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9:28:16

●小雷鋒拉住一位解放軍連長的手說:“我要去當兵,帶我去吧。”

●張書記把螺絲釘放在雷鋒手上,語重心長地說:“一顆螺絲釘,別看它不起眼,缺了可不行……

●雷鋒從稀泥中拔出腳來,對小葉說:“我想搞個土吊車運泥,你看行不?”

● 雷鋒的成長之路雷鋒在陽光下成長

1949年,雷鋒的家鄉(xiāng)解放了。

大人們忙著組織農(nóng)會,孩子們則組織兒童團。雷鋒和全鄉(xiāng)的孩子一樣,精神抖擻地站在兒童團的隊伍里。一天傍晚,雷鋒正站在橋頭放哨,只見遠處來了一支隊伍。戰(zhàn)士們穿著整齊的黃色軍裝,背著發(fā)亮的步槍,雄赳赳氣昂昂的地朝這邊走來。看他們的樣子,多么威武??!一面大紅旗在隊伍前飄著,美麗的彩霞映在上面,就像一團火。雷鋒看著看著,一下明白了:這不就是咱們的救命恩人解放軍嗎?

雷鋒跑著迎上前去,解放軍叔叔拉住他的小手噓寒問暖。這下可把雷鋒樂壞了,他聽說隊伍要在鄉(xiāng)里住幾天,就高興地領著隊伍進鄉(xiāng),同鄉(xiāng)親們一起熱情地招呼起解放軍同志。

幾天以后,隊伍要走了。小雷鋒拉住一位解放軍連長的手說:“我要去當兵,帶我去吧。”

“你為什么要當兵?”那位解放軍同志問他。“我要去打敵人,我要報仇!”“你的仇我們大家替你報。”“不,我要跟你們一起去!”

“你的年紀還小,現(xiàn)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等長大了好建設咱們的新中國。”連長好說歹說,才把他留了下來,臨走時,把自己的一支鋼筆送給了他。

幾天后,雷鋒的家鄉(xiāng)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斗爭開始了。

雷鋒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高喊:“打倒惡霸地主,討還血債!”

在斗爭大會上,雷鋒看到被綁押的地主,千仇萬恨涌上心頭。他跑上臺去,紅著臉,流著淚,控訴地主階級對他一家的剝削和壓迫。

雷鋒非常憤怒地指著那個曾經(jīng)砍過他三刀的地主婆子喊道:“我上山砍柴你都不讓,還砍了我三刀。真想不到,你這地主婆也有今天!你還敢砍我不?你還敢欺壓窮人不?”

在群眾的聲討下,昔日作威作福的惡霸地主都紛紛低頭認罪,受苦受難的鄉(xiāng)親們終于翻身了。

年幼的雷鋒對黨充滿感激之情,他知道是黨領導窮人翻了身,是黨幫他報了仇。

土地改革結束以后,雷鋒和鄉(xiāng)親們一樣,分到了土地和糧食。最讓雷鋒感到高興的是,在政府的關心下,他居然有了上學的機會。

開學第一天,雷鋒第一次穿上了從地主家分來的新衣服,背上書包,在燦爛的陽光下,和那些貧苦農(nóng)民的孩子們一起,興高采烈地走進學校的大門。

開始上課之前,老師發(fā)給雷鋒兩本書和一個筆記本。雷鋒看到小朋友們都交書費、學費,便把過春節(jié)時鄉(xiāng)長彭大叔給他的壓歲錢拿出來,交給老師。

老師和藹地笑著說:“學校不收你的費用,你免費讀書。”并親切地對他說:“你們能讀書,這是共產(chǎn)黨的恩情啊!”

雷鋒激動地翻開第一頁書,凝視著毛澤東那慈祥的面容,感到十分親切和幸福。

雷鋒在學校里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

每天一大早,雷鋒來到學校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教室,他先把桌椅、黑板都擦得干干凈凈,然后就坐下來讀書、寫字。

雷鋒對每一門課都認真地聽講,從不放過一個小小的疑問。他作業(yè)本上的字總是寫得工工整整,而且從來都是按照老師的布置和要求按時完成。

由于雷鋒學習用功,各門功課的成績都是優(yōu)秀以上。1954年,雷鋒光榮地加入少年兒童先鋒隊。在隆重的入隊宣誓大會上,輔導員給他戴上紅領巾。

雷鋒興奮地撫摸著紅領巾,莊嚴地宣誓:“我是新中國第一批少先隊員,一定要用實際行動把紅領巾染得更紅!”

從此,雷鋒每天都戴著這條鮮艷的紅領巾去上學。

雷鋒還非常珍愛少先隊的紅隊旗。一次外出過隊日,雷鋒舉著隊旗,不料途中突然下起大雨,他急忙脫下自己的衣服包住隊旗,自己被大雨淋透了也毫不在意。

雷鋒在校期間,還積極協(xié)助學校少先隊組織開展工作,并以極大的熱情參加各種宣傳和文體活動。無論少先隊交給他什么任務,他都想盡辦法出色地完成,因此他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學校的獎勵,并被選為中隊委員。

1955年,雷鋒轉(zhuǎn)到荷葉壩小學讀書。當時,這所學校還沒有建立少先隊組織,他就成了這里唯一的一名少先隊員。

“六一”兒童節(jié),少先隊決定到湖南烈士公園過一次有意義的隊日。從學校到烈士公園要步行30多里路,這樣一來,沿途打大鼓的任務就顯得非常艱巨,雷鋒便主動承擔下來。

行進途中,身材瘦小的雷鋒,打著大鼓走在最前面,隊員們踏著鼓點,唱著《少先隊員之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向長沙市進發(fā)。

走出七八里路,雷鋒已累得渾身是汗。輔導員見了,忙派一名同學來替換他背鼓。

雷鋒笑笑說:“不用換,我能行!”說著挺起胸來,揚起小手咚咚咚把鼓擂得更響了。

途中休息之后,輔導員見雷鋒太累了,又派一名同學來替換他,可雷鋒卻說:“打鼓的任務我已經(jīng)領下來了,應該由我來完成。”于是他又背起大鼓繼續(xù)前進。

身材矮小的雷鋒,頂著烈日,背著一個好幾斤重的大鼓走30幾里路,邊走邊敲打。他越走越覺得吃力,但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堅持,朝著既定的目標,堅持前進,堅持到底!

