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7 16:30:00

人的慣性思維。

人類本性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以主觀見解去理解事物,即印象與其延伸。且深信不疑,最終往往出現(xiàn)偏差并付出預料之外的代價。——《人性論》·外篇(節(jié)選)。

清晨,太陽還未升起,窗外的鳥叫陣陣起伏,街上已經(jīng)有人在匆忙的趕路,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也起身收拾好,準備出門。

昨天與師父的談話,我思前想后,總結出我的疑問,今天要去請教師父幫忙講解。

我到師父家時,已經(jīng)9點多了,師父還是一如既往地坐在那棵槐樹旁,不過身邊有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端著茶水,我仔細端詳著他,努力回想著是不是在哪見過。

那人見我來了,跟師父低語了幾句,隨后師父便示意他去做什么,我自顧自的走到師父身旁,行了禮。

“師父,徒兒來了。已經(jīng)想清楚了,就是有幾個疑問,還望師父解答。”

師父擺了擺手,示意我坐下。“說說吧,什么問題。”

“師父,我提前知道一個人將死,卻沒有去救,而是選擇忽視,我錯了嗎?”

小飛的事是我心中的一根刺,我無法原諒自己,本該美好的局面卻因我的漫不經(jīng)心演變成目前的狀況。但是,這在客觀角度看也并非全部如此,或多或少我已經(jīng)發(fā)覺,我在自己的世界中陷入死胡同了。

“你沒錯,但也稱不上對,善惡對錯啊,從你的角度去想,你這是見死不救,但也是本該如此,從別人角度去想,你是不擾秩序,也是人性使然,這件事本就沒有什么評判之處,也沒人有資格去評判,這個答案,需要你以后自己去尋找。”

“多謝師父解惑。”

雖然師父沒有給我確切答案,但我能感覺到,這個引導,一定是正確的,只是不好理解罷了。即使如此,我也多少明了了——事實如此,對錯無意。

“師父,徒兒還有一個問題——我現(xiàn)在該不該去擅自背負,自責。”

師父這次稍微沉思了一下。

“如果從我的私心來講,你應該,這是讓你堅持的東西,是讓你努力的目標。”師父頓了頓,面無表情的說道,“不過,以此為道而后,多半會遭心魔侵害,且這個意念并非你真正所想的,未來也難說會受多大的沖擊,不過也是你磨煉修行的一個方式吧,總得來說,你或許應該,自勉。”

對啊,以此自勉才是在前行,不然總是沉浸,怎能接近目標,不管以后什么樣吧,將來總是要去面對的——畢竟我是這個原因才決定投身于此的。

“多謝師父耐心解惑。徒兒最后一個問題——目前的術法中,有沒有能達到我目的的存在。”

“這個問題,我倒是要先問你一下,如果我說沒有,你怎么決定?”

師父很難得的露出了爽朗的笑容,頗有興趣的看著我。

“那樣的話,我會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有,我就想盡辦法去擁有,沒有,我就想盡辦法去掌握,曾經(jīng)聽聞師父講述道門,成千上萬的人前仆后繼投身此道,我絕對相信這條路的魅力。

“有,有你用不盡的方法,但能掌握多少,就看你的能力了,能使用多少,就看你的心境了。”

“弟子拜謝師父,心中已無疑問,決心入道,還望師父成全,賜予諸法。”

師父并未回應,只是爽朗大笑,猶如蒼勁挺拔的松樹般,佇立在我面前,快步走向堂屋中,我看著師父那迅捷如風的步伐,壓根就不像九十多歲該有的樣子——看來,我今天的答復,師父真的很滿意。

屋里的三個人見師父過去了,連忙起身行禮,師父徑直走向上堂,落座在右上首。

我進屋后,才看清楚屋里的擺設——上堂兩張?zhí)珟熞?,師父坐在右首,左首處只有一張紅布鋪著,像是有人在坐似的,中堂上放著一份表書,寫著繁體的表文一類的東西。兩側坐著那幾個男的,年齡相差很大,左上首的70歲左右,右上首的50歲左右,左下首的50左右,右下首的30左右。

我認得幾個,70多歲的那個,算是我的大師兄,但只學習了卜算,聽說是有什么原因放棄其他的了,具體的我也沒問過,后來就一直在照顧師父了。那兩個50多歲的,是已經(jīng)被除名的,就是逐出師門了,這次在場應該是師父有自己的考量吧,另一個我就不認識了,30來歲,一身腱子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街頭混混呢。

