當然知道了,全副鎧甲的高一功,帶著衛(wèi)隊沖上的城頭,站在最高處觀看城外的動靜,在城的外圍三道深溝依然赫然在目,深溝里肯定埋伏兵馬,然后溝的外面是明軍的連營。

在連營的盡頭,則能看到雙方廝殺的場面,雖然由于距離有點遠,看的不是太清楚,但是聽著傳令來的吶喊聲,高一功心中興奮不已,終于盼來救兵了。

太不容易了,再困下去軍中真的要吃人了,現(xiàn)在能吃的東西差不多都快吃完了。

也不知道是誰發(fā)明的人得吃飯,如果要不興吃飯那該多好。沒有東西吃,那滋味太難受了,簡直是生不如死。能耐再大的人,如果不讓他吃不讓他喝,用不了幾天,他就什么能耐都沒有了。

高一功立即命令集合隊伍,高一功和手下的3萬多人馬,現(xiàn)在精神頭全都上來了,好像是餓狼看到了肉一般,個個摩拳擦掌,眼睛都放出藍光,只等著一聲令下,往外廝殺。

高一功不是魯莽的人,三萬多人把他沒有全部帶出來,他給自己留了條后路。盡管這輩子他再也不想回這個高碑店了,但是要是萬一呢?

未料勝先料敗,目光長遠的高一功夠個大將。

開了西門,高一功集中了3萬隊伍,殺出來了。城中只留下幾千人馬守城,這幾千人當然也不愿意留在這里,一是他們必須得服從命令,二是因為高一功傳遞給他們,如果前面突圍成功,他們接著突圍,他們在外面接應(yīng)。如果萬一不成,他們再退回來,這樣是能退能進。

3萬大軍蜂擁而出,鋪天蓋地一般過了護城河往外面就跑,有馬的騎馬,沒馬的步行,現(xiàn)在那是能行雨的行雨,能行風的行風,3萬人馬逃命真好比開閘泄洪一般,沖了出來。

但是這支隊伍離開護城河不到100米,震天的炮聲就響起來了,一發(fā)發(fā)炮彈在大順軍中遍地開花,打得硝煙四起,火光閃爍,尸骨和殘血伴隨著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大順軍看到炮火猛烈,想到了潰逃,但是一想到后退也是死,往前沖只要沖出去就有希望,而且他們的主將高一功沖鋒在前,因此他們就沒命的往前沖,冒煙突火。

有一個大順軍被炸斷一條腿,還往前跑了幾步,摔倒在血泊之中,還往前爬了幾米才昏死過去。

有幾個在往前奔跑的過程中,一發(fā)炮彈落在他們中間,這幾個人便被炸開了花,倒在地上不動了。

但是盡管如此,出于逃生的本能,無數(shù)的大順軍仍然在往前沖。

眨眼間他們就來到了第一道壕溝幾十米處,突然溝壑中伏兵四起。

祖克勇早就在這里埋伏好了,弓箭手萬箭齊發(fā),頓時流矢如雨,成排成批的大順軍中箭往下倒,炮火加弓箭,大順軍受不了,剩下的嘩的一下退了下去。

這時高一功大喊:“不許退,給我沖過去!前面有人接應(yīng)我們——”

大順軍受到鼓舞,吶喊著又沖上來了。這一次他們突破了第一道壕溝,溝中的明軍退了下去。

但是就在大順軍翻閱第一道壕溝時,祖克勇親自指揮著數(shù)不清明軍壓地而來,一個沖鋒,第一道溝中,岸上全是大順軍的死尸,剩余的大順軍又被打回去了。

如此反復(fù)折騰了幾次,大順軍也沒能突破第三道壕溝,反而傷亡慘重。

當然,他們盼望的救兵也沒來接應(yīng)他們,只聽到喊殺聲就是不見人,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好像玩捉迷藏一樣。

這下大順軍泄氣了,他們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折騰了。

經(jīng)過幾次沖鋒,對城中的大順軍來說,這三道壕溝就像三條不可逾越的絕命鴻溝,是無論如何也沖不過去,援兵始終沒來,最后喊殺聲漸趨漸遠。

最后,就連高一功也失望了,身上幾處受傷鮮血淋漓的他不得不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城中,否則再打下去就會全軍覆沒了。

救援無望,突圍失敗,退回城中大順軍垂頭喪氣,滿臉的沮喪,受傷的更是呲牙咧嘴,痛苦難當,高一功也是唉聲嘆氣,長吁短嘆,眉頭緊鎖。

怎么搞的?北京城離這里這么近,援兵聲勢也不小,看情況來的人馬肯定不少,怎么就瞪眼兒來不到呢?不要說多來個上萬人馬,能來幾千人馬沖進明軍的外圍,里應(yīng)外合,他們也能突圍出去了,可是困城的明軍后方好像沒有收到一兵一卒的沖擊,他們的陛下李自成究竟派來了多少援兵?領(lǐng)兵帶隊的是誰?