終于到達烈士公園。雷鋒先是小心翼翼地放下大鼓,然后才解開衣襟,讓清爽的風輕輕吹拂著自己,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

1956年,雷鋒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在荷葉壩小學畢業(yè)。

在畢業(yè)典禮大會上,雷鋒的心情十分激動。在代表畢業(yè)同學上臺發(fā)言時,他情不自禁地朗誦起這樣的詩句:

我們是新中國的兒童,

我們是新少年的先鋒,

團結起來,

繼承著我們的父兄,

不怕艱難,不怕?lián)又兀?/p>

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斗,

……張書記對雷鋒言傳身教

小學畢業(yè)后,雷鋒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匾粋€很有知識的年輕人,并且決心為建設家鄉(xiāng)做貢獻。彭鄉(xiāng)長見他人小志氣大,就留他在鄉(xiāng)政府當通信員。

那時,鄉(xiāng)政府正忙于做秋收的準備工作,缺少人手,雷鋒每天除了完成通信員的本職工作外,還主動幫助搞秋征統(tǒng)計,填制報表,有什么工作都搶著干,從不拈輕怕重。

很快鄉(xiāng)政府就推薦他到中共望城縣委當公務員。

鄉(xiāng)長還給雷鋒買來蚊帳、熱水瓶和一套新衣服,親自把他送到縣委辦公室。

雷鋒初到縣委工作的時候,還像個孩子??h委的同志見他年歲小,手腳又勤快,都非常喜歡他,大家親切地稱呼他“小雷”。

據(jù)當年的望城縣委機要秘書、團支部書記馮樂群后來回憶:

1955年11月,15歲的雷鋒進了縣委機關,我和雷鋒朝夕相處兩年時間,我比雷鋒年長幾歲,我是團支部書記,兼管機關行政工作。那時,我和雷鋒經(jīng)常跟著張書記下鄉(xiāng)。雷鋒性格活潑,走到哪唱到哪。一個窮人家孩子,走進黨的領導機關怎么能不高興呢?

他機靈勤快,辦事主動,他保管的各種物品很少丟失和損壞。大家都喜歡他。但也有人反映他調(diào)皮,我看是年輕人的活潑。不久,雷鋒向我提出,老馮,我也可以入團吧?我就把團員基本知識書送給他看。他著過后,莊重地提出了入團申請。由于他工作努力,進機關8個月就入了團……

一次,雷鋒跟著張書記一起下鄉(xiāng),看見路上有一顆螺絲釘,他上前踢了一腳就走開了。張書記看見了,卻不聲不響地走過去,彎下身子把螺絲釘撿起來,抹去塵土看了看,然后裝進衣袋里。

雷鋒當時覺得很奇怪:縣委書記撿一顆螺絲釘干什么?

過了幾天,雷鋒要到一家工廠去送信,張書記掏出那顆螺絲釘。

“小雷,把它一起送到工廠去吧。咱們國家底子薄,要搞建設,就得艱苦奮斗??!”

張書記把螺絲釘放在雷鋒手上,語重心長地說:“一顆螺絲釘,別看它不起眼,缺了可不行,就像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雷鋒凝望著張書記,又低頭看看手中的螺絲釘。那一瞬間,他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一天夜里,張書記在辦公室看文件、寫材料,雷鋒像往常一樣.坐在他的旁邊學習。

“小雷,你去睡吧。”張書記催促說。

雷鋒不肯走。過一會兒,張書記又催他去睡覺,他還是坐在那里不肯走。深夜24時過后,他竟不知不覺地伏在桌子上睡著了。

張書記看見雷鋒睡著了,怕他著涼,就脫下自己身上的大衣,輕手輕腳地披在雷鋒身上,又坐下繼續(xù)工作。雷鋒一覺醒來,天都快亮了。他揉揉眼睛,見張書記還在聚精會神地工作,又發(fā)現(xiàn)張書記的大衣披在自己身上,他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背上被地主婆砍過的刀痕,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張書記放下筆,上前問道:“又想起過去了?”

“嗯……”雷鋒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張書記沉思片刻,拉著雷鋒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常常想著過去,不忘過去,是很重要的。一個革命者,要從過去的苦難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動自己更好地為革命工作。”

張書記看著雷鋒手背上的刀痕,接著說:“小雷,現(xiàn)在我們解放了,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但是,我們的新中國還很年輕,你也很年輕,今后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學習,要有奮斗目標。”

雷鋒想了想說:“我的奮斗目標,就是在咱們機關當個螺絲釘”。

“將來呢?我說的是將來。”

“將來……不論革命需要我做什么,我都會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書記點點頭,十分欣慰地笑了。

此后,雷鋒工作的勁頭更足了。

據(jù)馮樂群后來回憶:

雷鋒的釘子精神在望城縣就開始形成。他學習毛澤東著作,這不是假的,是真的。當時,全縣只有張書記有一本毛澤東選集,雷鋒發(fā)現(xiàn)了,就經(jīng)常借過來學習,請張書記輔導,時間長了,這本書好像成了雷鋒的,張書記用書反倒向雷鋒借。雷鋒讀書主要靠晚上。當時工作很忙,縣里都是晚上開會,雷鋒便一邊讀書一邊等著張書記回來,常常學到深夜。

……

雷鋒學習的多了,提出的問題也多,比如,“南方的地主惡還是北方的地主惡”。張書記回答他,天下烏鴉一般黑。

雷鋒還讀了一點馬列經(jīng)典著作。雷鋒在收發(fā)室里看到了一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借過去讀。我問小雷,這么厚的書,你能看得懂嗎?雷鋒說,我還嘗到點甜頭哩。這一點,我是歷史的見證人。

