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07:13:00

當他們到達樹玉時,已是兩天后的傍晚。這個小城鎮(zhèn)坐落在山谷中,周圍是壯觀的雪山和草原。當地天機局聯絡人已經安排好了向導和必要的裝備,包括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特殊源力設備。

“根據最新情報,收割者可能已經派出小隊前往目標區(qū)域,”聯絡人通報道,“他們偽裝成科考隊,但我們的監(jiān)控發(fā)現他們攜帶了大量非標準設備,很可能用于源力操作。”

龍辰和林暮秋交換了一個嚴肅的眼神。情況更加緊迫了,他們必須盡快行動。

第二天黎明,一行五人(龍辰、林暮秋、向導和兩名安保人員)騎馬出發(fā)。向導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藏族老人,據說對昆侖山脈了如指掌,多次帶領探險隊進入人跡罕至的區(qū)域。

“老人家,您去過天池嗎?”林暮秋好奇地問道。

老向導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敬畏:“沒有人真正去過天池,年輕人。那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普通人找不到路。只有被選中的人,才能看到通往天池的道路。”

林暮秋看向龍辰,后者微微點頭:“民間傳說常包含真相的碎片。被選中的人可能指的是具有源力感知能力的人,能夠察覺隱藏的能量路徑。”

他轉向老向導:“我們不需要您直接帶我們到天池,只需帶我們到最接近的已知地點。之后的路,我們會自己尋找。”

老人似乎松了一口氣,點頭答應。

接下來的三天,他們沿著幾乎看不見的山路前進,穿越廣闊的草原,翻越險峻的山脊,有時甚至需要徒步牽馬通過特別危險的路段。高原上的天氣多變,早晨還是晴空萬里,中午就可能變成暴風雪。幸好龍辰經驗豐富,總能提前預判天氣變化,選擇合適的露營地點。

第四天中午,老向導停在一處山口,指向遠處一片被云霧籠罩的山谷:“前面就是無人區(qū)了。據說那里是龍的領地,天氣永遠變幻莫測,方向感會完全失效。我只能帶你們到這里了。”

林暮秋觀察著遠處的山谷,確實感到一種異常的能量波動,似乎在擾亂周圍的自然規(guī)律。這很可能是某種古代防御機制,設計用來迷惑和阻止非授權者接近。

“謝謝您的幫助,”龍辰對老向導表示感謝,并給了他一筆豐厚的報酬,“請在山口等待三天。如果我們屆時還未返回,請帶安保人員回去,通知聯絡點進行搜救。”

老向導和一名安保人員留在山口,龍辰、林暮秋和另一名安保人員則帶著精簡的裝備,向神秘山谷進發(fā)。

剛進入山谷區(qū)域,他們就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原本清晰的指南針開始瘋狂旋轉,GPS設備顯示完全錯誤的位置,甚至連基本通訊設備也開始失靈。更奇怪的是,四周的景色似乎在不斷變化,明明走在一條直路上,卻感覺像在繞圈。

“古代干擾場,”龍辰解釋,“設計用來混淆方向感和現代導航設備。我們必須依靠源力感知來找到正確路徑。”

他從背包中取出一個看似古老的指南針,但內部機制與普通指南針截然不同:“這是根據古代龍脈羅盤原理制作的特殊導航工具,能夠感應能量流向而非磁場。”

在羅盤的指引下,三人開始在迷霧中摸索前進。這是一次極具挑戰(zhàn)的探索,不僅要對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要抵抗干擾場對心理的影響——時間感扭曲,方向感混亂,甚至會產生幻覺。

林暮秋越來越依賴自己的源力感知,而非視覺或其他感官。他發(fā)現,山谷中的能量流動并非完全混亂,而是存在某種隱藏的秩序,就像一條隱形的河流,引導著有能力感知它的人。

行進了約四個小時后,他們來到一處奇特的地形——一個近乎完美的圓形盆地,周圍環(huán)繞著七座形態(tài)各異的山峰。盆地中間是一汪碧藍如玉的小湖,水面平靜得如同鏡子,倒映著周圍的山峰和天空。

“天池!”林暮秋驚呼,認出了這與古籍描述完全吻合的景象。

“是的,”龍辰神色凝重,“但我們來晚了。”

