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5 12:16:27

張建國表面憤怒,內心狂喜。

這下終于和前院周扒皮劃清了界限。

以后最好話也別說,誰也別搭理誰。

按照他的規(guī)劃,用不了多久就能賺大錢,什么豬肉羊肉,那都是家常便飯。

到時候前院只能聞味兒,要是舔著臉過來蹭吃的,腿直接打斷。

張建國當著所有人,用燒火棍在地上使勁劃了一道。

“以后這就是界線了,誰也不準跨過,誰要是跨過,豬狗不如。”

“不跨就不跨,誰先跨過誰是孫子。”

“行啊,老二,做的夠絕,你家以后別來我家借糧……”

姜桂芳毫不示弱,十分嘚瑟。

現(xiàn)在一百六十塊錢已經到手,之前飛鴿牌的自行車鏈條發(fā)松,這下正好換一輛永久。

劃了這條線挺好,以后也不用和窮鬼一家打交道。

你張家欠一屁股饑荒,看你還能吃幾天飽飯。

你現(xiàn)在這么牛,就沒有求到我家的時候?

……

張建國忙完出來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

他急匆匆的趕往秀娟家。

昨天知青周曉白沒在秀娟家住,但是穿走了秀娟的衣服。

按照推斷,周曉白一定會回來還衣服的。

隔著院墻,就看到里面停放了兩輛自行車。

一看就是女孩子騎的車,收拾的特別干凈。

“秀娟,買自行車了啊……”

張建國假裝自己路過,無意間看到院子里的車。

“哎,是張建國。”

屋里的兩個女知青和秀娟,也發(fā)現(xiàn)了外邊的帥小伙。

昨天兩人回縣城的路上,就一直在討論張建國。

通過和他交流,就感覺張建國身上充滿了智慧。

讀的書也多,知道的更多,而且很有擔當,很有責任感。

這比城里大院長大的紈绔子弟強得多。

張建國如果是在城里長大的話,指不定有多少姑娘爭著搶著嫁。

“建國,進來,周曉白和陳燕也在。”

秀娟朝著院子揮揮手,將張建國拉進屋里。

她昨天也聽說張建國去朝陽公社提親,后來又聽說這事兒黃了。

秀娟打心底里高興,那李春嬌什么人性?

同齡的姑娘們都知道,一個嫌貧愛富的女人,娶回家能過日子?

眼前兩個知青膚白貌美,知書達理,隨便娶回去一個,不都是祖上燒高香?

“建國,來坐,你文化程度高,陪兩位知青姐姐聊聊。”

“我出去給羊割把草。”

秀娟本身不愛學習,遇到有文化的知青更是聊不到一塊。

她就喜歡喂豬放羊,把這個機會讓給愛顯擺的張建國最合適。

說不定還真能成就一對,到時候自己還成了媒人。

張建國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一眼瞥到了炕上放著的一本書。

“果然是有文化的青年,出門還帶著本書。”

張建國過去直接拿起來,隨手翻了翻。

他其實沒看過太多書,即使是重生了一次,也沒看過幾本。

但和知青聊天,就得想辦法找切入點。

她們這個年齡對于吃穿之類的,其實不在意,

因為大家穿的基本都一樣,不是白的灰的,就是紅的藍的,

吃的更沒啥,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唯獨這文化性的東西,是打開話匣子最好的鑰匙。

張建國低頭翻了翻,一眼掃過去,就知道這是一個作者寫的關于自己命運的故事。

“這書好啊,里面對于主人公的命運的描寫,讓人看了潸然淚下。”

“你也看過這本書?”

周曉白和陳燕兩眼放光。

本以為張建國就是一個村里腦袋挺靈光的小伙子,沒想到還看過這樣的書?