雷鋒是小學文化程度,當時,望城縣舉辦干部職工業(yè)余中學,分初、高中班,每周兩個晚間學習,雷鋒在初中班。我們都在這里學習,學校聘請了一批教學水平比較高的老師任教。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雷鋒從沒有間斷過學習。他的文化水平,實際達到了初中程度,他喜歡引用名言、警句,還寫過很美的詩歌……

馮樂群在談到雷鋒的時候,還回憶起一件令人感慨的往事,他說:

有一次,雷鋒又跟著張書記下鄉(xiāng),在新康鄉(xiāng)的河堤上,一位老大娘邊喊邊走了過來,一把抓住雷鋒,一定要請他到家里坐坐。

張書記感到好奇怪:小雷和大娘怎么這么熟?從大娘口中才得知,幾天前,雷鋒來這里參加抗洪搶險時,見大娘家里沒有蚊帳,就把彭鄉(xiāng)長給他買的蚊帳送給了大娘。他看到大娘家孩子多,生活挺緊巴,就在每次吃飯時,把自己的飯給大娘家的孩子撥一點。

大娘絮絮叨叨地說著雷鋒的好處。雷鋒紅著臉說,應該感謝共產(chǎn)黨,是黨教導我這么做的。

張書記聽后很高興,但還是謙虛地對大娘說,我們做的還不夠??沙±卒h卻忍不住夸獎了一句:“你做的對,我們就該這樣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馮樂群回憶起雷鋒這些往事的時候,如數(shù)家珍,他越說越激動,從椅子上站起來,大聲說:“記者同志,雷鋒好啊,那時,我們的黨風也真好??!”為建設家鄉(xiāng)辛勤勞動

1958年春天,望城縣委決定在圍墾起來的團山湖開辦一個農(nóng)場,讓這片荒蕪的湖沼地,變成魚米之鄉(xiāng)。

全縣青少年積極響應縣委的號召,提出要捐獻一臺拖拉機。

雷鋒知道這件事情以后,立刻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節(jié)約下來的20元錢,全部送到團支部,說:“我每月領的錢用不了,全交給農(nóng)場買拖拉機吧!”

縣委領導同志知道這件事情以后,都非常高興。

張書記問雷鋒:“聽說你把節(jié)約的錢全都交上去買拖拉機了?”

雷鋒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張書記看著雷鋒,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神情鄭重地說:“我們研究過了,想讓你到農(nóng)場去學開拖拉機,怎么樣?”

雷鋒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連忙說:“我去!”

雷鋒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就從書本上和電影中見過拖拉機。今天,真的就要去開拖拉機了,他怎能不萬分激動呢?

雷鋒來到剛剛籌建起來的農(nóng)場,凝視著1萬多畝正待開墾的土地,神情十分凝重。他知道季節(jié)不等人,他面臨的任務緊迫而又繁重。

拖拉機一開進農(nóng)場,雷鋒就勤學苦練起來。

每天一清早,雷鋒就來到拖拉機旁,檢查機器是否完好,油箱、油管有無泄漏,提前做好出車的準備,等師傅一到,只要發(fā)動引擎就可以出車了。

上工后,雷鋒一邊給師傅當農(nóng)具手,一邊認真學習駕駛技術。

收工后,雷鋒還坐在駕駛臺上,回顧一天出車的情況,模仿師傅的駕駛動作,細細領會技術要領。

晚上回來,雷鋒就坐在燈下,認真閱讀有關拖拉機的構造、維修保養(yǎng)和駕駛技術的書籍。

雷鋒僅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可以單獨試車了。這讓周圍的人感到十分驚訝。

3月的一個清晨,春風輕輕吹拂著大地,春季的蓓蕾閃耀著晶瑩的露珠,春天的團山湖顯得生機勃勃。

雷鋒行走在這塊春意醉人的土地上,卻無心欣賞四周的秀麗風景。他匆匆來到拖拉機旁邊,開始細心地檢查機件,擦洗機身,認真做好出車前的準備。

“看小雷試車去啦!”場部有人發(fā)出一聲號召,立刻吸引許多人向停車場擁去。

大家興奮地議論著:

“小雷真不簡單,才學了幾天,今天就正式試車了!”“看他那股鉆勁兒,真成拖拉機迷了。”

“選小雷學開拖拉機,算是選對啦!”

不一會兒,拖拉機旁圍滿了人,一雙雙熱情的手伸向雷鋒,預祝他試車成功。

雷鋒充滿信心地對大家微笑。

雷鋒十分鎮(zhèn)靜地把著方向盤,拖拉機穩(wěn)穩(wěn)地行駛在機耕道上。

駛進大田后,雷鋒果斷地把農(nóng)具升降操縱桿一壓,隨著拖拉機的前進,后面翻起一片片的泥浪。

試車結束后,大家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雷鋒。他們知道,望城縣從此擁有自己的拖拉機手了!

馮樂群后來回憶說:

雷鋒學會了開拖拉機,高興地給團山湖農(nóng)場報投稿。《我學會了開拖拉機》,看到他的名字變成鉛字印在報上,大家都稱贊他挺有水平。

初夏季節(jié),望城縣忽然下了一場暴雨,八曲河水猛漲,新修的大堤隨時有被沖垮的危險。農(nóng)場內(nèi)洪水橫流,淹沒了大部分的土地和莊稼。

雷鋒看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遭受到洪水的侵襲,感到十分焦慮。

為了不誤農(nóng)時,雷鋒和師傅輪流駕駛著拖拉機晝夜翻耕,歇人不歇機,僅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把1萬多畝荒地全部開墾了出來??扇缃駞s全被水淹沒了。