高一功愁眉不展,但是他已經(jīng)不敢組織突圍了。

三萬大順軍經(jīng)過這幾次突圍,傷亡過萬,等他們退回城中,算上受傷的高一功手下只剩下兩萬人。

要說兩萬人馬也不算少,但盡是饑疲之卒,論戰(zhàn)力甚至不及兩千人,而且現(xiàn)在傷亡一個少一個,軍心浮動,弄不好還會引起軍中嘩變,那麻煩就大了,因此高一功不敢再折騰了,只有緊閉城門,在等待時機。

這一次他下定了決心,不見兔子不撒鷹,救援的兵將不先沖過來,外面困城的明軍隊伍不亂,他們就不出城突圍。

此時離他們十幾里之外的戰(zhàn)場上,10萬大順軍潰敗下去了,這就是高一功他們在高碑店聽到的漸去漸遠的喊殺聲的原因。

林毅的標營、無敵營、火槍營和衛(wèi)隊營以及史可法和馬士英等人帶領(lǐng)的鳳陽兵與河南兵接連沖殺過去,在后面緊追不舍。

與剛才完全相反,剛才是10萬大順軍追殺3萬官軍,不到兩個時辰,形勢就翻過來了,現(xiàn)在是三萬官軍追殺10萬大順軍。

在遼闊的京南大地上,漫天遍野的人馬好像是大海漲潮,瞬間又退潮一般,那景象豈是一個壯觀了得!

不過剛才大順軍追殺官軍,只追了幾百米。而現(xiàn)在官軍追殺大順軍追起來沒完了,一口氣追出二三十里地。

大順軍跑得慢的都被追上的明軍將士斬殺在地,除非他們知道林毅的政策是不殺降,優(yōu)待俘虜,趕緊跪倒在地,扔槍投降乖乖當俘虜,方能保得性命命。

那些不想投降的,那些跑得快的在玩命的狂奔,但是他們跑的再快也跑不過弓箭和火槍,因此那些大順軍跑在后面的,不斷的倒下,其余的只恨爹娘少生兩條腿。

就這樣李巖的人馬在前面沒命的跑,面對后面的是要命鬼,不盡全力跑都不行,為的是逃命。林毅的人馬在后面沒命的追,追起來沒完了,就像死神收割生命一樣。

一口氣追出二三十里地,大順軍狼狽不堪,前面的實在跑不動了,有戰(zhàn)馬的還稍好些,他們先沖鋒后逃跑,累的也快沒人形了,特別是沒戰(zhàn)馬的兵將跑的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汗流浹背,他們實在跑不動了,就停下來喘氣。

李巖也是噓噓直喘,穿熱汗淋漓,不只是他,戰(zhàn)馬也是渾身是汗,像從水里撈出來一般。

李巖粗喘了幾口,問這里是什么地方,手下有人告訴他,這里是周口店。

周口店?李巖聞言看了看周圍的形勢,周圍地形復(fù)雜,山林茂密,容易藏兵。

李巖剛這么一想,幾聲炮響,左右伏兵四起。左邊是郝?lián)u旗的2萬軍隊殺出來了,右邊是賀人龍帶2萬人馬也沖出來了。

4萬大軍鋪天蓋地,喊殺聲仿佛要淹沒這個世界一般。

包括李巖在內(nèi),這些大順軍頓時傻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到了窮途末路了,后面還有追兵沒有甩開。

他們做夢沒有想到這里還有埋伏,驚慌失措之中,這些疲憊不堪的大順軍只好硬著頭皮應(yīng)戰(zhàn),要不然就得任人宰割。

但是他們應(yīng)戰(zhàn),哪里有力氣?還得任人宰割。那些聰明的趕緊扔了槍械投降,那些死心眼的打算負隅頑抗,但是根本沒有頑抗的能力,一交手就被斬殺在地。

正在這時林毅的幾萬人馬追到了,前有伏兵堵截,后有追兵追殺,這是要大順軍全軍覆沒的節(jié)奏。

李巖和李過叫苦不迭,這一次他算真正知道了林毅的厲害,難怪李自成屢次吃敗仗,姓林的真是太難對付了。

明明是打了勝仗,可轉(zhuǎn)眼間就成了敗仗,兵敗如山倒,敗的一塌糊涂,血本無歸。

這時林毅兩邊的兵將,都向他們高喊,降者免死!

