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 13:37:14

宮墻的琉璃瓦在晨露里泛著冷光,我攥著樂安公主的玉印,跟著謝云舟穿過九曲回廊時,繡著金線的宮鞋碾過滿地碎玉——那是昨夜暴雨打落的白海棠。腰間墨隱古硯突然發(fā)燙,硯底樂安二字在晨光中若隱若現(xiàn),像極了母親梳妝匣里的鎏金牡丹紋。

公主且在此稍候。謝云舟在明心殿側門前停步,指尖劃過我腕間的朱砂痣,臣去取先帝遺詔,片刻即返。他轉身時,我看見他內(nèi)襯上繡著的并蒂蓮已被血漬浸透,那是昨夜突圍時替我擋刀留下的傷。

殿角傳來玉佩輕響,我閃身躲進朱漆柱后,卻見沈明修的親衛(wèi)正抬著食盒經(jīng)過,盒角繡著的海浪紋與兩淮鹽商的標記一模一樣。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我忽然想起槐樹巷乳母說的話,鹽引案的賬冊,藏在鹽運使宅邸的沉水香案幾里。

未等謝云舟歸來,我已翻出宮墻。城郊鹽商大宅的青磚墻下,我摸著腰間沈硯冰留下的明心腰牌,想起破廟密道里他后背的血痕。更夫敲著巳時三刻的梆子走過,我貼著爬滿藤蔓的圍墻縱身躍上,瓦當在靴底發(fā)出細碎的脆響。

沉水香的氣息從第三間廂房溢出,案幾上的鎏金香爐正飄著青煙。我抽出袖中銀梭,順著乳母給的圖紙找到暗格機關——按動案幾上并蒂蓮紋飾的第七片花瓣,咔嗒聲中,整面書墻緩緩轉動,露出里面堆滿賬冊的密室。

蘇硯秋,你果然來了。

沈硯冰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我轉身時,他正倚在書墻缺口處,胸前的刑部令牌在暗處泛著冷光。他的右肩纏著滲血的繃帶,卻仍笑得肆意:昨夜在破廟,我故意讓父親的人抓住,為的就是逼你來找鹽引賬冊——他抬手,掌心躺著半塊刻著硯字的銅牌,現(xiàn)在,把古硯給我。

密室里的燭火突然明滅不定,我望著他眼中跳動的火光,想起三日前在貢院號舍,他也是這樣笑著揭穿我的女兒身。賬冊上沈明修的名字在燭光下格外刺眼,我摸到身后暗格里藏著的玉扳指,刻著的正是鹽商與考官分贓的暗語。

你早就知道我會來。我握緊古硯,硯角的缺口硌得掌心發(fā)疼,從在客棧留下女式襦裙開始,從在破廟故意被抓開始,你就在算計我。

他忽然逼近,靴跟碾碎地上的沉水香屑:是,也不是。我的確需要你手中的古硯,但更怕你涉險——他指尖劃過我頸間玉佩,硯秋,你可知,沈明修今早已經(jīng)進宮,他要面見陛下,彈劾謝云舟私通逆黨?

我渾身一震,想起謝云舟留在明心殿的背影。沈硯冰忽然抓住我的手腕,按在堆滿賬冊的石臺上,他的呼吸拂過我耳畔:三年前辛卯科場,我父親調(diào)換的不僅是毒墨,還有先帝遺詔。只要你把古硯給我,我就能用刑部密令查封沈府,找到當年的真跡。

所以,你接近我,從頭到尾都是利用?我盯著他胸前的令牌,那是我從未見過的刑部最高調(diào)令包括在貢院血案時替我解圍,包括在破廟替我擋刀,都是為了讓我信任你,交出古硯?

他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說不出的苦澀是,可我沒想到自己會陷進去。從看見你束發(fā)簪子上的并蒂蓮開始,從聽見你咳嗽時帶著三分女兒家的細軟開始,我就知道,這局,我注定要輸。

賬冊在石臺上發(fā)出輕微的翻動聲,我忽然注意到最上層的羊皮紙上,用朱砂畫著完整的墨隱三硯圖,中間那方刻著明心二字的硯臺,正是沈硯冰一直戴在腰間的玉佩形狀。他忽然低頭,唇畔幾乎觸到我顫抖的鼻尖:硯秋,你知道我為何總帶著明心佩嗎?因為它本就是墨隱三硯之一,是我兄長用命替你護下的。