這天傍晚,雷鋒正冒著狂風暴雨和同志們一道搶險排洪,突然聽到有人喊:“停放拖拉機的場地進水了!”雷鋒聽到這個消息,徑直朝停放拖拉機的地方奔去。

看到洪水已經(jīng)漫到車輪邊上,雷鋒就毫不猶豫地跳上駕駛臺,把拖拉機發(fā)動起來,開向一塊高地。

雷鋒返回場部吃飯的時候,洪水越漲越猛。拖拉機雖然已停放在高地上,但他仍放心不下,又匆匆背上工具袋,提上一盞馬燈,準備去守護拖拉機。

雷鋒很快發(fā)現(xiàn),通往停放拖拉機場地的道路,水深已達好幾尺。

這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雷鋒無法看清道路,涉水過去是很危險的。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雷鋒皺緊眉頭,想了一下,就轉(zhuǎn)身跑回場部。

雷鋒搬出一個打稻用的稻桶放在水里,又找來一根竹篙子,他想坐上去,以稻桶做小船撐過去。

雷鋒從來沒劃過船,加上風浪又大,他撐來撐去,稻桶卻不聽使喚,在水中搖晃得很厲害。

有的同志見了,連忙喊道:“小雷,快回來,危險呀!”雷鋒沒有放棄,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沖破風浪,把稻桶撐到停放拖拉機的高地。

雷鋒把稻桶拴在一塊大石頭上,馬上奔向拖拉機。

雷鋒把油布揭去,這里敲敲,那里摸摸,看看機件是否完好無損,又試著發(fā)動一下引擎,從響聲中聽不出什么毛病,這才如釋重負地坐在駕駛座上。

洪水退去以后,雷鋒每天清晨都駕駛著拖拉機,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喚醒一片又一片沉睡的土地。

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雷鋒不知疲倦地辛勤耕耘著。

秋收季節(jié)到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團山湖農(nóng)場的萬畝土地上隨風擺動。

雷鋒放眼望去,到處是一派豐收的景象。他看到團山湖由往日的一片荒蕪變成米糧之川,感到十分高興,情不自禁地笑了。雷鋒和伙伴們?nèi)グ颁?/p>

農(nóng)場秋收后的一天,縣招待所有人給雷鋒打了一個電話。接電話時,雷鋒顯得異常興奮。

第二天,雷鋒請假來到縣招待所。給他打電話的人是原縣委機關通信員小張,現(xiàn)在是縣招待所的招待員。

小張告訴雷鋒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鞍山鋼鐵公司派了一個招工小組來縣里招收青年工人,現(xiàn)在就住在招待所里。

小張想報名到鞍鋼去當工人,他希望雷鋒能同他一起報名。

雷鋒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立刻像長了翅膀,他征得縣委領導的支持和農(nóng)場領導的同意后,正式報名了。

報名填表時,雷鋒和小張同時改了名字。

雷鋒,原名雷正興,他為什么要改名呢?這件事情小張最清楚。

小張,原名張稀文。年初縣委機關人員下放,公務員雷正興到農(nóng)場開拖拉機,通信員張稀文到招待所當服務員。這次他們填寫工人登記表時,小張因為念書很少,填表有困難,求雷正興代筆。雷正興填寫自己的那張表時,提筆就在姓名欄里寫了“雷鋒”兩個字。張稀文挺納悶:“你寫的這是誰的名字?”

雷鋒微笑著回答:“我的呀。‘雷正興’是個孤兒的名字,我早已經(jīng)不是個孤兒了……這個‘鋒’字,我想了好久,是用山峰的‘峰’,還是用沖鋒的‘鋒’?現(xiàn)在想好了,干脆到鞍鋼去打個沖鋒仗吧。”

隨后,雷鋒在幫助張稀文填表時,打趣地問道:“你為什么不自己填?”

小張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家窮沒念過幾天書,文化太低嘛。”

雷鋒看了一眼小張,意味深長地說:“你這稀文名字就不像個有文化的!”

雷鋒想了一下,說:“干脆也改一個名字,叫‘建文’,怎么樣?”

小張頓時高興起來,興奮地說:“好,寫上!”雷鋒要到鞍鋼去的消息很快就在農(nóng)場傳開了,大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雷鋒依依不舍地與他們告別。

鞍山鋼鐵公司在湖南湘潭、長沙、望城地區(qū)招收的最后一批青年工人離湘北上的那天晚上,長沙車站燈火閃耀,人流如梭。雷鋒也在其中。

在候車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個圓臉短發(fā)、舉止大方的女青年。她叫楊華,是望城縣二中女子籃球隊的隊員,這次到鞍鋼,她也報了名。

當雷鋒在人群中發(fā)現(xiàn)楊華時,楊華非常慶幸在即將遠離家鄉(xiāng)的時候遇到一位熟人。以前她們二中籃球隊曾和雷鋒所在的團山湖農(nóng)場籃球隊一起打過比賽。

讓楊華深感不解的是,鞍鋼這次招工多半招的是鄉(xiāng)鎮(zhèn)待業(yè)青年,像雷鋒這樣有工作而且工作很好的人,為什么也要遠離家鄉(xiāng)到遙遠的北方去呢?

閑談之中,楊華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雷鋒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嘛!再說,我這個人打球都不服輸,為祖國去煉鋼,你們剛畢業(yè)的女學生都舍得離開家,我能甘心落后嗎?”

雷鋒拍了拍楊華帶的籃球,問道:“二中球隊還有誰來啦?”

楊華笑著說:“就我一個人。她們都舍不得離開家。”正說著,張建文趕到候車室來了。他的情緒有些懊喪。雷鋒一再追問,他才說他母親病了,新婚的妻子拉后腿,若不是想到雷鋒,他就不來了。

“那你還去不去?”雷鋒關切地問,“大娘病得很重嗎?”

