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3 00:03:00

黑皮男道。

“就是王光武和王光勝哥倆,他們的爹就養(yǎng)過一條土狗,名字叫黑黑。”

白臉小伙補充。

“那老頭叫王秋菊,70多歲,半年前死了!王秋菊養(yǎng)過一條狗,沒錯。黑色的,黢黑黢黑,皮毛油光锃亮。那狗之前總在村子里閑逛。幾個月前就失蹤了,挺長時間沒看見!”

王秋菊!

聽這名字,我瞬間抬眸,看向我身邊那一片小墳包。

剛才我查看這些墳包面前的墓碑時,有個木頭碑上標(biāo)著的人名,就是先父王秋菊。

“你們說的王秋菊,是不是埋在那兒?”

我順著墓碑指過去。兩個年輕人轉(zhuǎn)頭看了一眼。確認(rèn)了上面的字跡。

“沒錯,就是那老頭。這老王頭命挺苦,生了好幾個孩子,個個都是白眼狼。

他是過年那段時間死的。應(yīng)該是年初三,雪下的賊大。那老頭,活活凍死在自己大兒子家門口了。”白臉男說。

趁著抽煙的功夫,這倆年輕人給我講了不少。

他們都是大華村的村民,還是表兄弟,有血緣關(guān)系的。

至于他們口中的王秋菊,本是大華村的坐地戶。

據(jù)說,王秋菊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

大兒子叫王光武,二兒子叫王光勝。還有一個閨女,名叫王光美。

據(jù)說,這仨孩子都沒啥出息。倆兒子學(xué)習(xí)不好,最后都留在了大華村,成了莊稼漢,靠種地為生。

小女兒雖說嫁人了,但嫁的也不遠,就在隔壁村。

但其實,王秋菊這個父親做的還挺負(fù)責(zé)任。

十幾年前,王家的兩個兒子結(jié)婚時,王秋菊和老伴倒是掏出了所有積蓄。給這倆兒子在村里蓋了小樓。一個在村頭,一個在村尾。步行都不超過10分鐘。

前些年,王秋菊的老伴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個老的。

但是那年,王秋菊的身體還算硬朗。兩個兒媳婦都不喜歡跟老人住,因此王秋菊就一個人住在原先的平房。

反正距離兩個兒子家也不遠,走路幾分鐘,撒泡尿的功夫就能走到。

好像是從去年開始,王秋菊的身子越來越差。人也糊涂了,沒有自理能力。

可幾個孩子還是不愿意贍養(yǎng),你推我,我推你。鬧得蠻不愉快。

聽到兩個小年輕說到此處,我看向王秋菊的墳包,忍不住撇嘴。

“生了三個孩子,都留在附近。三個人,就沒有一個愿意養(yǎng)父親的嗎?”

黑皮男說。

“他家的小閨女想養(yǎng)。可王光武和王光勝哥倆兒不同意。

王秋菊有低保,每個月到手800多塊錢。他還有個小平房,名下還有幾十平米宅基地。

在我們農(nóng)村,誰贍養(yǎng)老人,老人的遺產(chǎn)就留給誰。王光武和王光勝哥們,生怕自己的妹妹跟他們爭遺產(chǎn)唄。”

然后他繼續(xù)講下去。

為了不讓妹妹爭遺產(chǎn),王光武和王光勝最后還是商量出來了一套贍養(yǎng)老人的方案。

每逢單月,王秋菊就由老大王光武照顧。每逢雙月,王秋菊就有老二王光勝照顧。

可恰巧就在半年前,也就是過年那段時間。

大年初三那天,是2月28日。也就是2月份的最后一天。

二月份是雙月,王秋菊本來應(yīng)該住在老二家住。

可因為那天,王光勝兩口子準(zhǔn)備回娘家,所以他們就把老頭送到了大哥王光武家。

但偏偏,王光武兩口子也是愛計較的。

他們偏說,2月28日是雙月。還差十幾個小時才能到3月份。因此,他們死活不肯讓王秋菊進自家大門。

就這樣,老二兩口子把王秋菊丟在了大哥家門口。

而老大兩口子卻把房門緊閉,不讓王秋菊進門。

東北的二月,零下30多度。撒泡尿都得拿木棍敲敲,街上被凍死的流浪貓狗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王秋菊就在大年初三這天晚上,活生生凍死在了自己大兒子家門口。

“凍死了?人就這么沒了?”

我驚訝,喉嚨里仿佛堵了口痰,有點兒憋的慌。

兩個年輕人點頭。

黑皮男說。

“沒錯,凍死的,凍的邦邦硬。

王秋菊就死在王光武家門口的臺階上,人是倒下的,臉貼在地面上。

等大家把尸體抬起來時,老頭的臉皮都被活生生撕掉了。”

白臉男補充。

“王秋菊那老頭確實挺慘。死的日子趕上過年,家家戶戶還放著鞭炮呢。他人就沒了。

老頭前腳剛死。倆兒子就把他火化了,隨便往山上一埋。就連墓碑都是木頭牌子做的。

哎!生兒育女一輩子,到頭來落得個啥下場?還趕不上老絕戶呢!”