住口!我偏過頭,卻被他捏住下巴,你以為我不清楚你父親的罪行?你以為我不想替兄長報仇?可我更怕,怕你在查明真相前,就被沈明修的暗衛(wèi)殺死在某個巷口——他忽然吻下來,帶著血腥氣的唇重重壓在我唇上,硯秋,我寧愿你恨我,也不愿你死。

燭火噗地熄滅,密室陷入黑暗。我手中的古硯突然發(fā)出微光,映出沈硯冰眼中的痛楚與瘋狂。他的指尖在我后背游走,最終停在我藏玉印的位置:硯秋,跟我回刑部,只要我們拿著鹽引賬冊和古硯面圣,就能。

就能揭露你父親的罪行?我冷笑,推開他的手,可賬冊里不僅有沈明修的名字,還有謝云舟父親的血手印。你以為,當今陛下會愿意看見,當年科場案牽扯到先帝遺詔,牽扯到樂安公主的血脈?

他忽然怔住,黑暗中傳來賬冊落地的聲響:你知道了?我摸著頸間發(fā)燙的玉佩,想起謝云舟說的紅雪之夜:咸平十三年秋,先帝暴斃,樂安公主為護我而亡,沈明修篡改遺詔,扶持當今陛下登基,卻留下墨隱三硯作為把柄。

密室頂突然傳來瓦石碎裂聲,沈硯冰猛地將我撲倒在地,三支弩箭擦著我發(fā)梢釘入石墻。他反手甩出袖箭,窗外傳來刺客的悶哼:硯秋,走!從密道去城西當鋪,那里有通往皇宮的。

不必了。我摸出玉印,印紐上的蟠龍紋在古硯微光中若隱若現(xiàn),我是樂安公主之女,是先帝血脈,就算當今陛下要殺我,也該先聽聽我口中的真相。

沈硯冰忽然抓住我手腕,掌心的汗混著血漬:硯秋,你可知,當年沈明修之所以留你性命,是因為你體內(nèi)流著先帝血脈,他想等時機成熟,扶持你做傀儡——他忽然掏出半幅殘卷,這是從沈府暗格找到的,你父親的供詞原件,上面寫著硯秋乃樂安公主之女,墨隱古硯藏先帝遺詔。

我接過殘卷,借著古硯微光看見父親的筆跡,淚忽然涌了出來。沈硯冰的指尖劃過我淚痕:硯秋,我知道你恨我,恨我利用你,可我沒有選擇。從兄長墜馬那日起,從你父親入獄那日起,我們的命運就注定糾纏不清。

密室外傳來衙役的腳步聲,他忽然將我推向暗道口:走!去明心殿找謝云舟,他手中有先帝遺詔的另半幅。我來拖住沈明修的人,記住——他低頭,在我手背落下極輕的一吻,無論發(fā)生什么,活下去。

暗道口的石門即將閉合時,我看見他轉身迎向刺客,后背的傷口再次崩裂,鮮血染紅了半幅衣袍。那枚明心佩在他胸前晃了晃,終于讓我想起,這是當年沈硯清送給我的定情信物,原來,他一直替兄長保管著,替兄長踐行著護我一生的諾言。

順著密道狂奔時,古硯的微光越來越亮,照亮石壁上刻著的明心見性四字——正是先帝刻在墨隱三硯上的箴言。當我從當鋪地窖鉆出來時,正看見謝云舟騎著汗血寶馬闖入,他的衣袍上染著新的血跡,卻仍笑著對我伸出手:硯秋,陛下宣你入宮,沈明修已經(jīng)動手了。

跨上馬背的瞬間,我望著城東方向騰起的黑煙,知道那是鹽商大宅在燃燒。沈硯冰是否逃出來了?他手中的賬冊是否還在?這些疑問在風中消散,我只能緊緊攥著古硯和玉印,任由戰(zhàn)馬踏碎滿地海棠。

宮門前的衛(wèi)兵看見玉印,紛紛跪地行禮。謝云舟指著我頸間玉佩:這是樂安公主的信物,硯秋公主奉旨面圣。當我走過金水橋時,終于明白,自己再也不是那個躲在號舍里的蘇硯,而是肩負著兩個家族血仇、懷揣著先帝遺詔的公主。

