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13:00:54

電梯數(shù)字從123層開始遞減時,金屬纜繩的摩擦聲酷似弄堂里王阿婆那臺“蝴蝶牌”縫紉機的調子——針頭穿透杭羅壽衣時,總帶著這種滯澀的震顫。林煥章盯著裹尸袋拉鏈縫滲出的液體,那黏液在熒光燈下泛著冷銀光澤,順著帆布紋理爬向他的袖口,恍若某種低溫下凝結的海生膠質。三天前銀座那具遺體滲出的體液亦如此質地,只是此刻這攤液體里混著更濃的咸腥,讓他想起童年在吳淞口翻檢死蟹時,從甲殼縫隙擠出的透明黏液。

“腳先出。”佐藤的橡膠手套在電梯壁按出青白指印,指腹的防滑紋路在金屬表面留下月牙形水痕。他懷里的搬運板纏著防滑鏈,鏈條反光在林煥章右眉疤痕上晃動——那道淡粉色的燙傷疤突然發(fā)癢,像有枚生銹的圖釘正從皮下往外頂。這道疤是七歲那年打翻煤爐所致,母親當時用松節(jié)油擦拭傷口的辛辣氣味,此刻竟與佐藤身上的次氯酸鈉消毒水味奇異重疊。

消防通道的應急燈以三秒為周期明滅,將佐藤后背“中央葬儀”的反光條映成斷裂的符牒。林煥章彎腰去抬遺體腳部時,后頸觸到一絲涼意——裹尸袋底部破了個雞蛋大的口子,死者蒼白的腳趾正透過裂口蹭著他的皮膚。那趾甲縫里嵌著暗綠色的海藻殘屑,甲緣呈半透明的灰白,讓他想起去年臺風天在碼頭見到的死鯖魚,魚鰓里卡著的亦是這種色澤的海草。

“頭必須朝內。”佐藤的膝蓋抵在他肩胛骨上,浸透防腐液的棉絮從接縫擠出,宛如在黑暗中滋生的霉斑。林煥章右肩的舊傷開始發(fā)作——那是搬運第107具遺體時留下的勞損,此刻每承重一公斤,肩胛骨內側便有細針穿刺般的痛感?!对峒辣阌[》第43頁的文字突然在腦海中浮現(xiàn):江戶時代防火巷搬運遺體時,為防止尸油滴落引燃木屑,需將腳部朝前控制重心??伤箝g的引魂鈴卻在此刻微微發(fā)燙,鈴舌抵著皮膚的位置,恰是弄堂老人口中的“魂門穴”——母親縫壽衣時常說:“逝者頭向門,魂魄才識歸途。”

他下意識想調轉遺體方向,指尖剛觸到拉鏈頭,便聽見佐藤扯開急救箱的金屬扣環(huán)聲。碘伏棉球擦過虎口傷口的瞬間,消防斧突然從掛架跌落,斧刃朝上砸在臺階上迸發(fā)脆響。在那半秒的反光里,林煥章看見遺體微張的眼瞼下,渾濁的角膜似有上滑——后來他在《法醫(yī)學雜志》讀到,這是死后角膜脫水形成的光學錯位,可當時他分明覺得那對眼球在注視自己,瞳孔里映著應急燈的明滅,如同兩簇風中殘燭。

“看什么!”佐藤的橡膠手套拍在后頸,消毒水氣味嗆得他喉管發(fā)緊。林煥章盯著斧刃里的倒影:右肩因長期承重已明顯低于左肩,工裝褲膝蓋破洞滲出的黃色液體,正順著褲線蜿蜒而下,那色澤與三天前匯款單上母親用紅筆圈出的“西京都恩賜”四字驚人相似。當時他在附言欄想寫“打工所得”,筆尖卻不受控制地寫成“恩賜”,郵局職員盯著他袖口褐色污漬的眼神,此刻仍芒刺在背。