張建文說:“既然報了名,就不能打退堂鼓。媽媽的病家里有人照顧,你放心吧。”

這時,同車北上的新伙伴們都陸續(xù)到齊了。家住市內(nèi)的人多半都有親人來送行。

在雷鋒他們對面就站著一位母親,一邊擦拭眼淚一邊對跟前一個留著短辮的姑娘囑附著什么。

留短辮的姑娘眼圈都哭紅了,嘴里還不斷地說著:“你回去吧,回去吧……”

那位母親舍不得離開女兒,就那樣默默無言地站著。

雷鋒走過去,親熱地叫一聲大娘,說:“天黑了,路不好走,女兒讓您回去就回去吧。您放心,我們這么多人一路走,會互相幫助的……”

老人到底讓雷鋒給勸回去了,姑娘臉上也露出笑容。這時候,鞍鋼招工小組的一個同志,站在椅子上宣布旅途注意事項和編組名單。

雷鋒被指定為第三組組長。組員是張建文、楊華等20多人。其中還有兩名女同志,一個叫易珍,就是剛剛送走母親,臉頰上還掛著淚珠的姑娘。另一個叫張棋,梳著兩條又長又黑的大辮子,是個眉眼清秀的鄉(xiāng)下姑娘。有個男青年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像是送行的,又像是同路的。

雷鋒和本小組的伙伴—一打過招呼,逐個分發(fā)車票和旅途生活費。

檢票鈴聲一響,雷鋒便招呼本組人員排隊進站臺。

雷鋒讓3個女同志排在小組最前邊。他照看著小組人員依次進了站臺以后,便挑著行李噌噌地跑到大家前面去了。

楊華以為他準是想先上車給小組的人多占幾個座位。沒想到他跑到車門口,不僅沒有立即上車,反而一聳肩撂下行李擔,他一面清點本小組上車的人數(shù),一面幫助大家往車上搬遞笨重的行裝。

楊華擠上車以后,憑著她打籃球的敏捷動作,轉(zhuǎn)身就把自己的背包、網(wǎng)袋、籃球往靠近車門的幾個座位上一放,立即喊張棋和小易過來坐。

幫助張棋拿東西的那個小伙子,剛要轉(zhuǎn)身坐在楊華身邊的空座位上,楊華急忙擺擺手說:“對不起,這個座位有人了。”

“還有誰呀?”張棋正往行李架上放東西,有些不滿地問。

“咱們雷組長還沒上車呢!”楊華盯著那個男青年反問一句,“他是誰呀?不是我們小組的吧?”

“他是我表哥,給編到第二組去了。”張棋轉(zhuǎn)過身,無奈地對她表哥說:“這里沒有你的座位,趕快回你們小組去吧。”

這位表哥很不情愿地走開了。

小易剛把行李放好,就“嘩啦”一聲打開車窗,探出頭向車門口張望。楊華以為她母親又回站臺上來了,卻聽小易說:“楊華姐,你快喊雷組長把自己的東西遞上來吧,他還在車門口扶老攜幼地忙碌呢。真是的!”

“組長,快把你的東西遞過來!我們給你占了一個座位。”楊華探出頭,沖雷鋒喊道。

“要得!”雷鋒向她們揚揚手,就把他的東西從窗口一件件遞上去:一個半舊的藍布行李包,一只沉甸甸的藤條箱子,還有那根小巧油亮的竹扁擔。

雷鋒遞完東西以后,又攙扶著一位拄拐杖的老漢上車。

楊華招手讓雷鋒過來坐,他卻樂呵呵地把座位讓給拄拐杖的老漢。

火車開出幾站地,坐在小楊身邊拄拐杖的老漢下車了。張棋和小易仰靠在椅背上睡著了。楊華也困倦得剛要瞇起眼睛,只見雷鋒朝這邊走來,那神情、步態(tài),竟毫無倦意。

雷鋒向楊華點點頭,便從行李架上把他那只沉甸甸的藤條箱子抱下來,打開箱蓋想找什么東西。楊華低頭一看,里面裝的多半是書!

“你的書可真不少!”

“我喜歡看書。你呢?”

楊華搖搖頭。她看見雷鋒找出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熟悉這本小說的名字,還能背誦“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那段充滿豪情的話,但她是從名人名言中學來的,并沒有讀過全書。

楊華留心看了看插放書簽的位置,知道雷鋒已經(jīng)讀了一大半。

到了后半夜,車靜人乏,楊華和小易頭對頭地伏在茶幾上睡著了。張棋也睡了。只有雷鋒在埋頭看書。

楊華一覺醒來,車窗外已透出淡淡的晨光,她扭頭一看,發(fā)現(xiàn)雷鋒不見了,只有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放在座位上。

楊華拿起書看看插放書簽的位置,就曉得雷鋒準是一夜都沒睡。

楊華拿出牙具走進列車洗漱間,看見雷鋒正在洗頭。

雷鋒一揚臉,從鏡子里瞧見楊華,搭訕道:“睡得好嗎?”

楊華說:“嗯,你可看了一夜書,你就不困?”

雷鋒甩了甩濕漉漉的頭發(fā),說:“你瞧,用冷水一沖就把瞌睡沖跑了。”

楊華用敬佩的眼光看著雷鋒。

列車繼續(xù)北上。

雷鋒望著車外飛快閃過的山川、樹木和村落,想到自己很快就要成為祖國鋼都的一名工人了,心情頓時激動起來。雷鋒認真負責地工作

雷鋒和他的伙伴們來到鞍山的時候,受到熱烈的歡迎。鞍鋼的同志們敲鑼打鼓,歡迎遠道而來的青年伙伴。雷鋒走下火車,看到鞍鋼宏偉的建筑,高大的廠房,聳入云霄的煙囪,四通八達的運輸線,不禁感嘆道:我們的鞍鋼真大呀!”

廠里很快就開始給新來的青年工分配工種了。

一心想當煉鋼工人的雷鋒被分配到化工總廠洗煤車間。他沒有這個思想準備,見到洗煤車間于主任就坦率地說:“我是來煉鋼的,我的志愿都填在表上了,可為什么還把我分配到洗煤車間來?”

車間于主任是位老工人,很喜歡雷鋒這種直爽的性格,他親切地上前拍了一下雷鋒的肩膀說:“小伙子,組織上考慮你曾開過拖拉機,因此現(xiàn)在分配你來當推土機手,這個安排很得當嘛。”

“當推土機手?”雷鋒想到參觀煤場時的情形,喃喃地說:“開推土機和煉鋼有什么關系?”