“算是看過吧,具體細節(jié)有點記不清了,你們也知道,這書看多了啊,就容易混淆,所以我現(xiàn)在也不怎么看了……”

張建國整了一番車轱轆話,把兩個知青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接下來半個小時,就聽張建國一個人可勁兒顯擺,

古今中外,能想起的,想不起的,都被他串聯(lián)到了一塊。

周曉白和陳燕聽得直發(fā)愣,比念書時老師講的還好聽。

“哎呀,周曉白,有一個車子沒氣啦。”

屋外,突然傳來了王秀娟的聲音。

“咋了?我出去看看……”

張建國來到外邊,就看到其中一個車子后輪完全癟了。

“哎呀,我的車……”周曉白驚呼一聲。

“沒事,沒事,我看看……”

張建國說著便蹲了下來。

自行車經常出問題的地方就兩處,一處是鏈條,一處是輪胎。

鏈條壞了直接用錘子和釘子卯上。

輪胎要么換要么補。

他判斷這輪胎多半是扎了,因為剛剛自己過來的時候,輪胎還有氣,這屬于慢撒氣。

“估計是漏氣了,你們等著,我去找點工具。”

不一會兒的功夫,張建國便帶著齊全的工具回來了。

在公社里,一般修自行車的攤位才有這些,可他的這些,是去楊樹生家借的。

楊樹生畢竟是個做買賣的,所以這些工具備的比較全。

三下五除二,張建國就卸下了輪子。

用打氣筒給內胎打滿,然后找來一個空盆接上水。

將內胎放在水里來回轉,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一處往外冒泡。

“就是這里了。”

張建國做了一個標記,怕還有另外的漏氣點,他又找了一遍。

“就這一處,補上就好了。”

“建國同志,你還會修自行車?”

周曉白只覺得真是遇到了一個全能男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

連修自行車這樣的技術活都能熟練操作,這要是推到公社修車攤那里,不得花錢?

就算自己月月有零花錢,可這錢肯定是舍不得。

“唉,簡單工種,不值一提。”

張建國起身拍拍土,接點水洗了洗手。

“行了,曉白同志,你騎上一圈試一試。”

周曉白點點頭,踩著車子騎了出去。

張建國站在后方看著直發(fā)呆,這自行車壞的真是時候,刻意給自己營造一個表現(xiàn)機會。

恰好只是個漏氣,這要是炸了內胎,自己還沒機會上手了。

城里的女孩就是好啊,一顰一簇都是有涵養(yǎng)的樣子,

想起李春嬌那蠻橫無理的樣子,和眼前這個真是沒法比,

自己上一輩子怎么就沒遇到周曉白呢?

第13章 熟練操作

張建國表面憤怒,內心狂喜。

這下終于和前院周扒皮劃清了界限。

以后最好話也別說,誰也別搭理誰。

按照他的規(guī)劃,用不了多久就能賺大錢,什么豬肉羊肉,那都是家常便飯。

到時候前院只能聞味兒,要是舔著臉過來蹭吃的,腿直接打斷。

張建國當著所有人,用燒火棍在地上使勁劃了一道。

“以后這就是界線了,誰也不準跨過,誰要是跨過,豬狗不如。”

“不跨就不跨,誰先跨過誰是孫子。”

“行啊,老二,做的夠絕,你家以后別來我家借糧……”

姜桂芳毫不示弱,十分嘚瑟。

現(xiàn)在一百六十塊錢已經到手,之前飛鴿牌的自行車鏈條發(fā)松,這下正好換一輛永久。

劃了這條線挺好,以后也不用和窮鬼一家打交道。

你張家欠一屁股饑荒,看你還能吃幾天飽飯。

你現(xiàn)在這么牛,就沒有求到我家的時候?

……

張建國忙完出來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

他急匆匆的趕往秀娟家。

昨天知青周曉白沒在秀娟家住,但是穿走了秀娟的衣服。

按照推斷,周曉白一定會回來還衣服的。

隔著院墻,就看到里面停放了兩輛自行車。

一看就是女孩子騎的車,收拾的特別干凈。

“秀娟,買自行車了啊……”

張建國假裝自己路過,無意間看到院子里的車。

“哎,是張建國。”

屋里的兩個女知青和秀娟,也發(fā)現(xiàn)了外邊的帥小伙。

昨天兩人回縣城的路上,就一直在討論張建國。

通過和他交流,就感覺張建國身上充滿了智慧。

讀的書也多,知道的更多,而且很有擔當,很有責任感。

這比城里大院長大的紈绔子弟強得多。

張建國如果是在城里長大的話,指不定有多少姑娘爭著搶著嫁。

“建國,進來,周曉白和陳燕也在。”

秀娟朝著院子揮揮手,將張建國拉進屋里。

她昨天也聽說張建國去朝陽公社提親,后來又聽說這事兒黃了。

秀娟打心底里高興,那李春嬌什么人性?