這些大順軍一看,紛紛投降。因為他們的命都不是大風刮來的,關(guān)鍵時刻誰都知道珍惜,因為畢竟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容不得他們有絲毫的褻瀆。

只有李巖,李過,袁宗第和劉芳亮四員大將和他們的衛(wèi)隊在拼死力戰(zhàn)。

余者數(shù)不清的大順軍,全都跪倒在地,扔了槍械成了明軍的俘虜。

不過這四員大將也沒有堅持多久,最后他們身上有數(shù)處傷口,全都被生擒活捉。

四將拒不投降,只求一死。林毅當然沒有殺他們,傳令下去,看好他們,不許難為他們,該治傷的治傷,該給他們吃喝吃喝,剩下的事日后再說,現(xiàn)在顧不上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其他的俘虜也全都壓下去,受傷的兵將不管是自己人,還是俘虜,一律給予救治。

日暮時分,這場戰(zhàn)斗徹底結(jié)束了。

到處都是死尸,到處都是鮮血,綿延幾十里。

從兩軍對壘,到3萬官軍先敗下陣來,再到林毅火槍營扭轉(zhuǎn)敗局,然后是林毅的標營、無敵營沖鋒,最后是林毅帶著衛(wèi)隊營及鳳陽兵于河南兵追擊。

這次大展共分了四個小階段,每個小階段的時間大概都在一個時辰左右。從開始到結(jié)束,這場大戰(zhàn)整整打了一個白天。

這仗打的太漂亮了,大順軍10萬人馬一天沒出便煙消云散,除了死傷的就是投降的,沒有一個漏網(wǎng)的。

大將郝?lián)u旗和賀人龍過來交令,林毅非常高興,贊許了二人幾句。河南總兵袁樞過來請罪,因為剛開始他打了敗仗,史可法和馬士英也是一臉的木然,臉熱心跳。

因為馬士英的鳳陽兵開始時也打了敗仗。如果您要治罪,他當然也脫不了干系。

但是接下來林毅沒有責備他們,反而說回到太子面前,要給他們幾個請功。

打了敗仗不治罪還要請功?袁樞、史可法和馬士英都有些懵圈,不知道這是真的假的。

林毅看出來了,淡然一笑:“眼前有個立功的機會,這10萬大順軍全軍覆沒,無一漏網(wǎng),這里離北京又比較近,接下來本太師要連夜智取北京,如果哪個再出紕漏,這次本太師絕不容情,殺你們個二罪歸一!”

這幾個人趕緊躬身施禮,唯唯諾諾,再也不敢胡思亂想,亂打各自的小算盤了。

按說現(xiàn)在林毅的兵馬已經(jīng)累壞了,打了一天的仗沒吃沒喝,應(yīng)該好好休兵歇馬了,休息幾天,慶賀勝利。

但是林毅沒這么做,讓手下兵馬少作喘息,有干糧的吃干糧,渴了就喝上幾口涼水,連買鍋造飯的時間都不給他們。

林毅抓緊時間準備,讓各營立即行動,他們現(xiàn)在都見過李巖,讓他們從各營中都挑出一兩個像李巖的人來,人多好干活,從幾萬人馬當中挑出像李巖的,當然能挑出好多個。

很快就跳出了20多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然后讓俘虜來分辨,看哪個最像,幾經(jīng)鑒別幾經(jīng)篩選,最后挑出一個最像的李巖的,林毅讓他穿上李巖的甲衣,拿著李巖的大刀,又找了一批像李巖的戰(zhàn)馬,讓他騎上,因為李巖的那匹馬已經(jīng)死了。

這樣經(jīng)過化妝之后,包括聲音和說話的方式,連這些俘虜們都認不出來了,簡直就是他們護國三軍師李巖一般無二。

然后林毅又命令手下的2萬人馬,全部穿上俘虜?shù)能娧b,這2萬人馬全部扮成大順軍的樣子,讓這個假李巖領(lǐng)著1萬人馬在前面,其實這1萬人馬全是林毅精銳部隊,包括標營和無敵營。

林毅帶著賀人龍,史可法,馬士英和袁樞帶著剩余的1萬馬跟在后面。

這里只留下1萬人馬,讓郝?lián)u旗負責,連夜清掃戰(zhàn)場,看押俘虜。

林毅這樣運籌,現(xiàn)在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盡管打了一天的仗都很累,但是沒有一個有怨言的,也沒有一個敢抗令不尊的。

林毅的嫡系部隊就不用說了,什么時候就是令行禁止,從不討價還價。

史可法,馬士英和袁樞,鳳陽兵與河南兵等這些軍將,現(xiàn)在也全都打起了精神,唯林毅的命令是從。

白天他們兩萬多人打了敗仗,而林毅的1萬人打了大勝仗,林毅沒有治他們的罪,反而要給他們請功,眼前是給他們立功贖罪的機會,他們當然知道好歹,更重要是對林毅敬畏。一想到要連夜智取北京,全都精神十足了。