遺體腳部撞上鐵門的剎那,林煥章聽見鈴舌輕響。那聲音細若蠶噬桑葉,卻讓他想起父親腦梗那晚,急診室走廊的綠色指示牌投在搶救室門上的光——那幽綠的色調,與引魂鈴在煤爐煙火中泛起的冷光別無二致。佐藤正用手機照著《葬祭便覽》念誦:“平成二十七年修訂版第七條……”話音未落,整棟大樓陷入黑暗。

應急燈亮起的紅光中,林煥章看見自己的影子投在鐵門上,右肩塌陷的弧度恰好與遺體腳踝的老年斑重合——那些斑點并非尋常的褐色,而是帶著金屬光澤的暗紫,排列成破碎的花瓣形狀。佐藤的咒罵聲混著電梯井的風聲傳來時,他摸向褲袋里的引魂鈴,指腹觸到鈴身新現(xiàn)的紋路——那些淡綠色痕跡蜿蜒如蛇,竟與斧刃反光中“睜開的眼睛”輪廓吻合。鈴銅表面?zhèn)鱽砑毼⒄痤?,似有某種物質在內部緩慢氧化。

“你在摸什么?”佐藤的手電光刺向褲袋,光束里漂浮的防腐液微粒宛如無數(shù)細小的結晶。林煥章松開手,鈴身上的紋路在黑暗中泛著磷火般的微光,讓他想起十歲隨祖父去義莊的情景:停靈油燈的燈芯爆出綠色火星,父親說那是燈油中摻了含磷礦物。此刻鈴舌的涼意透過布料傳來,與當年祖父用鈴身輕刮他后頸的觸感奇妙重疊。

鐵門推開時,隅田川的濕風灌了進來,帶著腐爛水草與柴油的混合氣息。林煥章忽然想起父親抽屜里的《上海市殯葬管理暫行規(guī)定》,第17條旁有鉛筆描線——那筆跡與祖父刻在引魂鈴內側的“同仁輔元堂”如出一轍。同仁輔元堂是1930年代上海收殮無主遺體的慈善機構,父親或許正是從那里繼承了殯葬業(yè)的血脈。佐藤催促時,他故意讓遺體頭部輕撞門框,金屬碰撞聲中,鈴舌發(fā)出幾不可聞的鳴響,令他后頸汗毛驟立。

擔架車碾過通道裂紋時,林煥章低頭數(shù)著地上的反光條。第七道反光映在遺體左眼,本該混濁的角膜上卻蒙著層水光,恍若死者正透過薄膜凝視自己。他注意到眼球表面凝結著細微冰晶,可角膜混濁程度卻遠超零下10℃的理論值——這異常的生化反應讓他悄悄撕下衣角,拭去眼周的可疑液體。佐藤正用對講機聯(lián)系殯儀館,日語里的“孤獨死”及“特別補貼”等詞匯,像冰錐般扎進耳膜。

佐藤突然停步,靴尖踢了踢水洼:“看這個。”月光透過安全出口玻璃照下,水洼里倒映著他們的影子與遺體的下頜。林煥章蹲下身,看見水面浮動著細小的銀色鱗片,在月光下閃爍如珍珠母貝——這讓他想起祖父的停靈油燈,玻璃罩內側的纏枝蓮紋在煤油耗盡后,總會留下類似的金屬殘跡。父親曾說那是燈油中的金屬添加劑,此刻這些鱗片在水中輕晃,宛如某種礦物結晶在呼吸。

“快搬!”佐藤的吼聲驚飛墻角蟋蟀,蟲翅振動聲在通道里格外清晰。林煥章起身時,后腰舊傷突發(fā)劇痛,尾椎骨的刺痛竄上后頸,讓他險些跪倒在水洼里。恍惚間,他看見倒影中自己右肩塌陷的弧度,與遺體腳踝擦過眉骨燙傷疤的動作重疊——那冰涼觸感,恰似小時候發(fā)燒時祖父用引魂鈴在他眉心畫圈的涼意。