“這是你的師兄。”師父指了指那個年輕的,“文驍,登堂弟子,賜號槐碩,常年在外,這次回來幫你歷練。”

說罷,文驍站起身,我倆互相行了禮,繼續(xù)聽師父講話。

“嚴格意義來講,你只有這一個師兄,這三個你也應該有所耳聞,且不論京瑞,他倆雖說是除名,不過你有必要清楚——他倆只是學到最后,不適合在道門闖蕩,也就難居門派之下了。屬于門外弟子。這次也來正式了解一下,以后也好照應。”

隨后我們也互相行了禮。

“在儀式正式開始之前,有些問題需要先確認清楚。”

我起身待聽,師父招招手示意,意思讓他們來問。

“身入此道,命必殘缺,或許為鰥寡孤獨殘,或許是貧夭賤,代價你可想清了?”

“我自愿接受,不論命犯什么代價,我都不會去反悔,這是一條充滿阻力的路,我很清楚。”

此刻的我充滿斗志與決心,師父也曾跟我講過,這條路本不該人修習,且天道公平,得失共存,這個道理我是知道的,雖然以前確實無法理解這群人,不為錢財名利,追求觸不可及的道之類的,不過現(xiàn)在或多或少有些理解了——這是個很高的個人追求。嘛,還是將來慢慢了解吧。

“術法如果沒有心境來駕馭,那這個人跟一把沒有思想的武器差不多。你可想清楚,身入此道,今后你便會孤獨一人,磨煉心境,最終與常人產(chǎn)生鴻溝,磨滅自身的七情六欲。這思想上的壓力,你可想好要接受了?”

“我接受,今后我可以放棄自己的快樂,融入孤獨以求心境——總要有人去當領頭羊。”

是啊,總要有人去當領頭羊,顧全大局,放棄自己的感情欲望,保障群體的安全。那有什么美滿人間,不過是有人背負了黑暗。既然選擇在這條路上走,那就已經(jīng)不去在乎自己了。無私奉獻么。哈哈。——我心中不禁如此想到。

“十人學,十人瘋,心魔的抑制靠你的心境,踏上此路便不能停止了,要么一直磨煉,要么馴服心魔。術以心為本,今后你所面對的,一切都做好準備的嗎?”

“我做好準備了。”

沒有別的想法,只有這個選擇。

他們三個起身向師父行禮后,便把中堂的那個表書呈給師父了。

“如此,現(xiàn)上表祖師,仙家為證。”

師父將表書向左首空座呈了一下,繼續(xù)說道。

“今于此,奏表天地,呈請歷代祭酒祭司,都司護法,此子入我靈槐,習我秘法,斟酌已定,免去入門弟子之稱,封,入室弟子,傳授絕學心法……”

表文讀完,師父將其遞給文驍,放進中堂焚經(jīng)爐。

青煙寥寥,火光詐現(xiàn),猶如兩條蛇纏繞在文書之上,紙灰騰空而起,趁著旋風一樣旋轉不止,最終穩(wěn)穩(wěn)落在我的手中,我剛想起身放到焚經(jīng)爐中,猛然間火光炸裂,我只感覺到眼前一亮,一條繩子一樣的東西砸在我右手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便消失不見了,好像這一切都是幻覺一樣。

如果不是隨后右手傳來的劇痛,我可能真就這么以為了。

整個手臂劇痛難忍,強烈的灼燒感猶如刮骨一樣,不禁讓我用力忍耐,胳膊上青筋暴起,肉眼可見的發(fā)生了變化——手腕處竟然出現(xiàn)了一條類似血管一樣的東西,跟原來的動脈組成一個橢圓形。

隨后痛感便消失了。只是右手有點使不上力。

“別擔心,這是仙家送你的一個見面禮,以后會用上的。”師父緩緩說道,“之后讓你師兄帶你歷練,努力學吧。明天再授課。”

師父說完示意我們去留自便,隨后便回屋去了。

我那兩位“師兄”已經(jīng)先走了,我和文驍聊了會便也散去。臨走文驍說了一句話讓我很在意:“師弟,看來師門定了啊。”

我沒懂這話,正想問什么意思,文驍卻擺擺手,我也就知趣不問了。

仙語:。

……

天色漸晚,已是夕陽西下,那棵槐樹旁。

“仙家,這仙骨~”

“留著也沒啥用,給這后輩做個底牌吧,雖說一時半會兒他也用不上,注意點教教怎么用。”

“行,我讓文驍注意著教,先多謝仙家了。”

“別整這了,是福是禍還不一定,得了,回去了。”