明心殿內(nèi)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我推開殿門的瞬間,正看見沈明修手持彈劾奏章,指向謝云舟的手指因憤怒而發(fā)抖。陛下坐在龍椅上,目光落在我頸間玉佩時,忽然怔住——那是他從未見過的、屬于樂安公主的信物。

陛下,我跪倒在丹墀上,古硯和賬冊在玉階上投下陰影,咸平十三年科場案,并非臣父蘇明遠所為,真正的幕后黑手——我抬頭,望向面色青白的沈明修,是刑部尚書沈明修大人。

殿內(nèi)一片嘩然,沈明修的親衛(wèi)突然拔劍,卻被謝云舟帶人攔住。陛下接過我呈上的賬冊,目光掃過鹽引毒墨等字時,忽然拍案而起:沈愛卿,這作何解釋?

沈明修忽然冷笑,指尖指向我陛下,此女乃樂安公主遺孤,若讓她活著,您的皇位——他忽然掏出袖中短刃,直奔我心口,便如這墨汁般,洗不凈!

千鈞一發(fā)之際,沈硯冰的身影從殿外闖入,他的明心劍精準地格開短刃,鮮血卻從他左肩涌出:父親,你還要錯到何時?兄長的死,蘇伯父的死,難道還不夠嗎?

沈明修怔住,望著沈硯冰胸前的刑部令牌,忽然發(fā)出悲笑:原來,你早就投靠了陛下,早就知道硯秋的身世——他忽然看向我,眼中閃過瘋狂,硯秋,你以為找出賬冊就能翻案?你以為有先帝遺詔就能坐穩(wěn)公主之位?當年樂安公主投河前,可是親手把你交給了蘇明遠,你根本不是。

住口!謝云舟突然喝止,展開手中的先帝遺詔,咸平十三年八月十五,先帝詔曰:樂安公主之女硯秋,乃朕血脈,若朕遭遇不測,著謝御史、蘇侍郎護其長大,待時機成熟,以墨隱三硯為憑,昭告天下。

遺詔的尾章在殿內(nèi)回蕩,我望著沈明修突然慘白的臉,終于明白,為何父親甘愿頂罪,為何謝云舟隱忍多年。沈硯冰踉蹌著走到我身邊,血滴在我袖口,卻仍笑著說:硯秋,現(xiàn)在,你可以拿回屬于你的東西了。

陛下起身,走到我面前,望著我肘彎的朱砂痣,忽然長嘆:皇姐,朕對不起你。他轉頭,眼中是刺骨的冷意,來人,將沈明修及其黨羽下獄,徹查鹽引案與科場案。

殿外的陽光終于穿透云層,照在墨隱古硯上。我望著沈硯冰,他的目光溫柔而疲憊,像極了當年在御花園替我撿發(fā)簪的少年。謝云舟站在殿角,朝我輕輕頷首,他的眼中,有欣慰,也有說不出的復雜。

這一戰(zhàn),我們贏了,卻也輸了。沈明修的陰謀被揭穿,父親的冤屈得以洗雪,可沈硯冰失去了父親,謝云舟失去了復仇的執(zhí)念,而我,失去了作為蘇硯的簡單快樂。但有些東西,終究是贏了——真相,正義,還有那些被埋藏多年的愛與遺憾。

當暮色降臨,我站在宮墻之上,望著遠處貢院的燈火。沈硯冰不知何時來到我身邊,肩上纏著新的繃帶:硯秋,你知道嗎?當年兄長臨終前,讓我替他對你說三個字——他忽然低頭,在我額間落下一吻,對不起。

我望著他眼中的星光,忽然笑了。有些事,無需道歉,因為我們都在這墨香謎案中,學會了成長,學會了背負。懷中的墨隱古硯不再發(fā)燙,硯底的樂安二字與明心佩遙相呼應,仿佛在訴說著,屬于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夜風送來遠處的更聲,驚起棲在檐角的寒鴉。我知道,明日的金鑾殿上,將舉行新科殿試,而我,不再是那個冒名赴考的蘇硯,而是以公主之身,坐在觀禮席上,看著天下士子書寫自己的命運。

而屬于我的命運,早已在墨隱古硯的缺口處,在沈硯冰的血痕里,在謝云舟的遺詔中,漸漸清晰。無論前方是刀山火海,還是錦繡前程,我都將帶著手中的古硯,帶著心中的正義,走下去,因為這,是屬于蘇硯秋的路,是屬于樂安公主之女的使用。