冷柜車停在巷口時,天邊泛起魚肚白,天空呈現(xiàn)出水洗宣紙般的灰藍色。林煥章數(shù)著佐藤遞來的紙幣,第三張編號尾數(shù)“17”,與他當年高考差距的分數(shù)相同。血從虎口傷口滲出,滴在《葬祭便覽》“應急處理”頁,將“次氯酸鈉0.5%”的字樣暈染成暗紅,宛如綻放的梅花。他想起母親信紙上漿糊粘過“頭七回魂”符的痕跡,而佐藤塞來的除穢鹽袋上,印著神社朱印——他偶然發(fā)現(xiàn),鹽粒遇血結晶成的六角形,與符紙灰燼中的明礬晶體形狀一致。

車子發(fā)動時,林煥章回望摩天大樓。123層某扇窗口飄下碎紙,如被風吹散的冥幣。引魂鈴在褲袋里輕顫,鈴面綠紋在晨光中漸褪,只留水痕般的印子,宛如皮膚表面干涸的淚漬。佐藤突然指著后視鏡:“看,那人在追我們。”

林煥章轉頭,見消防通道口站著位穿深藍和服的老嫗,懷里緊抱油紙包。車子加速時,他看見老嫗腳下散落著櫻花形銀箔——那是東瀛殯葬儀式中驅邪的“御幣”碎片。恰在此時,油紙包滑落,露出半截發(fā)黑指骨,指骨上的銀戒指刻著纏枝蓮紋,與祖父油燈上的圖案相同,蓮花中心鑲嵌的磷石在晨露中反光,與引魂鈴的光澤形成微妙共振。他下意識舔了舔虎口傷口,嘗到鈴銅的酸澀與遺體液的鐵銹味在舌尖混合,那異樣的味覺讓他忽然明白,某些跨越時空的聯(lián)系,早已在化學分子的層面悄然締結。

第7章 頭向門與腳朝外

電梯數(shù)字從123層開始遞減時,金屬纜繩的摩擦聲酷似弄堂里王阿婆那臺“蝴蝶牌”縫紉機的調子——針頭穿透杭羅壽衣時,總帶著這種滯澀的震顫。林煥章盯著裹尸袋拉鏈縫滲出的液體,那黏液在熒光燈下泛著冷銀光澤,順著帆布紋理爬向他的袖口,恍若某種低溫下凝結的海生膠質。三天前銀座那具遺體滲出的體液亦如此質地,只是此刻這攤液體里混著更濃的咸腥,讓他想起童年在吳淞口翻檢死蟹時,從甲殼縫隙擠出的透明黏液。

“腳先出。”佐藤的橡膠手套在電梯壁按出青白指印,指腹的防滑紋路在金屬表面留下月牙形水痕。他懷里的搬運板纏著防滑鏈,鏈條反光在林煥章右眉疤痕上晃動——那道淡粉色的燙傷疤突然發(fā)癢,像有枚生銹的圖釘正從皮下往外頂。這道疤是七歲那年打翻煤爐所致,母親當時用松節(jié)油擦拭傷口的辛辣氣味,此刻竟與佐藤身上的次氯酸鈉消毒水味奇異重疊。

消防通道的應急燈以三秒為周期明滅,將佐藤后背“中央葬儀”的反光條映成斷裂的符牒。林煥章彎腰去抬遺體腳部時,后頸觸到一絲涼意——裹尸袋底部破了個雞蛋大的口子,死者蒼白的腳趾正透過裂口蹭著他的皮膚。那趾甲縫里嵌著暗綠色的海藻殘屑,甲緣呈半透明的灰白,讓他想起去年臺風天在碼頭見到的死鯖魚,魚鰓里卡著的亦是這種色澤的海草。