留下一個苦笑的老頭。

……

第六章 入道

人的慣性思維。

人類本性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以主觀見解去理解事物,即印象與其延伸。且深信不疑,最終往往出現(xiàn)偏差并付出預料之外的代價。——《人性論》·外篇(節(jié)選)。

清晨,太陽還未升起,窗外的鳥叫陣陣起伏,街上已經(jīng)有人在匆忙的趕路,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也起身收拾好,準備出門。

昨天與師父的談話,我思前想后,總結出我的疑問,今天要去請教師父幫忙講解。

我到師父家時,已經(jīng)9點多了,師父還是一如既往地坐在那棵槐樹旁,不過身邊有個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端著茶水,我仔細端詳著他,努力回想著是不是在哪見過。

那人見我來了,跟師父低語了幾句,隨后師父便示意他去做什么,我自顧自的走到師父身旁,行了禮。

“師父,徒兒來了。已經(jīng)想清楚了,就是有幾個疑問,還望師父解答。”

師父擺了擺手,示意我坐下。“說說吧,什么問題。”

“師父,我提前知道一個人將死,卻沒有去救,而是選擇忽視,我錯了嗎?”

小飛的事是我心中的一根刺,我無法原諒自己,本該美好的局面卻因我的漫不經(jīng)心演變成目前的狀況。但是,這在客觀角度看也并非全部如此,或多或少我已經(jīng)發(fā)覺,我在自己的世界中陷入死胡同了。

“你沒錯,但也稱不上對,善惡對錯啊,從你的角度去想,你這是見死不救,但也是本該如此,從別人角度去想,你是不擾秩序,也是人性使然,這件事本就沒有什么評判之處,也沒人有資格去評判,這個答案,需要你以后自己去尋找。”

“多謝師父解惑。”

雖然師父沒有給我確切答案,但我能感覺到,這個引導,一定是正確的,只是不好理解罷了。即使如此,我也多少明了了——事實如此,對錯無意。

“師父,徒兒還有一個問題——我現(xiàn)在該不該去擅自背負,自責。”

師父這次稍微沉思了一下。

“如果從我的私心來講,你應該,這是讓你堅持的東西,是讓你努力的目標。”師父頓了頓,面無表情的說道,“不過,以此為道而后,多半會遭心魔侵害,且這個意念并非你真正所想的,未來也難說會受多大的沖擊,不過也是你磨煉修行的一個方式吧,總得來說,你或許應該,自勉。”

對啊,以此自勉才是在前行,不然總是沉浸,怎能接近目標,不管以后什么樣吧,將來總是要去面對的——畢竟我是這個原因才決定投身于此的。

“多謝師父耐心解惑。徒兒最后一個問題——目前的術法中,有沒有能達到我目的的存在。”

“這個問題,我倒是要先問你一下,如果我說沒有,你怎么決定?”

師父很難得的露出了爽朗的笑容,頗有興趣的看著我。

“那樣的話,我會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有,我就想盡辦法去擁有,沒有,我就想盡辦法去掌握,曾經(jīng)聽聞師父講述道門,成千上萬的人前仆后繼投身此道,我絕對相信這條路的魅力。

“有,有你用不盡的方法,但能掌握多少,就看你的能力了,能使用多少,就看你的心境了。”

“弟子拜謝師父,心中已無疑問,決心入道,還望師父成全,賜予諸法。”

師父并未回應,只是爽朗大笑,猶如蒼勁挺拔的松樹般,佇立在我面前,快步走向堂屋中,我看著師父那迅捷如風的步伐,壓根就不像九十多歲該有的樣子——看來,我今天的答復,師父真的很滿意。

屋里的三個人見師父過去了,連忙起身行禮,師父徑直走向上堂,落座在右上首。

我進屋后,才看清楚屋里的擺設——上堂兩張?zhí)珟熞?,師父坐在右首,左首處只有一張紅布鋪著,像是有人在坐似的,中堂上放著一份表書,寫著繁體的表文一類的東西。兩側坐著那幾個男的,年齡相差很大,左上首的70歲左右,右上首的50歲左右,左下首的50左右,右下首的30左右。

我認得幾個,70多歲的那個,算是我的大師兄,但只學習了卜算,聽說是有什么原因放棄其他的了,具體的我也沒問過,后來就一直在照顧師父了。那兩個50多歲的,是已經(jīng)被除名的,就是逐出師門了,這次在場應該是師父有自己的考量吧,另一個我就不認識了,30來歲,一身腱子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街頭混混呢。

