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價格的事情也實在是難辦,要想以低價采購到能夠轉(zhuǎn)手賣出高價的古董,對他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zhàn)。
不過有了血玉金睛后,找到合適的古物對他來說并不算一件難事。
項南扯了扯還沉浸在楊立萬書法真跡的王蘇夜的袖子:
“千萬級別的,還是不要想了。”
這種級別的古玩買回來了也不好再抬高價格轉(zhuǎn)手賣出去,只是具有很大的收藏價值,一般大家族的子弟或者及其喜歡書法的個人才會拍下,但前提是這個家族或者個人有實力保護好這價值連城的古董。
如果自己帶回去了說不定還要被人盯上,反而沒有任何的好處。
王蘇夜自然也是明白這樣的道理,到底是春寶齋的兒子,盡管平時大手大腳的買自己喜歡的古物,但在這件事上卻也知道這份書法并不值得他買下來。
商人重利,再有文人的風(fēng)氣也不得不為了生計打算。
王蘇夜一步三回頭地跟著項南走了,還是有些心心念念那名家的書法。
可這樣的狀態(tài)并沒有持續(xù)很久。
當(dāng)王蘇夜在百萬區(qū)又看到另一副栩栩如生的畫時,他又撲了上去。
可看了沒兩眼,他便發(fā)現(xiàn)這幅清朝的畫只是一副仿品,雖然也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到底還是不如那原本明朝大家林世傾的原畫。
他肉眼可見的失去了興致,正當(dāng)項南趕來看這幅畫時,他直接拉著項南想轉(zhuǎn)身就走。
“等等。”
項南這回卻是走不動路了。
沒人注意到,項南那雙原本漆黑的眸子流轉(zhuǎn)著一絲金光。
他審視著這幅價值百萬的贗品,嘴角不由地上揚起來。
老天真的讓他這么好運,居然碰到個錯把真品當(dāng)贗品的店家。
血玉金睛內(nèi),這幅畫的全部信息都出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
《宮慶海晏圖》
朝代:明朝中期
畫家:林世傾
經(jīng)歷:明皇聽聞林世傾才名在外,邀請林世傾前去宮內(nèi)做客,后回府有感而發(fā)。
印記:
1.畫內(nèi)林世傾本人發(fā)冠上畫有印記。
2.龍椅上雕刻的真龍并沒有點睛。
3.畫中宮墻的狗洞處有墨水曾經(jīng)滴在此處的痕跡。(林世傾本人原是不小心將墨水滴在此處,又不忍浪費已經(jīng)動用過的上好的材料,最后選擇畫成了一處狗洞。)
4.透光看去,此畫內(nèi)有夾層。
項南看完腦海中的介紹,抬眼看向一旁的簡介。
擁有者的那一欄內(nèi)赫然寫著聽寶閣三個大字。
正好,冤家路窄,這份謙禮他提前收下了。
見項南笑著看這幅贗品畫,王蘇夜也前來再度仔細觀察一番。
可他看來看去都覺得這只是一副出自后世名家的仿品,還是極度真實的仿品,按照書畫類的古玩定價,勉勉強強能夠達到百萬級別的類型,而這幅畫最大的價值也不過是成為那副真跡的代替品。
如果說剛剛那千萬級別的書法他還有種想要花錢的沖動,可這幅贗品卻不會讓他這樣做。
“我要買它。”
項南操控著自己手機上的拍賣信息,將這原本的一百萬的價格提高到一百零一萬。
要不是最低長一萬的價格,他連這一萬都不想漲!
在提交前,項南還專門選擇了匿名的選項。
要是被聽寶閣那兩父女看到自己要買這幅畫,指不定會覺得有詐從而不賣給他。
穩(wěn)妥起見還是匿名的好。
而這一行云流水的動作實在是太快,還在為項南居然看上贗品一事發(fā)呆的王蘇夜,等反應(yīng)過來時項南已經(jīng)提交了信息。
這意味著拍賣不能撤回,除非其他人也想要這幅畫,把價格再抬高,不然這一百零一萬就必須要花出去了。
“大哥你!”
王蘇夜一把搶過項南手上的手機,但是卻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無事于補。
“還不如去買楊立萬的書法呢!”
他為項南感到不值,卻只當(dāng)是項南十分喜歡這幅畫,權(quán)當(dāng)花一百萬買個高興罷了。
看到王蘇夜真心地擔(dān)憂他花冤枉錢,項南只是笑了笑,拉著他走到其他地方去。
“那副畫,是真品。”
項南只這么說了六個字,可一旁的王蘇夜卻直接驚的跳起來。
“不可能!怎么看都不是真的!”
王蘇夜瞪圓了眼睛,心里雖然承認項南的實力,但是今天這些話他屬實是不敢認同項南說的。
“你怎么就能判斷那是仿品呢?”
項南抬眼看向王蘇夜,等待他的回答。
“林世傾畫畫又一個特點,會把自己的印記畫在非常顯眼的地方,那副畫明明沒有那樣的印記!很顯然就是仿的!看那旁邊的其他印章,應(yīng)該是清末名士蘇幕仿的,蘇幕向來喜歡仿大家的作品,畫一畫林世傾的著作也不奇怪!”
王蘇夜一連說了許多證據(jù),條條都指向這副畫只是個訪畫的事實。
“不對。”
項南等王蘇夜說的差不多了才打斷了他:
“你可知林世傾當(dāng)初為何會做這幅宮慶海晏圖?”
“自然是當(dāng)初明皇宴請他后有感而發(fā)。”
王蘇夜顯然也是懂得不少,說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
“是的,世人都知林世傾在自己的著作里會留下很難讓人忽視的印記,可大家都忘了,這幅畫本就是他獻給皇上所著,而當(dāng)時的明皇向來喜愛賞畫,特別是干凈的名畫,最不喜的便是在那畫作書法上蓋上自己的印記,而林世傾知道這一點,斷然不會因為自己的一時習(xí)慣而丟了自己的性命。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古董屆所有頂尖的宮慶海晏圖仿品都沒有印記?”
項南停頓了一下:
“還是說,那真正的宮慶海晏圖,確實沒有印記?”
聽了這話以后,王蘇夜這才細細品味項南所說的事實。
的確,要是有具體了解過史書的人便知道,那位明皇的確是不洗畫作上隨便留有印記的性子。
而所有價值過十萬的仿品也的確沒有仿林世傾的印記。
“也就是說,沒有印記的畫反而是真的?”
王蘇夜有些贊同的同時又有些質(zhì)疑:
“不說其他,光是沒有林世傾印記的宮慶海晏圖就有上百幅,就算除去那些已經(jīng)近代的仿品,也有不下十幅,這又如何判斷在這里的那張圖便是真正的宮慶海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