于主任解釋說:“你剛來,還不了解煉鋼的復雜過程,讓你開推土機也是為了煉鋼?。∧迷蹅兿疵很囬g來說吧,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煉成焦炭,煉鐵廠的高爐能煉出鐵來嗎?如果不把煉焦時生產(chǎn)的煤氣輸送到煉鋼廠去,他們怎么能煉出鋼來呢?所以,大工業(yè)生產(chǎn)就像一架機器,每個廠、每個車間、每個工種,都是這部機器上的零件和螺絲釘,誰都離不了誰。你想想,機器缺少了螺絲釘能行嗎?”

雷鋒聽車間主任這么一講,頓時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下決心要在鞍鋼這架大機器上當好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雷鋒高高興興地來到班上,看到大小型號的推土機正在煤場上作業(yè),他立刻找到值班主任要求跟班干。值班主任見他個頭矮小,便指著一臺小型號的推土機,說:“今后你就跟那臺小號車子干吧。”

雷鋒卻說:“為什么跟小的?那兒有幾輛大車子,為什么偏偏讓我跟小的?我要求跟大車子學。”

“開大車子是很吃力的。”

雷鋒毫不猶豫地說:“吃力不怕,能多干活就行!”

值班主任很喜歡雷鋒這股沖勁,馬上領他到80號大型推土機旁,指著車上的一位老司機說:“今后,你就跟這位李師傅學吧。”

雷鋒這下高興了,他沒等李師傅停穩(wěn)車,就爬上那輛像坦克一樣大小的推土機,緊緊握住李師傅的手說:“師傅,收下我這個徒弟吧!我保證很快就學會它。”

李師傅知道雷鋒過去開過拖拉機,很高興地收下這個徒弟,只是有些擔心地說:“你這個南方小鬼,剛來到東北就趕上了冬天,開推土機又是露天作業(yè),你受得了嗎?”

“師傅,你放心,什么困難也難不住我。

就這樣,雷鋒迎著越來越冷的寒冬,開始學習操作推土機的技術。每天他都提前上班,做好準備工作,等李師傅一到,立即就能作業(yè)。

李師傅開車的時候,雷鋒就站在一旁留心觀察,琢磨著開推土機和開拖拉機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

每當鉗工來檢修推土機時,雷鋒都不放過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幫助鉗工檢修機器,進一步熟悉推土機的構造、各種部件的性能,以及拆卸安裝的技術。

一次,推土機的油泵突然出了毛病,李師傅正要動手檢修,雷鋒馬上拿起檢修工具,說:“師傅,我來修。”“你能行嗎?”

“試試看吧。”雷鋒說完,立即鉆到車盤底下,仰臥在煤地上進行檢修。

雷鋒雖然弄得滿身都是煤灰和油漬,但他很快就修好油泵。

李師傅感到十分高興,逢人就說:“在我教的徒弟里,數(shù)小雷歲數(shù)小,可他是學得最好的一個,像他這樣勤奮、虛心,沒有學不會的技術。”

雷鋒駕駛的80號推土機,機頭很高,由于他個子矮小,坐著開車很困難,而目還看不到前面的大鏟子,站起來車棚蓋又碰腦袋,所以他不得不經(jīng)常貓著腰干。

值班主任看見雷鋒開大車子實在是太吃力了,就想給他換個小車子,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_??墒?,值班主任磨破了嘴皮,雷鋒也不肯換。

有一次,一場大雪覆蓋了煤場。雷鋒上班后,主動站在雪地里指揮鏟煤,讓李師傅坐在駕駛室里操作。

休息時,雷鋒讓師傅進屋去暖和一下,自己則又開動車子干起來。

因為雪大路滑,車子猛一顛簸,撞歪了通廊下的小鐵道。聽到車前一響,車身抖了一下,雷鋒立即停下車來檢查。

李師傅趕過來一看,嚴肅地批評道:“我說小雷,你怎么這么莽撞!只知道完成自己的任務,你撞壞了通廊小鐵道,人家可怎么完成任務?”

雷鋒當學徒3個月來,第一次出事故,第一次挨批評,不由得臉上火辣辣的,但他一聲不吭,利用休息時間,同李師傅一起修好小鐵道。

為了這件事情,雷鋒一夜都沒睡好覺。

從此,雷鋒工作起來更加認真,更加負責任了。

雷鋒開著推土機,恨不得一下子就推倒一座山,幾乎月月都超額完成任務。

用推土機鏟煤,有時難免會把地上的泥土鏟進煤里。像山一樣的煤堆,鏟進一點泥粒本來算不了什么??衫卒h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只要有一點泥土摻進煤里,就會影響煉焦質(zhì)量,焦炭質(zhì)量不好,就會影響煉鋼、煉鐵,這可不是小事情。

雷鋒細心鉆研推土機的落鏟技術,盡力做到既能把煤鏟凈,又不帶進一點泥土。如果發(fā)現(xiàn)煤里帶進了土,他就立刻下車把它挑出來,見到別人駕駛的推土機帶進泥土,他也幫助人家設法把土挑出來。

雷鋒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感染了其他的推土機手們,大家都自覺地學習他的做法。

一次,值班主任在大會上表揚雷鋒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會后,雷鋒找到值班主任說:“主任,你為什么老表揚我呀,還是給我提提缺點吧!

值班主任說:“你為啥老叫人家提缺點呢?”

雷鋒十分真誠地說:“煤里有土會影響煉焦質(zhì)量,我們就設法把它挑出來。人有缺點也是一樣,不設法挑出來,也會影響進步啊!”雷鋒隨時隨地熱情助人

幾個月后,鞍山鋼鐵公司決定在礦山新建一座焦化廠。領導一動員,雷鋒第一個就報名。

有人說:“新單位條件差,環(huán)境艱苦。”

雷鋒卻全不在意。

在雷鋒的帶動下,不少人都主動報名。

1959年8月,驕陽似火。雷鋒和伙伴們來到位于弓長嶺偏僻的山腳下的焦化廠。

這里的條件果然很簡陋。

工人宿舍還沒有蓋起來,大家暫時住在破舊的土房里。食堂是臨時搭的大席棚,廚房是露天灶,每天走的是坑洼不平的山路,吃水和用水都要到離工地1公里多遠的河子里去挑。

許多人都感嘆:“這里的工作、生活條件,與鞍鋼相比,真是差的太遠了!”