順著他的視線,林暮秋看到湖邊已經搭建了一個簡易營地,幾個人影正在湖畔活動,架設著某種設備。即使在這個距離,他也能感受到那些設備散發(fā)的不自然能量波動。

“收割者,”龍辰低聲確認,“看來他們已經突破了干擾場的防御。”

安保人員取出高倍望遠鏡觀察:“五人,全副武裝,有先進設備。他們似乎在湖面上設置了某種探測陣列。”

三人迅速退回到巖石掩護后商議對策。直接沖突顯然不是明智選擇,不僅因為對方人數占優(yōu),更因為在這種能量敏感區(qū)域,任何大規(guī)模源力對抗都可能引發(fā)不可控的后果。

龍辰思考片刻,提出計劃:“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具體行動和進展,再決定如何干預。夜間,能見度降低,是我們接近的最佳時機。”

他轉向安保人員:“你負責監(jiān)視營地活動,記錄他們的人員配置和設備部署。”

然后對林暮秋說:“我們需要確定古代設施的確切位置。根據能量流向,入口很可能在湖底或湖畔的某個隱蔽處。”

三人分頭行動,龍辰和林暮秋小心繞到湖的另一側,利用復雜地形掩護,接近水邊。在這個位置,他們可以清晰感受到湖水中散發(fā)的強大能量波動,顯然下方隱藏著重要設施。

林暮秋集中精力,嘗試更深入地感知湖底的情況。隨著他的專注,一幅模糊的影像在腦海中形成——湖底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結構,類似一個封閉的穹頂,周圍刻有復雜的符文。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結構似乎并非靜止,而是能夠旋轉開啟,露出下方的入口。

“入口在湖底中心,”他悄聲向龍辰報告,“但需要特定的能量序列才能開啟。收割者正在嘗試用現代設備模擬這種序列。”

龍辰皺眉:“危險的嘗試。如果序列錯誤,可能激活防御系統(tǒng),后果不堪設想。”

第26章 高原秘境(2)

當他們到達樹玉時,已是兩天后的傍晚。這個小城鎮(zhèn)坐落在山谷中,周圍是壯觀的雪山和草原。當地天機局聯絡人已經安排好了向導和必要的裝備,包括適應高原環(huán)境的特殊源力設備。

“根據最新情報,收割者可能已經派出小隊前往目標區(qū)域,”聯絡人通報道,“他們偽裝成科考隊,但我們的監(jiān)控發(fā)現他們攜帶了大量非標準設備,很可能用于源力操作。”

龍辰和林暮秋交換了一個嚴肅的眼神。情況更加緊迫了,他們必須盡快行動。

第二天黎明,一行五人(龍辰、林暮秋、向導和兩名安保人員)騎馬出發(fā)。向導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藏族老人,據說對昆侖山脈了如指掌,多次帶領探險隊進入人跡罕至的區(qū)域。

“老人家,您去過天池嗎?”林暮秋好奇地問道。

老向導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敬畏:“沒有人真正去過天池,年輕人。那是神靈居住的地方,普通人找不到路。只有被選中的人,才能看到通往天池的道路。”

林暮秋看向龍辰,后者微微點頭:“民間傳說常包含真相的碎片。被選中的人可能指的是具有源力感知能力的人,能夠察覺隱藏的能量路徑。”

他轉向老向導:“我們不需要您直接帶我們到天池,只需帶我們到最接近的已知地點。之后的路,我們會自己尋找。”

老人似乎松了一口氣,點頭答應。

接下來的三天,他們沿著幾乎看不見的山路前進,穿越廣闊的草原,翻越險峻的山脊,有時甚至需要徒步牽馬通過特別危險的路段。高原上的天氣多變,早晨還是晴空萬里,中午就可能變成暴風雪。幸好龍辰經驗豐富,總能提前預判天氣變化,選擇合適的露營地點。

第四天中午,老向導停在一處山口,指向遠處一片被云霧籠罩的山谷:“前面就是無人區(qū)了。據說那里是龍的領地,天氣永遠變幻莫測,方向感會完全失效。我只能帶你們到這里了。”