第5章 暗流涌動

宮墻的琉璃瓦在晨露里泛著冷光,我攥著樂安公主的玉印,跟著謝云舟穿過九曲回廊時,繡著金線的宮鞋碾過滿地碎玉——那是昨夜暴雨打落的白海棠。腰間墨隱古硯突然發(fā)燙,硯底樂安二字在晨光中若隱若現(xiàn),像極了母親梳妝匣里的鎏金牡丹紋。

公主且在此稍候。謝云舟在明心殿側門前停步,指尖劃過我腕間的朱砂痣,臣去取先帝遺詔,片刻即返。他轉身時,我看見他內(nèi)襯上繡著的并蒂蓮已被血漬浸透,那是昨夜突圍時替我擋刀留下的傷。

殿角傳來玉佩輕響,我閃身躲進朱漆柱后,卻見沈明修的親衛(wèi)正抬著食盒經(jīng)過,盒角繡著的海浪紋與兩淮鹽商的標記一模一樣。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我忽然想起槐樹巷乳母說的話,鹽引案的賬冊,藏在鹽運使宅邸的沉水香案幾里。

未等謝云舟歸來,我已翻出宮墻。城郊鹽商大宅的青磚墻下,我摸著腰間沈硯冰留下的明心腰牌,想起破廟密道里他后背的血痕。更夫敲著巳時三刻的梆子走過,我貼著爬滿藤蔓的圍墻縱身躍上,瓦當在靴底發(fā)出細碎的脆響。

沉水香的氣息從第三間廂房溢出,案幾上的鎏金香爐正飄著青煙。我抽出袖中銀梭,順著乳母給的圖紙找到暗格機關——按動案幾上并蒂蓮紋飾的第七片花瓣,咔嗒聲中,整面書墻緩緩轉動,露出里面堆滿賬冊的密室。

蘇硯秋,你果然來了。

沈硯冰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我轉身時,他正倚在書墻缺口處,胸前的刑部令牌在暗處泛著冷光。他的右肩纏著滲血的繃帶,卻仍笑得肆意:昨夜在破廟,我故意讓父親的人抓住,為的就是逼你來找鹽引賬冊——他抬手,掌心躺著半塊刻著硯字的銅牌,現(xiàn)在,把古硯給我。

密室里的燭火突然明滅不定,我望著他眼中跳動的火光,想起三日前在貢院號舍,他也是這樣笑著揭穿我的女兒身。賬冊上沈明修的名字在燭光下格外刺眼,我摸到身后暗格里藏著的玉扳指,刻著的正是鹽商與考官分贓的暗語。

你早就知道我會來。我握緊古硯,硯角的缺口硌得掌心發(fā)疼,從在客棧留下女式襦裙開始,從在破廟故意被抓開始,你就在算計我。

他忽然逼近,靴跟碾碎地上的沉水香屑:是,也不是。我的確需要你手中的古硯,但更怕你涉險——他指尖劃過我頸間玉佩,硯秋,你可知,沈明修今早已經(jīng)進宮,他要面見陛下,彈劾謝云舟私通逆黨?

我渾身一震,想起謝云舟留在明心殿的背影。沈硯冰忽然抓住我的手腕,按在堆滿賬冊的石臺上,他的呼吸拂過我耳畔:三年前辛卯科場,我父親調(diào)換的不僅是毒墨,還有先帝遺詔。只要你把古硯給我,我就能用刑部密令查封沈府,找到當年的真跡。

所以,你接近我,從頭到尾都是利用?我盯著他胸前的令牌,那是我從未見過的刑部最高調(diào)令包括在貢院血案時替我解圍,包括在破廟替我擋刀,都是為了讓我信任你,交出古硯?

他忽然笑了,笑聲里帶著說不出的苦澀是,可我沒想到自己會陷進去。從看見你束發(fā)簪子上的并蒂蓮開始,從聽見你咳嗽時帶著三分女兒家的細軟開始,我就知道,這局,我注定要輸。

賬冊在石臺上發(fā)出輕微的翻動聲,我忽然注意到最上層的羊皮紙上,用朱砂畫著完整的墨隱三硯圖,中間那方刻著明心二字的硯臺,正是沈硯冰一直戴在腰間的玉佩形狀。他忽然低頭,唇畔幾乎觸到我顫抖的鼻尖:硯秋,你知道我為何總帶著明心佩嗎?因為它本就是墨隱三硯之一,是我兄長用命替你護下的。