王秋菊死的挺唏噓,他明明有三個子女。最后到頭,也沒有一個人管他。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養(yǎng)育兒孫幾十年,到底圖個啥呀?

“那黑狗呢?”我又問。

“剛才你們說的這些,跟大黑狗也沒關(guān)系呀!”

兩個年輕人解釋。

他們說黑黑從前是村子里的一條野狗,平時也沒人管。那狗每天東跑西顛,就靠著翻垃圾為生。

后來,王秋菊心善,那時他身子骨還硬朗,一個人住在小平房。他就把黑黑帶回家了,在院子里搭了個狗窩,把黑黑當(dāng)看門狗養(yǎng)。

去年開始,王秋菊身子越來越差。他被兩個兒子接走,家里就沒有人管黑黑。黑黑因此又變成了一條流浪狗。

“不過,王秋菊死之前雖然身體不好,但他也能拄著拐杖慢慢的走,并不是癱瘓。

我有兩次看見,王秋菊偷摸給黑黑喂饅頭。不過讓他家大兒子發(fā)現(xiàn)了,他家大兒媳婦兒還給王秋菊一頓臭罵。

說家里養(yǎng)了個吃白飯的還不夠。罵王秋菊偷東西,用饅頭喂畜生。”白臉男說。

黑臉男再次補充。

“其實那黑黑還真是條好狗!

王秋菊被凍死的那天。第一個發(fā)現(xiàn)王秋菊尸體的村民,就是被黑黑引去的。

后來,老頭的尸骨埋在了半山腰,他的兩個親兒子幾乎都沒有上山祭拜過。反倒是黑黑,之前總是守在半山腰。守在王秋菊的墳包前。

只是后來,那狗便不見了。”

兩個年輕人說到此處,我也心知肚明。

孫立打死的那條大黑狗,肯定就是黑黑。

這黑黑是忠犬,一條狗,比王秋菊的親兒子都通人性。

王秋菊死了半年,黑黑一直在他的墳前守著。守到第三個月的時候,結(jié)果讓孫立一鐵鍬嗨下去,砸碎了腦瓜子,變成了腹中餐。

聊完了這些,我目送兩個年輕人下山后。

緊接著,我轉(zhuǎn)過身同畢福慶商量。

“畢大爺,你說,害死黃金燕的鬼魂,會不會就是這個王秋菊?。?rdquo;

第18章 凍死的老詭

黑皮男道。

“就是王光武和王光勝哥倆,他們的爹就養(yǎng)過一條土狗,名字叫黑黑。”

白臉小伙補充。

“那老頭叫王秋菊,70多歲,半年前死了!王秋菊養(yǎng)過一條狗,沒錯。黑色的,黢黑黢黑,皮毛油光锃亮。那狗之前總在村子里閑逛。幾個月前就失蹤了,挺長時間沒看見!”

王秋菊!

聽這名字,我瞬間抬眸,看向我身邊那一片小墳包。

剛才我查看這些墳包面前的墓碑時,有個木頭碑上標(biāo)著的人名,就是先父王秋菊。

“你們說的王秋菊,是不是埋在那兒?”

我順著墓碑指過去。兩個年輕人轉(zhuǎn)頭看了一眼。確認(rèn)了上面的字跡。

“沒錯,就是那老頭。這老王頭命挺苦,生了好幾個孩子,個個都是白眼狼。

他是過年那段時間死的。應(yīng)該是年初三,雪下的賊大。那老頭,活活凍死在自己大兒子家門口了。”白臉男說。

趁著抽煙的功夫,這倆年輕人給我講了不少。

他們都是大華村的村民,還是表兄弟,有血緣關(guān)系的。

至于他們口中的王秋菊,本是大華村的坐地戶。

據(jù)說,王秋菊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

大兒子叫王光武,二兒子叫王光勝。還有一個閨女,名叫王光美。

據(jù)說,這仨孩子都沒啥出息。倆兒子學(xué)習(xí)不好,最后都留在了大華村,成了莊稼漢,靠種地為生。

小女兒雖說嫁人了,但嫁的也不遠,就在隔壁村。

但其實,王秋菊這個父親做的還挺負(fù)責(zé)任。

十幾年前,王家的兩個兒子結(jié)婚時,王秋菊和老伴倒是掏出了所有積蓄。給這倆兒子在村里蓋了小樓。一個在村頭,一個在村尾。步行都不超過10分鐘。

前些年,王秋菊的老伴死了。家里只剩下他一個老的。

但是那年,王秋菊的身體還算硬朗。兩個兒媳婦都不喜歡跟老人住,因此王秋菊就一個人住在原先的平房。

反正距離兩個兒子家也不遠,走路幾分鐘,撒泡尿的功夫就能走到。

好像是從去年開始,王秋菊的身子越來越差。人也糊涂了,沒有自理能力。

可幾個孩子還是不愿意贍養(yǎng),你推我,我推你。鬧得蠻不愉快。

聽到兩個小年輕說到此處,我看向王秋菊的墳包,忍不住撇嘴。

“生了三個孩子,都留在附近。三個人,就沒有一個愿意養(yǎng)父親的嗎?”