“這是你的師兄。”師父指了指那個年輕的,“文驍,登堂弟子,賜號槐碩,常年在外,這次回來幫你歷練。”

說罷,文驍站起身,我倆互相行了禮,繼續(xù)聽師父講話。

“嚴格意義來講,你只有這一個師兄,這三個你也應該有所耳聞,且不論京瑞,他倆雖說是除名,不過你有必要清楚——他倆只是學到最后,不適合在道門闖蕩,也就難居門派之下了。屬于門外弟子。這次也來正式了解一下,以后也好照應。”

隨后我們也互相行了禮。

“在儀式正式開始之前,有些問題需要先確認清楚。”

我起身待聽,師父招招手示意,意思讓他們來問。

“身入此道,命必殘缺,或許為鰥寡孤獨殘,或許是貧夭賤,代價你可想清了?”

“我自愿接受,不論命犯什么代價,我都不會去反悔,這是一條充滿阻力的路,我很清楚。”

此刻的我充滿斗志與決心,師父也曾跟我講過,這條路本不該人修習,且天道公平,得失共存,這個道理我是知道的,雖然以前確實無法理解這群人,不為錢財名利,追求觸不可及的道之類的,不過現(xiàn)在或多或少有些理解了——這是個很高的個人追求。嘛,還是將來慢慢了解吧。

“術法如果沒有心境來駕馭,那這個人跟一把沒有思想的武器差不多。你可想清楚,身入此道,今后你便會孤獨一人,磨煉心境,最終與常人產(chǎn)生鴻溝,磨滅自身的七情六欲。這思想上的壓力,你可想好要接受了?”

“我接受,今后我可以放棄自己的快樂,融入孤獨以求心境——總要有人去當領頭羊。”

是啊,總要有人去當領頭羊,顧全大局,放棄自己的感情欲望,保障群體的安全。那有什么美滿人間,不過是有人背負了黑暗。既然選擇在這條路上走,那就已經(jīng)不去在乎自己了。無私奉獻么。哈哈。——我心中不禁如此想到。

“十人學,十人瘋,心魔的抑制靠你的心境,踏上此路便不能停止了,要么一直磨煉,要么馴服心魔。術以心為本,今后你所面對的,一切都做好準備的嗎?”

“我做好準備了。”

沒有別的想法,只有這個選擇。

他們三個起身向師父行禮后,便把中堂的那個表書呈給師父了。

“如此,現(xiàn)上表祖師,仙家為證。”

師父將表書向左首空座呈了一下,繼續(xù)說道。

“今于此,奏表天地,呈請歷代祭酒祭司,都司護法,此子入我靈槐,習我秘法,斟酌已定,免去入門弟子之稱,封,入室弟子,傳授絕學心法……”

表文讀完,師父將其遞給文驍,放進中堂焚經(jīng)爐。

青煙寥寥,火光詐現(xiàn),猶如兩條蛇纏繞在文書之上,紙灰騰空而起,趁著旋風一樣旋轉不止,最終穩(wěn)穩(wěn)落在我的手中,我剛想起身放到焚經(jīng)爐中,猛然間火光炸裂,我只感覺到眼前一亮,一條繩子一樣的東西砸在我右手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便消失不見了,好像這一切都是幻覺一樣。

如果不是隨后右手傳來的劇痛,我可能真就這么以為了。

整個手臂劇痛難忍,強烈的灼燒感猶如刮骨一樣,不禁讓我用力忍耐,胳膊上青筋暴起,肉眼可見的發(fā)生了變化——手腕處竟然出現(xiàn)了一條類似血管一樣的東西,跟原來的動脈組成一個橢圓形。

隨后痛感便消失了。只是右手有點使不上力。

“別擔心,這是仙家送你的一個見面禮,以后會用上的。”師父緩緩說道,“之后讓你師兄帶你歷練,努力學吧。明天再授課。”

師父說完示意我們去留自便,隨后便回屋去了。

我那兩位“師兄”已經(jīng)先走了,我和文驍聊了會便也散去。臨走文驍說了一句話讓我很在意:“師弟,看來師門定了啊。”

我沒懂這話,正想問什么意思,文驍卻擺擺手,我也就知趣不問了。

仙語:。

……

天色漸晚,已是夕陽西下,那棵槐樹旁。

“仙家,這仙骨~”

“留著也沒啥用,給這后輩做個底牌吧,雖說一時半會兒他也用不上,注意點教教怎么用。”

“行,我讓文驍注意著教,先多謝仙家了。”

“別整這了,是福是禍還不一定,得了,回去了。”

留下一個苦笑的老頭。

……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