住口!我偏過頭,卻被他捏住下巴,你以為我不清楚你父親的罪行?你以為我不想替兄長報仇?可我更怕,怕你在查明真相前,就被沈明修的暗衛(wèi)殺死在某個巷口——他忽然吻下來,帶著血腥氣的唇重重壓在我唇上,硯秋,我寧愿你恨我,也不愿你死。

燭火噗地熄滅,密室陷入黑暗。我手中的古硯突然發(fā)出微光,映出沈硯冰眼中的痛楚與瘋狂。他的指尖在我后背游走,最終停在我藏玉印的位置:硯秋,跟我回刑部,只要我們拿著鹽引賬冊和古硯面圣,就能。

就能揭露你父親的罪行?我冷笑,推開他的手,可賬冊里不僅有沈明修的名字,還有謝云舟父親的血手印。你以為,當今陛下會愿意看見,當年科場案牽扯到先帝遺詔,牽扯到樂安公主的血脈?

他忽然怔住,黑暗中傳來賬冊落地的聲響:你知道了?我摸著頸間發(fā)燙的玉佩,想起謝云舟說的紅雪之夜:咸平十三年秋,先帝暴斃,樂安公主為護我而亡,沈明修篡改遺詔,扶持當今陛下登基,卻留下墨隱三硯作為把柄。

密室頂突然傳來瓦石碎裂聲,沈硯冰猛地將我撲倒在地,三支弩箭擦著我發(fā)梢釘入石墻。他反手甩出袖箭,窗外傳來刺客的悶哼:硯秋,走!從密道去城西當鋪,那里有通往皇宮的。

不必了。我摸出玉印,印紐上的蟠龍紋在古硯微光中若隱若現(xiàn),我是樂安公主之女,是先帝血脈,就算當今陛下要殺我,也該先聽聽我口中的真相。

沈硯冰忽然抓住我手腕,掌心的汗混著血漬:硯秋,你可知,當年沈明修之所以留你性命,是因為你體內(nèi)流著先帝血脈,他想等時機成熟,扶持你做傀儡——他忽然掏出半幅殘卷,這是從沈府暗格找到的,你父親的供詞原件,上面寫著硯秋乃樂安公主之女,墨隱古硯藏先帝遺詔。

我接過殘卷,借著古硯微光看見父親的筆跡,淚忽然涌了出來。沈硯冰的指尖劃過我淚痕:硯秋,我知道你恨我,恨我利用你,可我沒有選擇。從兄長墜馬那日起,從你父親入獄那日起,我們的命運就注定糾纏不清。

密室外傳來衙役的腳步聲,他忽然將我推向暗道口:走!去明心殿找謝云舟,他手中有先帝遺詔的另半幅。我來拖住沈明修的人,記住——他低頭,在我手背落下極輕的一吻,無論發(fā)生什么,活下去。

暗道口的石門即將閉合時,我看見他轉身迎向刺客,后背的傷口再次崩裂,鮮血染紅了半幅衣袍。那枚明心佩在他胸前晃了晃,終于讓我想起,這是當年沈硯清送給我的定情信物,原來,他一直替兄長保管著,替兄長踐行著護我一生的諾言。

順著密道狂奔時,古硯的微光越來越亮,照亮石壁上刻著的明心見性四字——正是先帝刻在墨隱三硯上的箴言。當我從當鋪地窖鉆出來時,正看見謝云舟騎著汗血寶馬闖入,他的衣袍上染著新的血跡,卻仍笑著對我伸出手:硯秋,陛下宣你入宮,沈明修已經(jīng)動手了。

跨上馬背的瞬間,我望著城東方向騰起的黑煙,知道那是鹽商大宅在燃燒。沈硯冰是否逃出來了?他手中的賬冊是否還在?這些疑問在風中消散,我只能緊緊攥著古硯和玉印,任由戰(zhàn)馬踏碎滿地海棠。

宮門前的衛(wèi)兵看見玉印,紛紛跪地行禮。謝云舟指著我頸間玉佩:這是樂安公主的信物,硯秋公主奉旨面圣。當我走過金水橋時,終于明白,自己再也不是那個躲在號舍里的蘇硯,而是肩負著兩個家族血仇、懷揣著先帝遺詔的公主。