黑皮男說。

“他家的小閨女想養(yǎng)??赏豕馕浜屯豕鈩俑鐐z兒不同意。

王秋菊有低保,每個月到手800多塊錢。他還有個小平房,名下還有幾十平米宅基地。

在我們農(nóng)村,誰贍養(yǎng)老人,老人的遺產(chǎn)就留給誰。王光武和王光勝哥們,生怕自己的妹妹跟他們爭遺產(chǎn)唄。”

然后他繼續(xù)講下去。

為了不讓妹妹爭遺產(chǎn),王光武和王光勝最后還是商量出來了一套贍養(yǎng)老人的方案。

每逢單月,王秋菊就由老大王光武照顧。每逢雙月,王秋菊就有老二王光勝照顧。

可恰巧就在半年前,也就是過年那段時間。

大年初三那天,是2月28日。也就是2月份的最后一天。

二月份是雙月,王秋菊本來應(yīng)該住在老二家住。

可因為那天,王光勝兩口子準(zhǔn)備回娘家,所以他們就把老頭送到了大哥王光武家。

但偏偏,王光武兩口子也是愛計較的。

他們偏說,2月28日是雙月。還差十幾個小時才能到3月份。因此,他們死活不肯讓王秋菊進自家大門。

就這樣,老二兩口子把王秋菊丟在了大哥家門口。

而老大兩口子卻把房門緊閉,不讓王秋菊進門。

東北的二月,零下30多度。撒泡尿都得拿木棍敲敲,街上被凍死的流浪貓狗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王秋菊就在大年初三這天晚上,活生生凍死在了自己大兒子家門口。

“凍死了?人就這么沒了?”

我驚訝,喉嚨里仿佛堵了口痰,有點兒憋的慌。

兩個年輕人點頭。

黑皮男說。

“沒錯,凍死的,凍的邦邦硬。

王秋菊就死在王光武家門口的臺階上,人是倒下的,臉貼在地面上。

等大家把尸體抬起來時,老頭的臉皮都被活生生撕掉了。”

白臉男補充。

“王秋菊那老頭確實挺慘。死的日子趕上過年,家家戶戶還放著鞭炮呢。他人就沒了。

老頭前腳剛死。倆兒子就把他火化了,隨便往山上一埋。就連墓碑都是木頭牌子做的。

哎!生兒育女一輩子,到頭來落得個啥下場?還趕不上老絕戶呢!”

王秋菊死的挺唏噓,他明明有三個子女。最后到頭,也沒有一個人管他。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養(yǎng)育兒孫幾十年,到底圖個啥呀?

“那黑狗呢?”我又問。

“剛才你們說的這些,跟大黑狗也沒關(guān)系呀!”

兩個年輕人解釋。

他們說黑黑從前是村子里的一條野狗,平時也沒人管。那狗每天東跑西顛,就靠著翻垃圾為生。

后來,王秋菊心善,那時他身子骨還硬朗,一個人住在小平房。他就把黑黑帶回家了,在院子里搭了個狗窩,把黑黑當(dāng)看門狗養(yǎng)。

去年開始,王秋菊身子越來越差。他被兩個兒子接走,家里就沒有人管黑黑。黑黑因此又變成了一條流浪狗。

“不過,王秋菊死之前雖然身體不好,但他也能拄著拐杖慢慢的走,并不是癱瘓。

我有兩次看見,王秋菊偷摸給黑黑喂饅頭。不過讓他家大兒子發(fā)現(xiàn)了,他家大兒媳婦兒還給王秋菊一頓臭罵。

說家里養(yǎng)了個吃白飯的還不夠。罵王秋菊偷東西,用饅頭喂畜生。”白臉男說。

黑臉男再次補充。

“其實那黑黑還真是條好狗!

王秋菊被凍死的那天。第一個發(fā)現(xiàn)王秋菊尸體的村民,就是被黑黑引去的。

后來,老頭的尸骨埋在了半山腰,他的兩個親兒子幾乎都沒有上山祭拜過。反倒是黑黑,之前總是守在半山腰。守在王秋菊的墳包前。

只是后來,那狗便不見了。”

兩個年輕人說到此處,我也心知肚明。

孫立打死的那條大黑狗,肯定就是黑黑。

這黑黑是忠犬,一條狗,比王秋菊的親兒子都通人性。

王秋菊死了半年,黑黑一直在他的墳前守著。守到第三個月的時候,結(jié)果讓孫立一鐵鍬嗨下去,砸碎了腦瓜子,變成了腹中餐。

聊完了這些,我目送兩個年輕人下山后。

緊接著,我轉(zhuǎn)過身同畢福慶商量。

“畢大爺,你說,害死黃金燕的鬼魂,會不會就是這個王秋菊?。?rdquo;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