林毅帶著剩余的2萬人馬,以急行軍的速度,連夜向北京趕來。

因為這里離北京城太近,只有五六十里,事不宜遲,遲則生變,萬一消息傳到了北京城,大順軍有了準備,再想攻取北京城就難了。

林毅必須得爭分奪秒,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京城。

一個多時辰之后,也就是在當晚的二更天,林毅的人馬就到了北京城南直門外十幾里處。

遠望北京城像一頭怪獸一般盤踞在那里,黑乎乎的。

林毅命令隊伍臨時停下來,又找了幾個軍將,扮作渾身是血的傷號,這其實也不難,因為他們穿的甲衣上都有血,還有刀槍,砍得傷痕累累的痕跡,讓其中一個扮作高一功。

考慮到這一路的急行軍,林毅讓他們臨時休息了十幾分鐘。

接下來按照林毅的計劃,2萬人馬就開始跑了,一邊跑一邊扔東西,什么刀矛弓箭,頭盔等等,一直都跑到北京城下,這2萬人馬本來就是一路的急行軍,又經(jīng)過這十幾里地的快速奔跑,到了北京城外,這支隊伍表面上看來非常狼狽。

前面的隊伍在護城河畔開始叫城……

夜雖然已經(jīng)深了,但是北京城并不安靜,軍紀散漫的大順軍胡作非為,就是大順軍的高層,此時也沒有安歇。

此時在北京坐鎮(zhèn)的就是皇后高桂英,現(xiàn)在的高桂英也非??鄲溃缱槡?。

一天前,李巖和李過帶著10萬人馬出城去解高碑店之圍,救高一功去了。

高一功是高桂英的親弟弟,被困高碑店生死不明,她當然放心不下,及時派出探馬,沿途打聽高碑店的情況。

因為高桂英也知道,他眼前的對手是林毅,雖然大明朝的都京都都被攻破了,皇上上吊殉國了,按說大明朝群龍無首就完蛋了。

但是他們現(xiàn)在面臨的對手雖然是大明的殘余,但是依然強大。強大到在這支隊伍面前,李自成張獻忠屢打敗仗。

因此面對這樣的對手,高桂英一點兒也不敢掉以輕心。特別是她聽說她的親弟弟高一功被困高碑店,更是惴惴不安,整日里茶不思飯不進,坐臥不寧,還老做噩夢,幾天的光陰,她好像老了十歲一般。

雖然現(xiàn)在貴為大順的皇后了,但是她感覺還沒有當個布衣輕松。她這輩子兄妹三人,哥哥高立功已經(jīng)身死,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弟弟高一功了,如果要再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高家就完了。

李自成這次兵發(fā)山海關(guān),去討伐吳三桂,高桂英并不怎么擔心,現(xiàn)在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高碑店的高一功。

特別是李巖這10萬人馬走了之后,高桂英更是心急如焚,她盼望前敵的消息,望眼欲穿,度日如年。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現(xiàn)場,要不是李自成讓她坐鎮(zhèn)北京,她這次就親自出馬了。

這兩天,慧英和慧梅一直陪在皇后身邊緊勸,這是高桂英的兩個徒弟,也是她的兩個干女兒,從孩兒兵中成長起來的,現(xiàn)在為女營的骨干,長期的戰(zhàn)爭生活,她們親如母女,但是盡管如此,哪能勸得了高桂英的心里?

這天上午終于傳來的消息,說李巖的人馬到那就打了個勝仗,明軍一敗涂地,正在被大順軍追殺,解高碑店之圍就救高一功指日可待。

高桂英聽到這里非常高興,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下來了。當場就要了一大桌子的飯菜,讓慧英和慧梅陪著,好好的吃了一頓。

哪知道一個時辰之后,又一個消息傳來,李巖打了敗仗,被明軍追殺,傷亡慘重,最后的勝負還難以預(yù)料。

高桂英的心刷一下又懸起來了,怎么會這樣?詳細詢問報事的,經(jīng)過核實之后,兩個報事的說的都沒錯,只是戰(zhàn)場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她只好耐心再等,又一個時辰之后,也就是天快黑的時候,又傳來的消息,李巖的人馬大敗而回,這一次徹底敗了,在周口店又遭到了伏兵,很可能全軍覆沒。

高桂英這一下心像被掏走了一樣,她立即把宋獻策找過來商議發(fā)救兵的事,宋獻策卜了一卦,不同意連夜發(fā)救兵,恐怕中了敵人的奸計,主張守好北京城,否則萬一中了林毅的計策,北京城有變,沒法向李自成交代。

高桂英覺得宋獻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再說就是連夜發(fā)救兵,也未必能救得了,這么遠的路程,點齊兵馬再趕到那里天都亮了。

但是她無論如何想不明白李巖這10萬人馬一日之間怎么就敗得如此之慘,她甚至不能接受。這件事怎么辦?她夜不能寐,慧英和慧梅就一直就在這里陪著她。

一直到臨近三更的時候,他們一點也沒有睡意,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李巖他們敗回來了。