雷鋒卻沒有想這些,他一來到工地,就幫助大家搬行李、整理床鋪,里里外外忙得最歡。

工地團總支李書記知道雷鋒是從鞍鋼化工總廠來的先進生產(chǎn)者,曾出席過鞍山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青團員。又看他自打來到工地以后,就從早忙到晚,沒有閑著的時候。于是,他把雷鋒叫到身邊說:“看得出來,你和那些怕吃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不一樣,希望你以后在這里更好地發(fā)揮模范作用。”

雷鋒很爽快地答應了。

一天夜里,刮起了大風,破土房里更加寒冷了,大家都沒有睡好覺。

“冷吧,小雷?”挨著雷鋒睡的一位老師傅,將壓腳被蓋在雷鋒身上。

“我不冷,你蓋吧。”雷鋒又把被子還給老師傅。

“南方小鬼,比不上北方人抗凍!”老師傅還是給雷鋒蓋上了。

“師傅,我什么苦都吃過……”雷鋒見大家都睡不著,就講起自己童年的苦難。

有的人聽著聽著,流下了眼淚。

雷鋒最后說:“比比過去,想想現(xiàn)在,眼下有個睡覺的地方就是福啦!”

那位老師傅感動地又給雷鋒掖掖被角,說:“睡吧,睡吧,等把宿舍蓋起來就好了。”

在修建宿舍的過程中,運石頭,雷鋒揀重的挑;運木料,他挑大的扛。發(fā)現(xiàn)好人好事,他就編快板、寫墻報,進行宣傳。

人們感覺雷鋒走到哪里都像一團火,使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特別溫暖。

領導把雷鋒編進青年突擊隊,共青團員們選他當團支部宣傳委員。

入冬以后,東北山區(qū)格外冷,這無疑給施工帶來新的困難。領導把和泥這個最累、最臟的活,交給雷鋒所在的青年突擊隊小組。

干了兩天,雷鋒發(fā)現(xiàn)砌磚和運磚的同志上班后,要等和泥小組把泥和好才能開始干活,每天都為此窩工個把小時,影響施工進度。

為了不窩工,雷鋒發(fā)動和泥小組的幾個共青團員提前上班,每天天不亮,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們就來到工地先和好一堆泥,等砌磚和運磚的同志一上班,就可以馬上干活。

但是,大家只用鐵鍬、二齒鉤子拌和,進度慢,硬土塊還攪拌不開。為此,砌墻的同志有意見了:“這是和的什么泥?疙瘩溜球的,一點都不好用。”

雷鋒覺得人家說得對,他二話不說就脫下鞋,挽起褲腿,踏進泥水里,用腳踏碎土疙瘩。

工段領導怕凍壞他的腳,連忙取來膠靴叫他穿上??纱┥夏z靴,一踩進泥里,膠靴就被粘住,拔不出來。勁沒少費,泥還是和不勻均。雷鋒干脆把靴子甩掉,又光腳踩泥了。

在雷鋒的帶動下,伙伴們也照著他的樣子干起來。泥水冰冷刺骨,砂石、亂草扎得腳生疼,但他們毫無怨言,一直堅持這樣干,終于和出好泥,保證了施工質(zhì)量。施工進展很快,磚墻越砌越高。但是,墻砌得越高越不便于運泥。

雷鋒一邊赤腳踩泥,一邊琢磨:能不能找個竅門?他站在泥里比比劃劃的,誰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同他一起從湖南來的小葉,好奇地問道:“你比比劃劃地想干什么?”

“來,幫我參謀參謀。”雷鋒從稀泥中拔出腳來,對小葉說:“我想搞個土吊車運泥,你看行不?”

說罷,他把大家叫在一起,在地上畫著圖,講解他的想法。

“行,保管行!”伙伴們都贊成他的想法,并立即向工段領導進行匯報。得到領導的支持精神以后,當天他們就在工地上架起“橫桿吊斗”,經(jīng)過試驗,完全適用,吊泥、吊磚、吊瓦都行,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到了11月末,天氣越來越冷,早晚已經(jīng)開始結冰了。工程急需在嚴冬前完工。但這時打地基的石頭用完了,工地附近的石頭也揀光了,等采石場運回石頭來,不知要等到哪一天。于是,雷鋒和青年突擊隊的同志到處去找石頭。

這天,雷鋒和小葉發(fā)現(xiàn)離工地不遠的河溝里有不少石頭。他們找來鋼筋鉤子往上撈。一鉤一滑,撈不上來。他們脫下鞋襪,挽起褲腳,踏碎岸邊的冰碴,趟著水去撈。深的地方,水浸沒膝蓋,冰得腿腳生疼,他們咬著牙,堅持把石頭一塊一塊地往岸上搬。

干了一陣,雷鋒對小葉說:“光我們兩個人干不行,要把大家都喊來,人多力量大。”

雷鋒跑回工地,把青年突擊隊的人全找來了。大家一看河里有石頭,都跟著雷鋒跳下水去撈。供不應求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雷鋒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受到伙伴們的普遍稱贊。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評為生產(chǎn)紅旗手。

白天勞動一天,晚上業(yè)余時間大家便下下棋、打打撲克,雷鋒有時也和大家一起玩玩,但更多的時間他都是用來學習。有時晚上開會,把時間擠掉了,他寧肯少睡一會,也要堅持學習。因為這事,老師傅時常勸他:“你這樣看書,非把眼睛看壞不可。半夜三更的,別把身體搞垮了。”

雷鋒對同志們的關懷、愛護是十分感激的,但他一拿起書本就忘了伙伴們的勸告。于是有人又從另一個角度向他提意見:“你一看書就是半宿,浪費公家的電不說,還影響大家休息。”

這倒引起雷鋒的重視,任何不利于集體的事他都不會去做的。剛好這時車間調(diào)度室修好了,到了晚上,他就跑到那里去讀書。

一天晚上,雷鋒正在新建的調(diào)度室里看書,忽聽外面嘩嘩地下起雨來。

雷鋒走出調(diào)度室,風雨迎面撲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住在這里的調(diào)度員十分著急地說:“工地上還有六節(jié)車皮的水泥沒卸下來,遭雨一淋,就要變質(zhì),得趕快叫人搶救!”