“頭必須朝內。”佐藤的膝蓋抵在他肩胛骨上,浸透防腐液的棉絮從接縫擠出,宛如在黑暗中滋生的霉斑。林煥章右肩的舊傷開始發(fā)作——那是搬運第107具遺體時留下的勞損,此刻每承重一公斤,肩胛骨內側便有細針穿刺般的痛感?!对峒辣阌[》第43頁的文字突然在腦海中浮現(xiàn):江戶時代防火巷搬運遺體時,為防止尸油滴落引燃木屑,需將腳部朝前控制重心??伤箝g的引魂鈴卻在此刻微微發(fā)燙,鈴舌抵著皮膚的位置,恰是弄堂老人口中的“魂門穴”——母親縫壽衣時常說:“逝者頭向門,魂魄才識歸途。”

他下意識想調轉遺體方向,指尖剛觸到拉鏈頭,便聽見佐藤扯開急救箱的金屬扣環(huán)聲。碘伏棉球擦過虎口傷口的瞬間,消防斧突然從掛架跌落,斧刃朝上砸在臺階上迸發(fā)脆響。在那半秒的反光里,林煥章看見遺體微張的眼瞼下,渾濁的角膜似有上滑——后來他在《法醫(yī)學雜志》讀到,這是死后角膜脫水形成的光學錯位,可當時他分明覺得那對眼球在注視自己,瞳孔里映著應急燈的明滅,如同兩簇風中殘燭。

“看什么!”佐藤的橡膠手套拍在后頸,消毒水氣味嗆得他喉管發(fā)緊。林煥章盯著斧刃里的倒影:右肩因長期承重已明顯低于左肩,工裝褲膝蓋破洞滲出的黃色液體,正順著褲線蜿蜒而下,那色澤與三天前匯款單上母親用紅筆圈出的“西京都恩賜”四字驚人相似。當時他在附言欄想寫“打工所得”,筆尖卻不受控制地寫成“恩賜”,郵局職員盯著他袖口褐色污漬的眼神,此刻仍芒刺在背。

遺體腳部撞上鐵門的剎那,林煥章聽見鈴舌輕響。那聲音細若蠶噬桑葉,卻讓他想起父親腦梗那晚,急診室走廊的綠色指示牌投在搶救室門上的光——那幽綠的色調,與引魂鈴在煤爐煙火中泛起的冷光別無二致。佐藤正用手機照著《葬祭便覽》念誦:“平成二十七年修訂版第七條……”話音未落,整棟大樓陷入黑暗。

應急燈亮起的紅光中,林煥章看見自己的影子投在鐵門上,右肩塌陷的弧度恰好與遺體腳踝的老年斑重合——那些斑點并非尋常的褐色,而是帶著金屬光澤的暗紫,排列成破碎的花瓣形狀。佐藤的咒罵聲混著電梯井的風聲傳來時,他摸向褲袋里的引魂鈴,指腹觸到鈴身新現(xiàn)的紋路——那些淡綠色痕跡蜿蜒如蛇,竟與斧刃反光中“睜開的眼睛”輪廓吻合。鈴銅表面?zhèn)鱽砑毼⒄痤?,似有某種物質在內部緩慢氧化。

“你在摸什么?”佐藤的手電光刺向褲袋,光束里漂浮的防腐液微粒宛如無數(shù)細小的結晶。林煥章松開手,鈴身上的紋路在黑暗中泛著磷火般的微光,讓他想起十歲隨祖父去義莊的情景:停靈油燈的燈芯爆出綠色火星,父親說那是燈油中摻了含磷礦物。此刻鈴舌的涼意透過布料傳來,與當年祖父用鈴身輕刮他后頸的觸感奇妙重疊。