高桂英霍然站起,立即穿戴整齊,帶著人馬和宋獻策去觀看仔細。

第303章 智取北京城(上) 6000字大章

林毅3萬多人馬和大順軍10萬人馬大戰(zhàn)的地方離高碑店城并不太遠,站在高高的城頭上,甚至能夠看到這一場景,在城中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聽到如潮水般的喊殺聲,忽遠忽近,震天的炮聲,像夏天的悶雷一般,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城中高一功的兵將當然知道了,全副鎧甲的高一功,帶著衛(wèi)隊沖上的城頭,站在最高處觀看城外的動靜,在城的外圍三道深溝依然赫然在目,深溝里肯定埋伏兵馬,然后溝的外面是明軍的連營。

在連營的盡頭,則能看到雙方廝殺的場面,雖然由于距離有點遠,看的不是太清楚,但是聽著傳令來的吶喊聲,高一功心中興奮不已,終于盼來救兵了。

太不容易了,再困下去軍中真的要吃人了,現(xiàn)在能吃的東西差不多都快吃完了。

也不知道是誰發(fā)明的人得吃飯,如果要不興吃飯那該多好。沒有東西吃,那滋味太難受了,簡直是生不如死。能耐再大的人,如果不讓他吃不讓他喝,用不了幾天,他就什么能耐都沒有了。

高一功立即命令集合隊伍,高一功和手下的3萬多人馬,現(xiàn)在精神頭全都上來了,好像是餓狼看到了肉一般,個個摩拳擦掌,眼睛都放出藍光,只等著一聲令下,往外廝殺。

高一功不是魯莽的人,三萬多人把他沒有全部帶出來,他給自己留了條后路。盡管這輩子他再也不想回這個高碑店了,但是要是萬一呢?

未料勝先料敗,目光長遠的高一功夠個大將。

開了西門,高一功集中了3萬隊伍,殺出來了。城中只留下幾千人馬守城,這幾千人當然也不愿意留在這里,一是他們必須得服從命令,二是因為高一功傳遞給他們,如果前面突圍成功,他們接著突圍,他們在外面接應(yīng)。如果萬一不成,他們再退回來,這樣是能退能進。

3萬大軍蜂擁而出,鋪天蓋地一般過了護城河往外面就跑,有馬的騎馬,沒馬的步行,現(xiàn)在那是能行雨的行雨,能行風的行風,3萬人馬逃命真好比開閘泄洪一般,沖了出來。

但是這支隊伍離開護城河不到100米,震天的炮聲就響起來了,一發(fā)發(fā)炮彈在大順軍中遍地開花,打得硝煙四起,火光閃爍,尸骨和殘血伴隨著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大順軍看到炮火猛烈,想到了潰逃,但是一想到后退也是死,往前沖只要沖出去就有希望,而且他們的主將高一功沖鋒在前,因此他們就沒命的往前沖,冒煙突火。

有一個大順軍被炸斷一條腿,還往前跑了幾步,摔倒在血泊之中,還往前爬了幾米才昏死過去。

有幾個在往前奔跑的過程中,一發(fā)炮彈落在他們中間,這幾個人便被炸開了花,倒在地上不動了。

但是盡管如此,出于逃生的本能,無數(shù)的大順軍仍然在往前沖。

眨眼間他們就來到了第一道壕溝幾十米處,突然溝壑中伏兵四起。

祖克勇早就在這里埋伏好了,弓箭手萬箭齊發(fā),頓時流矢如雨,成排成批的大順軍中箭往下倒,炮火加弓箭,大順軍受不了,剩下的嘩的一下退了下去。

這時高一功大喊:“不許退,給我沖過去!前面有人接應(yīng)我們——”

大順軍受到鼓舞,吶喊著又沖上來了。這一次他們突破了第一道壕溝,溝中的明軍退了下去。

但是就在大順軍翻閱第一道壕溝時,祖克勇親自指揮著數(shù)不清明軍壓地而來,一個沖鋒,第一道溝中,岸上全是大順軍的死尸,剩余的大順軍又被打回去了。

如此反復(fù)折騰了幾次,大順軍也沒能突破第三道壕溝,反而傷亡慘重。

當然,他們盼望的救兵也沒來接應(yīng)他們,只聽到喊殺聲就是不見人,近在咫尺,又遠在天涯,好像玩捉迷藏一樣。

這下大順軍泄氣了,他們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折騰了。

經(jīng)過幾次沖鋒,對城中的大順軍來說,這三道壕溝就像三條不可逾越的絕命鴻溝,是無論如何也沖不過去,援兵始終沒來,最后喊殺聲漸趨漸遠。

最后,就連高一功也失望了,身上幾處受傷鮮血淋漓的他不得不帶著殘兵敗將退回城中,否則再打下去就會全軍覆沒了。

救援無望,突圍失敗,退回城中大順軍垂頭喪氣,滿臉的沮喪,受傷的更是呲牙咧嘴,痛苦難當,高一功也是唉聲嘆氣,長吁短嘆,眉頭緊鎖。

怎么搞的?北京城離這里這么近,援兵聲勢也不小,看情況來的人馬肯定不少,怎么就瞪眼兒來不到呢?不要說多來個上萬人馬,能來幾千人馬沖進明軍的外圍,里應(yīng)外合,他們也能突圍出去了,可是困城的明軍后方好像沒有收到一兵一卒的沖擊,他們的陛下李自成究竟派來了多少援兵?領(lǐng)兵帶隊的是誰?