林暮秋觀察著遠處的山谷,確實感到一種異常的能量波動,似乎在擾亂周圍的自然規(guī)律。這很可能是某種古代防御機制,設計用來迷惑和阻止非授權者接近。

“謝謝您的幫助,”龍辰對老向導表示感謝,并給了他一筆豐厚的報酬,“請在山口等待三天。如果我們屆時還未返回,請帶安保人員回去,通知聯絡點進行搜救。”

老向導和一名安保人員留在山口,龍辰、林暮秋和另一名安保人員則帶著精簡的裝備,向神秘山谷進發(fā)。

剛進入山谷區(qū)域,他們就感受到了明顯的變化。原本清晰的指南針開始瘋狂旋轉,GPS設備顯示完全錯誤的位置,甚至連基本通訊設備也開始失靈。更奇怪的是,四周的景色似乎在不斷變化,明明走在一條直路上,卻感覺像在繞圈。

“古代干擾場,”龍辰解釋,“設計用來混淆方向感和現代導航設備。我們必須依靠源力感知來找到正確路徑。”

他從背包中取出一個看似古老的指南針,但內部機制與普通指南針截然不同:“這是根據古代龍脈羅盤原理制作的特殊導航工具,能夠感應能量流向而非磁場。”

在羅盤的指引下,三人開始在迷霧中摸索前進。這是一次極具挑戰(zhàn)的探索,不僅要對抗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還要抵抗干擾場對心理的影響——時間感扭曲,方向感混亂,甚至會產生幻覺。

林暮秋越來越依賴自己的源力感知,而非視覺或其他感官。他發(fā)現,山谷中的能量流動并非完全混亂,而是存在某種隱藏的秩序,就像一條隱形的河流,引導著有能力感知它的人。

行進了約四個小時后,他們來到一處奇特的地形——一個近乎完美的圓形盆地,周圍環(huán)繞著七座形態(tài)各異的山峰。盆地中間是一汪碧藍如玉的小湖,水面平靜得如同鏡子,倒映著周圍的山峰和天空。

“天池!”林暮秋驚呼,認出了這與古籍描述完全吻合的景象。

“是的,”龍辰神色凝重,“但我們來晚了。”

順著他的視線,林暮秋看到湖邊已經搭建了一個簡易營地,幾個人影正在湖畔活動,架設著某種設備。即使在這個距離,他也能感受到那些設備散發(fā)的不自然能量波動。

“收割者,”龍辰低聲確認,“看來他們已經突破了干擾場的防御。”

安保人員取出高倍望遠鏡觀察:“五人,全副武裝,有先進設備。他們似乎在湖面上設置了某種探測陣列。”

三人迅速退回到巖石掩護后商議對策。直接沖突顯然不是明智選擇,不僅因為對方人數占優(yōu),更因為在這種能量敏感區(qū)域,任何大規(guī)模源力對抗都可能引發(fā)不可控的后果。

龍辰思考片刻,提出計劃:“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具體行動和進展,再決定如何干預。夜間,能見度降低,是我們接近的最佳時機。”

他轉向安保人員:“你負責監(jiān)視營地活動,記錄他們的人員配置和設備部署。”

然后對林暮秋說:“我們需要確定古代設施的確切位置。根據能量流向,入口很可能在湖底或湖畔的某個隱蔽處。”

三人分頭行動,龍辰和林暮秋小心繞到湖的另一側,利用復雜地形掩護,接近水邊。在這個位置,他們可以清晰感受到湖水中散發(fā)的強大能量波動,顯然下方隱藏著重要設施。

林暮秋集中精力,嘗試更深入地感知湖底的情況。隨著他的專注,一幅模糊的影像在腦海中形成——湖底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結構,類似一個封閉的穹頂,周圍刻有復雜的符文。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個結構似乎并非靜止,而是能夠旋轉開啟,露出下方的入口。

“入口在湖底中心,”他悄聲向龍辰報告,“但需要特定的能量序列才能開啟。收割者正在嘗試用現代設備模擬這種序列。”

龍辰皺眉:“危險的嘗試。如果序列錯誤,可能激活防御系統(tǒng),后果不堪設想。”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