鐵門推開時,隅田川的濕風灌了進來,帶著腐爛水草與柴油的混合氣息。林煥章忽然想起父親抽屜里的《上海市殯葬管理暫行規(guī)定》,第17條旁有鉛筆描線——那筆跡與祖父刻在引魂鈴內側的“同仁輔元堂”如出一轍。同仁輔元堂是1930年代上海收殮無主遺體的慈善機構,父親或許正是從那里繼承了殯葬業(yè)的血脈。佐藤催促時,他故意讓遺體頭部輕撞門框,金屬碰撞聲中,鈴舌發(fā)出幾不可聞的鳴響,令他后頸汗毛驟立。

擔架車碾過通道裂紋時,林煥章低頭數(shù)著地上的反光條。第七道反光映在遺體左眼,本該混濁的角膜上卻蒙著層水光,恍若死者正透過薄膜凝視自己。他注意到眼球表面凝結著細微冰晶,可角膜混濁程度卻遠超零下10℃的理論值——這異常的生化反應讓他悄悄撕下衣角,拭去眼周的可疑液體。佐藤正用對講機聯(lián)系殯儀館,日語里的“孤獨死”及“特別補貼”等詞匯,像冰錐般扎進耳膜。

佐藤突然停步,靴尖踢了踢水洼:“看這個。”月光透過安全出口玻璃照下,水洼里倒映著他們的影子與遺體的下頜。林煥章蹲下身,看見水面浮動著細小的銀色鱗片,在月光下閃爍如珍珠母貝——這讓他想起祖父的停靈油燈,玻璃罩內側的纏枝蓮紋在煤油耗盡后,總會留下類似的金屬殘跡。父親曾說那是燈油中的金屬添加劑,此刻這些鱗片在水中輕晃,宛如某種礦物結晶在呼吸。

“快搬!”佐藤的吼聲驚飛墻角蟋蟀,蟲翅振動聲在通道里格外清晰。林煥章起身時,后腰舊傷突發(fā)劇痛,尾椎骨的刺痛竄上后頸,讓他險些跪倒在水洼里。恍惚間,他看見倒影中自己右肩塌陷的弧度,與遺體腳踝擦過眉骨燙傷疤的動作重疊——那冰涼觸感,恰似小時候發(fā)燒時祖父用引魂鈴在他眉心畫圈的涼意。

冷柜車停在巷口時,天邊泛起魚肚白,天空呈現(xiàn)出水洗宣紙般的灰藍色。林煥章數(shù)著佐藤遞來的紙幣,第三張編號尾數(shù)“17”,與他當年高考差距的分數(shù)相同。血從虎口傷口滲出,滴在《葬祭便覽》“應急處理”頁,將“次氯酸鈉0.5%”的字樣暈染成暗紅,宛如綻放的梅花。他想起母親信紙上漿糊粘過“頭七回魂”符的痕跡,而佐藤塞來的除穢鹽袋上,印著神社朱印——他偶然發(fā)現(xiàn),鹽粒遇血結晶成的六角形,與符紙灰燼中的明礬晶體形狀一致。

車子發(fā)動時,林煥章回望摩天大樓。123層某扇窗口飄下碎紙,如被風吹散的冥幣。引魂鈴在褲袋里輕顫,鈴面綠紋在晨光中漸褪,只留水痕般的印子,宛如皮膚表面干涸的淚漬。佐藤突然指著后視鏡:“看,那人在追我們。”

林煥章轉頭,見消防通道口站著位穿深藍和服的老嫗,懷里緊抱油紙包。車子加速時,他看見老嫗腳下散落著櫻花形銀箔——那是東瀛殯葬儀式中驅邪的“御幣”碎片。恰在此時,油紙包滑落,露出半截發(fā)黑指骨,指骨上的銀戒指刻著纏枝蓮紋,與祖父油燈上的圖案相同,蓮花中心鑲嵌的磷石在晨露中反光,與引魂鈴的光澤形成微妙共振。他下意識舔了舔虎口傷口,嘗到鈴銅的酸澀與遺體液的鐵銹味在舌尖混合,那異樣的味覺讓他忽然明白,某些跨越時空的聯(lián)系,早已在化學分子的層面悄然締結。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