高一功愁眉不展,但是他已經(jīng)不敢組織突圍了。

三萬大順軍經(jīng)過這幾次突圍,傷亡過萬,等他們退回城中,算上受傷的高一功手下只剩下兩萬人。

要說兩萬人馬也不算少,但盡是饑疲之卒,論戰(zhàn)力甚至不及兩千人,而且現(xiàn)在傷亡一個少一個,軍心浮動,弄不好還會引起軍中嘩變,那麻煩就大了,因此高一功不敢再折騰了,只有緊閉城門,在等待時機。

這一次他下定了決心,不見兔子不撒鷹,救援的兵將不先沖過來,外面困城的明軍隊伍不亂,他們就不出城突圍。

此時離他們十幾里之外的戰(zhàn)場上,10萬大順軍潰敗下去了,這就是高一功他們在高碑店聽到的漸去漸遠的喊殺聲的原因。

林毅的標營、無敵營、火槍營和衛(wèi)隊營以及史可法和馬士英等人帶領(lǐng)的鳳陽兵與河南兵接連沖殺過去,在后面緊追不舍。

與剛才完全相反,剛才是10萬大順軍追殺3萬官軍,不到兩個時辰,形勢就翻過來了,現(xiàn)在是三萬官軍追殺10萬大順軍。

在遼闊的京南大地上,漫天遍野的人馬好像是大海漲潮,瞬間又退潮一般,那景象豈是一個壯觀了得!

不過剛才大順軍追殺官軍,只追了幾百米。而現(xiàn)在官軍追殺大順軍追起來沒完了,一口氣追出二三十里地。

大順軍跑得慢的都被追上的明軍將士斬殺在地,除非他們知道林毅的政策是不殺降,優(yōu)待俘虜,趕緊跪倒在地,扔槍投降乖乖當俘虜,方能保得性命命。

那些不想投降的,那些跑得快的在玩命的狂奔,但是他們跑的再快也跑不過弓箭和火槍,因此那些大順軍跑在后面的,不斷的倒下,其余的只恨爹娘少生兩條腿。

就這樣李巖的人馬在前面沒命的跑,面對后面的是要命鬼,不盡全力跑都不行,為的是逃命。林毅的人馬在后面沒命的追,追起來沒完了,就像死神收割生命一樣。

一口氣追出二三十里地,大順軍狼狽不堪,前面的實在跑不動了,有戰(zhàn)馬的還稍好些,他們先沖鋒后逃跑,累的也快沒人形了,特別是沒戰(zhàn)馬的兵將跑的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汗流浹背,他們實在跑不動了,就停下來喘氣。

李巖也是噓噓直喘,穿熱汗淋漓,不只是他,戰(zhàn)馬也是渾身是汗,像從水里撈出來一般。

李巖粗喘了幾口,問這里是什么地方,手下有人告訴他,這里是周口店。

周口店?李巖聞言看了看周圍的形勢,周圍地形復(fù)雜,山林茂密,容易藏兵。

李巖剛這么一想,幾聲炮響,左右伏兵四起。左邊是郝?lián)u旗的2萬軍隊殺出來了,右邊是賀人龍帶2萬人馬也沖出來了。

4萬大軍鋪天蓋地,喊殺聲仿佛要淹沒這個世界一般。

包括李巖在內(nèi),這些大順軍頓時傻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到了窮途末路了,后面還有追兵沒有甩開。

他們做夢沒有想到這里還有埋伏,驚慌失措之中,這些疲憊不堪的大順軍只好硬著頭皮應(yīng)戰(zhàn),要不然就得任人宰割。

但是他們應(yīng)戰(zhàn),哪里有力氣?還得任人宰割。那些聰明的趕緊扔了槍械投降,那些死心眼的打算負隅頑抗,但是根本沒有頑抗的能力,一交手就被斬殺在地。

正在這時林毅的幾萬人馬追到了,前有伏兵堵截,后有追兵追殺,這是要大順軍全軍覆沒的節(jié)奏。

李巖和李過叫苦不迭,這一次他算真正知道了林毅的厲害,難怪李自成屢次吃敗仗,姓林的真是太難對付了。

明明是打了勝仗,可轉(zhuǎn)眼間就成了敗仗,兵敗如山倒,敗的一塌糊涂,血本無歸。

這時林毅兩邊的兵將,都向他們高喊,降者免死!