同齡的姑娘們都知道,一個嫌貧愛富的女人,娶回家能過日子?

眼前兩個知青膚白貌美,知書達理,隨便娶回去一個,不都是祖上燒高香?

“建國,來坐,你文化程度高,陪兩位知青姐姐聊聊。”

“我出去給羊割把草。”

秀娟本身不愛學習,遇到有文化的知青更是聊不到一塊。

她就喜歡喂豬放羊,把這個機會讓給愛顯擺的張建國最合適。

說不定還真能成就一對,到時候自己還成了媒人。

張建國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一眼瞥到了炕上放著的一本書。

“果然是有文化的青年,出門還帶著本書。”

張建國過去直接拿起來,隨手翻了翻。

他其實沒看過太多書,即使是重生了一次,也沒看過幾本。

但和知青聊天,就得想辦法找切入點。

她們這個年齡對于吃穿之類的,其實不在意,

因為大家穿的基本都一樣,不是白的灰的,就是紅的藍的,

吃的更沒啥,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唯獨這文化性的東西,是打開話匣子最好的鑰匙。

張建國低頭翻了翻,一眼掃過去,就知道這是一個作者寫的關于自己命運的故事。

“這書好啊,里面對于主人公的命運的描寫,讓人看了潸然淚下。”

“你也看過這本書?”

周曉白和陳燕兩眼放光。

本以為張建國就是一個村里腦袋挺靈光的小伙子,沒想到還看過這樣的書?

“算是看過吧,具體細節(jié)有點記不清了,你們也知道,這書看多了啊,就容易混淆,所以我現(xiàn)在也不怎么看了……”

張建國整了一番車轱轆話,把兩個知青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接下來半個小時,就聽張建國一個人可勁兒顯擺,

古今中外,能想起的,想不起的,都被他串聯(lián)到了一塊。

周曉白和陳燕聽得直發(fā)愣,比念書時老師講的還好聽。

“哎呀,周曉白,有一個車子沒氣啦。”

屋外,突然傳來了王秀娟的聲音。

“咋了?我出去看看……”

張建國來到外邊,就看到其中一個車子后輪完全癟了。

“哎呀,我的車……”周曉白驚呼一聲。

“沒事,沒事,我看看……”

張建國說著便蹲了下來。

自行車經常出問題的地方就兩處,一處是鏈條,一處是輪胎。

鏈條壞了直接用錘子和釘子卯上。

輪胎要么換要么補。

他判斷這輪胎多半是扎了,因為剛剛自己過來的時候,輪胎還有氣,這屬于慢撒氣。

“估計是漏氣了,你們等著,我去找點工具。”

不一會兒的功夫,張建國便帶著齊全的工具回來了。

在公社里,一般修自行車的攤位才有這些,可他的這些,是去楊樹生家借的。

楊樹生畢竟是個做買賣的,所以這些工具備的比較全。

三下五除二,張建國就卸下了輪子。

用打氣筒給內胎打滿,然后找來一個空盆接上水。

將內胎放在水里來回轉,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一處往外冒泡。

“就是這里了。”

張建國做了一個標記,怕還有另外的漏氣點,他又找了一遍。

“就這一處,補上就好了。”

“建國同志,你還會修自行車?”

周曉白只覺得真是遇到了一個全能男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

連修自行車這樣的技術活都能熟練操作,這要是推到公社修車攤那里,不得花錢?

就算自己月月有零花錢,可這錢肯定是舍不得。

“唉,簡單工種,不值一提。”

張建國起身拍拍土,接點水洗了洗手。

“行了,曉白同志,你騎上一圈試一試。”

周曉白點點頭,踩著車子騎了出去。

張建國站在后方看著直發(fā)呆,這自行車壞的真是時候,刻意給自己營造一個表現(xiàn)機會。

恰好只是個漏氣,這要是炸了內胎,自己還沒機會上手了。

城里的女孩就是好啊,一顰一簇都是有涵養(yǎng)的樣子,

想起李春嬌那蠻橫無理的樣子,和眼前這個真是沒法比,

自己上一輩子怎么就沒遇到周曉白呢?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