明心殿內(nèi)傳來激烈的爭吵聲,我推開殿門的瞬間,正看見沈明修手持彈劾奏章,指向謝云舟的手指因憤怒而發(fā)抖。陛下坐在龍椅上,目光落在我頸間玉佩時,忽然怔住——那是他從未見過的、屬于樂安公主的信物。

陛下,我跪倒在丹墀上,古硯和賬冊在玉階上投下陰影,咸平十三年科場案,并非臣父蘇明遠所為,真正的幕后黑手——我抬頭,望向面色青白的沈明修,是刑部尚書沈明修大人。

殿內(nèi)一片嘩然,沈明修的親衛(wèi)突然拔劍,卻被謝云舟帶人攔住。陛下接過我呈上的賬冊,目光掃過鹽引毒墨等字時,忽然拍案而起:沈愛卿,這作何解釋?

沈明修忽然冷笑,指尖指向我陛下,此女乃樂安公主遺孤,若讓她活著,您的皇位——他忽然掏出袖中短刃,直奔我心口,便如這墨汁般,洗不凈!

千鈞一發(fā)之際,沈硯冰的身影從殿外闖入,他的明心劍精準地格開短刃,鮮血卻從他左肩涌出:父親,你還要錯到何時?兄長的死,蘇伯父的死,難道還不夠嗎?

沈明修怔住,望著沈硯冰胸前的刑部令牌,忽然發(fā)出悲笑:原來,你早就投靠了陛下,早就知道硯秋的身世——他忽然看向我,眼中閃過瘋狂,硯秋,你以為找出賬冊就能翻案?你以為有先帝遺詔就能坐穩(wěn)公主之位?當年樂安公主投河前,可是親手把你交給了蘇明遠,你根本不是。

住口!謝云舟突然喝止,展開手中的先帝遺詔,咸平十三年八月十五,先帝詔曰:樂安公主之女硯秋,乃朕血脈,若朕遭遇不測,著謝御史、蘇侍郎護其長大,待時機成熟,以墨隱三硯為憑,昭告天下。

遺詔的尾章在殿內(nèi)回蕩,我望著沈明修突然慘白的臉,終于明白,為何父親甘愿頂罪,為何謝云舟隱忍多年。沈硯冰踉蹌著走到我身邊,血滴在我袖口,卻仍笑著說:硯秋,現(xiàn)在,你可以拿回屬于你的東西了。

陛下起身,走到我面前,望著我肘彎的朱砂痣,忽然長嘆:皇姐,朕對不起你。他轉頭,眼中是刺骨的冷意,來人,將沈明修及其黨羽下獄,徹查鹽引案與科場案。

殿外的陽光終于穿透云層,照在墨隱古硯上。我望著沈硯冰,他的目光溫柔而疲憊,像極了當年在御花園替我撿發(fā)簪的少年。謝云舟站在殿角,朝我輕輕頷首,他的眼中,有欣慰,也有說不出的復雜。

這一戰(zhàn),我們贏了,卻也輸了。沈明修的陰謀被揭穿,父親的冤屈得以洗雪,可沈硯冰失去了父親,謝云舟失去了復仇的執(zhí)念,而我,失去了作為蘇硯的簡單快樂。但有些東西,終究是贏了——真相,正義,還有那些被埋藏多年的愛與遺憾。

當暮色降臨,我站在宮墻之上,望著遠處貢院的燈火。沈硯冰不知何時來到我身邊,肩上纏著新的繃帶:硯秋,你知道嗎?當年兄長臨終前,讓我替他對你說三個字——他忽然低頭,在我額間落下一吻,對不起。

我望著他眼中的星光,忽然笑了。有些事,無需道歉,因為我們都在這墨香謎案中,學會了成長,學會了背負。懷中的墨隱古硯不再發(fā)燙,硯底的樂安二字與明心佩遙相呼應,仿佛在訴說著,屬于我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夜風送來遠處的更聲,驚起棲在檐角的寒鴉。我知道,明日的金鑾殿上,將舉行新科殿試,而我,不再是那個冒名赴考的蘇硯,而是以公主之身,坐在觀禮席上,看著天下士子書寫自己的命運。

而屬于我的命運,早已在墨隱古硯的缺口處,在沈硯冰的血痕里,在謝云舟的遺詔中,漸漸清晰。無論前方是刀山火海,還是錦繡前程,我都將帶著手中的古硯,帶著心中的正義,走下去,因為這,是屬于蘇硯秋的路,是屬于樂安公主之女的使用。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