這些大順軍一看,紛紛投降。因為他們的命都不是大風刮來的,關(guān)鍵時刻誰都知道珍惜,因為畢竟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容不得他們有絲毫的褻瀆。

只有李巖,李過,袁宗第和劉芳亮四員大將和他們的衛(wèi)隊在拼死力戰(zhàn)。

余者數(shù)不清的大順軍,全都跪倒在地,扔了槍械成了明軍的俘虜。

不過這四員大將也沒有堅持多久,最后他們身上有數(shù)處傷口,全都被生擒活捉。

四將拒不投降,只求一死。林毅當然沒有殺他們,傳令下去,看好他們,不許難為他們,該治傷的治傷,該給他們吃喝吃喝,剩下的事日后再說,現(xiàn)在顧不上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其他的俘虜也全都壓下去,受傷的兵將不管是自己人,還是俘虜,一律給予救治。

日暮時分,這場戰(zhàn)斗徹底結(jié)束了。

到處都是死尸,到處都是鮮血,綿延幾十里。

從兩軍對壘,到3萬官軍先敗下陣來,再到林毅火槍營扭轉(zhuǎn)敗局,然后是林毅的標營、無敵營沖鋒,最后是林毅帶著衛(wèi)隊營及鳳陽兵于河南兵追擊。

這次大展共分了四個小階段,每個小階段的時間大概都在一個時辰左右。從開始到結(jié)束,這場大戰(zhàn)整整打了一個白天。

這仗打的太漂亮了,大順軍10萬人馬一天沒出便煙消云散,除了死傷的就是投降的,沒有一個漏網(wǎng)的。

大將郝?lián)u旗和賀人龍過來交令,林毅非常高興,贊許了二人幾句。河南總兵袁樞過來請罪,因為剛開始他打了敗仗,史可法和馬士英也是一臉的木然,臉熱心跳。

因為馬士英的鳳陽兵開始時也打了敗仗。如果您要治罪,他當然也脫不了干系。

但是接下來林毅沒有責備他們,反而說回到太子面前,要給他們幾個請功。

打了敗仗不治罪還要請功?袁樞、史可法和馬士英都有些懵圈,不知道這是真的假的。

林毅看出來了,淡然一笑:“眼前有個立功的機會,這10萬大順軍全軍覆沒,無一漏網(wǎng),這里離北京又比較近,接下來本太師要連夜智取北京,如果哪個再出紕漏,這次本太師絕不容情,殺你們個二罪歸一!”

這幾個人趕緊躬身施禮,唯唯諾諾,再也不敢胡思亂想,亂打各自的小算盤了。

按說現(xiàn)在林毅的兵馬已經(jīng)累壞了,打了一天的仗沒吃沒喝,應(yīng)該好好休兵歇馬了,休息幾天,慶賀勝利。

但是林毅沒這么做,讓手下兵馬少作喘息,有干糧的吃干糧,渴了就喝上幾口涼水,連買鍋造飯的時間都不給他們。

林毅抓緊時間準備,讓各營立即行動,他們現(xiàn)在都見過李巖,讓他們從各營中都挑出一兩個像李巖的人來,人多好干活,從幾萬人馬當中挑出像李巖的,當然能挑出好多個。

很快就跳出了20多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然后讓俘虜來分辨,看哪個最像,幾經(jīng)鑒別幾經(jīng)篩選,最后挑出一個最像的李巖的,林毅讓他穿上李巖的甲衣,拿著李巖的大刀,又找了一批像李巖的戰(zhàn)馬,讓他騎上,因為李巖的那匹馬已經(jīng)死了。

這樣經(jīng)過化妝之后,包括聲音和說話的方式,連這些俘虜們都認不出來了,簡直就是他們護國三軍師李巖一般無二。

然后林毅又命令手下的2萬人馬,全部穿上俘虜?shù)能娧b,這2萬人馬全部扮成大順軍的樣子,讓這個假李巖領(lǐng)著1萬人馬在前面,其實這1萬人馬全是林毅精銳部隊,包括標營和無敵營。

林毅帶著賀人龍,史可法,馬士英和袁樞帶著剩余的1萬馬跟在后面。

這里只留下1萬人馬,讓郝?lián)u旗負責,連夜清掃戰(zhàn)場,看押俘虜。

林毅這樣運籌,現(xiàn)在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盡管打了一天的仗都很累,但是沒有一個有怨言的,也沒有一個敢抗令不尊的。

林毅的嫡系部隊就不用說了,什么時候就是令行禁止,從不討價還價。

史可法,馬士英和袁樞,鳳陽兵與河南兵等這些軍將,現(xiàn)在也全都打起了精神,唯林毅的命令是從。

白天他們兩萬多人打了敗仗,而林毅的1萬人打了大勝仗,林毅沒有治他們的罪,反而要給他們請功,眼前是給他們立功贖罪的機會,他們當然知道好歹,更重要是對林毅敬畏。一想到要連夜智取北京,全都精神十足了。

林毅帶著剩余的2萬人馬,以急行軍的速度,連夜向北京趕來。

因為這里離北京城太近,只有五六十里,事不宜遲,遲則生變,萬一消息傳到了北京城,大順軍有了準備,再想攻取北京城就難了。

林毅必須得爭分奪秒,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京城。

一個多時辰之后,也就是在當晚的二更天,林毅的人馬就到了北京城南直門外十幾里處。

遠望北京城像一頭怪獸一般盤踞在那里,黑乎乎的。

林毅命令隊伍臨時停下來,又找了幾個軍將,扮作渾身是血的傷號,這其實也不難,因為他們穿的甲衣上都有血,還有刀槍,砍得傷痕累累的痕跡,讓其中一個扮作高一功。

考慮到這一路的急行軍,林毅讓他們臨時休息了十幾分鐘。

接下來按照林毅的計劃,2萬人馬就開始跑了,一邊跑一邊扔東西,什么刀矛弓箭,頭盔等等,一直都跑到北京城下,這2萬人馬本來就是一路的急行軍,又經(jīng)過這十幾里地的快速奔跑,到了北京城外,這支隊伍表面上看來非常狼狽。

前面的隊伍在護城河畔開始叫城……

夜雖然已經(jīng)深了,但是北京城并不安靜,軍紀散漫的大順軍胡作非為,就是大順軍的高層,此時也沒有安歇。

此時在北京坐鎮(zhèn)的就是皇后高桂英,現(xiàn)在的高桂英也非??鄲?,如坐針氈。

一天前,李巖和李過帶著10萬人馬出城去解高碑店之圍,救高一功去了。

高一功是高桂英的親弟弟,被困高碑店生死不明,她當然放心不下,及時派出探馬,沿途打聽高碑店的情況。

因為高桂英也知道,他眼前的對手是林毅,雖然大明朝的都京都都被攻破了,皇上上吊殉國了,按說大明朝群龍無首就完蛋了。

但是他們現(xiàn)在面臨的對手雖然是大明的殘余,但是依然強大。強大到在這支隊伍面前,李自成張獻忠屢打敗仗。

因此面對這樣的對手,高桂英一點兒也不敢掉以輕心。特別是她聽說她的親弟弟高一功被困高碑店,更是惴惴不安,整日里茶不思飯不進,坐臥不寧,還老做噩夢,幾天的光陰,她好像老了十歲一般。

雖然現(xiàn)在貴為大順的皇后了,但是她感覺還沒有當個布衣輕松。她這輩子兄妹三人,哥哥高立功已經(jīng)身死,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弟弟高一功了,如果要再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高家就完了。

李自成這次兵發(fā)山海關(guān),去討伐吳三桂,高桂英并不怎么擔心,現(xiàn)在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高碑店的高一功。

特別是李巖這10萬人馬走了之后,高桂英更是心急如焚,她盼望前敵的消息,望眼欲穿,度日如年。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到現(xiàn)場,要不是李自成讓她坐鎮(zhèn)北京,她這次就親自出馬了。

這兩天,慧英和慧梅一直陪在皇后身邊緊勸,這是高桂英的兩個徒弟,也是她的兩個干女兒,從孩兒兵中成長起來的,現(xiàn)在為女營的骨干,長期的戰(zhàn)爭生活,她們親如母女,但是盡管如此,哪能勸得了高桂英的心里?

這天上午終于傳來的消息,說李巖的人馬到那就打了個勝仗,明軍一敗涂地,正在被大順軍追殺,解高碑店之圍就救高一功指日可待。

高桂英聽到這里非常高興,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下來了。當場就要了一大桌子的飯菜,讓慧英和慧梅陪著,好好的吃了一頓。

哪知道一個時辰之后,又一個消息傳來,李巖打了敗仗,被明軍追殺,傷亡慘重,最后的勝負還難以預(yù)料。

高桂英的心刷一下又懸起來了,怎么會這樣?詳細詢問報事的,經(jīng)過核實之后,兩個報事的說的都沒錯,只是戰(zhàn)場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

她只好耐心再等,又一個時辰之后,也就是天快黑的時候,又傳來的消息,李巖的人馬大敗而回,這一次徹底敗了,在周口店又遭到了伏兵,很可能全軍覆沒。

高桂英這一下心像被掏走了一樣,她立即把宋獻策找過來商議發(fā)救兵的事,宋獻策卜了一卦,不同意連夜發(fā)救兵,恐怕中了敵人的奸計,主張守好北京城,否則萬一中了林毅的計策,北京城有變,沒法向李自成交代。

高桂英覺得宋獻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再說就是連夜發(fā)救兵,也未必能救得了,這么遠的路程,點齊兵馬再趕到那里天都亮了。

但是她無論如何想不明白李巖這10萬人馬一日之間怎么就敗得如此之慘,她甚至不能接受。這件事怎么辦?她夜不能寐,慧英和慧梅就一直就在這里陪著她。

一直到臨近三更的時候,他們一點也沒有睡意,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李巖他們敗回來了。

高桂英霍然站起,立即穿戴整齊,帶著人馬和宋獻策去觀看仔細。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