雷鋒一聽,吃了一驚,水泥是國家財產(chǎn),決不能讓它受到損失。

雷鋒頂風冒雨跑回宿舍,叫上20幾個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現(xiàn)場,蓋在水泥上,然后又組織大家分頭找雨布,找蘆席,抬的抬,蓋的蓋。經(jīng)過一場雨夜激戰(zhàn),7200多袋水泥絲毫沒有受到損失,可是雷鋒的衣服、被子卻連泥帶水搞了個一塌糊涂。

雷鋒在焦化廠工地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和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雷鋒成為優(yōu)秀的戰(zhàn)士

1960年度的征兵工作開始了,雷鋒一得知消息就睡不著了。

那天夜里,外面下著雪,凜冽的北風刮得屋外什么東西咕咚咕咚地響,雷鋒總覺得那是應征伙伴們跑去報名的腳步聲。

總算等到凌晨3時,雷鋒一骨碌爬起來,跑到負責應征報名工作的團總支李書記那里,砰砰地敲起門來。

團總支書記打開門,看見雷鋒著急的樣子,笑著問道:

“你呀,半夜三更不睡覺,這么早跑來干什么?”“我是來報名參軍的。”

“你也不把衣服穿好,等凍出病來,連槍也扛不動了。”

團總支書記把自己壓在被子上的棉襖披在雷鋒身上,拉他坐在床邊,笑著問道:“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急著要去當兵?”

其實,早在10年前,解放軍的隊伍路過家鄉(xiāng)時,雷鋒就曾要求跟著隊伍走,只因那時年齡太小而沒走成,但參軍的愿望卻一直埋藏在他心里。

此時,雷鋒沒有提起這件往事,只是簡單地說:“我是個苦孩子出身,吃過舊社會的許多苦頭。我是在新社會里長大的,眼看著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這好日子來得不容易呀,受過苦的人,誰不想保衛(wèi)它!”

團總支書記聽完他的話,答應給他聯(lián)系一下,但又說:“你小子,體質(zhì)也不太好,體檢合不合格,我可不敢擔保。”

后來,武裝部的領導同志和工程兵派來接兵的荊營長,專門研究雷鋒的入伍問題。他們認為,雷鋒雖然身體條件差些,但是立場堅定,政治素質(zhì)好,還在農(nóng)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生產(chǎn)者,相信他入伍后會成長得更快。最后決定:批準雷鋒入伍。

1959年12月,19歲的雷鋒和戰(zhàn)友們一起走進軍營。

雷鋒到部隊的第一天,就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代表千余名新戰(zhàn)士發(fā)言。

在全團歡迎新戰(zhàn)友的大會上,剛剛穿上軍裝的新兵們興奮異常,臉上都帶著幸福的微笑。

在熱烈的掌聲中,新兵雷鋒,精神抖擻地登上大會的講臺。

全場的目光頓時集中在雷鋒身上。

雷鋒昂首挺胸站在話筒前,個子雖然不高,卻顯得朝氣勃勃。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小心地從褲袋里掏出講稿,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大聲念道:“敬愛的首長和全體老同志,讓我代表新戰(zhàn)士……”

雷鋒剛講上兩句,大風就把他的講稿吹疊起來了,雷鋒極力想展開講稿,可是淘氣的大風仿佛故意與他作對,他剛把講稿展平,沒等張嘴又給吹亂了。

當時在場的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想上前幫雷鋒一把,沒想到雷鋒干脆把講稿揣進褲袋,沖著話筒來了個即席發(fā)言:

我們這些新戰(zhàn)士,在60年代即將開始的日子里穿上軍裝,扛起槍桿,真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當中有工人,有社員,也有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可我們只有一個心眼,學好本領,保衛(wèi)祖國,當個像樣的兵。剛才團首長講話,希望我們爭當五好戰(zhàn)士,依我說,有在座的領導,有老同志的幫助,別說五好,有個十好八好也保證當上。

陳廣生后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

當時,全場轟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鋒顯得有點慌亂,抓著話筒又說了句:“笑什么呀?我講的都是實話。”雷鋒轉(zhuǎn)身向首長敬個禮,全場又響起一陣掌聲。

陳廣生已是年邁的老人。但是,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記得雷鋒在軍營里的情景,仍然時時想起那個機靈可愛的雷鋒。他感慨地說:“時間越久,我就越懷念和普通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欲,和普通人一樣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多種色彩的雷鋒。”

在新兵訓練期間,雷鋒所在班的薛班長對雷鋒的訓練成績相當滿意。

但開始練手榴彈擲遠時,薛班長見雷鋒個子小,體質(zhì)弱,未免有些擔心了。

他說:“雷鋒,開始練投彈,你可能有些困難。遇到困難就說話,大家想辦法幫你解決。”

“放心吧,班長,我什么困難也不怕!”雷鋒蠻有信心地回答。

真叫班長猜著了。幾天來,雷鋒拼著全身力氣練投彈,卻怎么投都不及格。教練彈一抓在雷鋒手里,就顯得格外沉重,他費盡力氣,投一次,不及格,再投一次,還是不及格。薛班長屢次向他傳授要領,幫他糾正動作,雷鋒也邊琢磨邊練,直甩得胳膊生疼,可就是達不到標準,真是急死人了。

中午回到宿舍,雷鋒心里十分不安,唯恐自己一個人不及格,會影響全班訓練成績。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連個手榴彈都投不遠,還說什么保衛(wèi)祖國?雷鋒越想越著急。

這個中午,雷鋒沒顧得上休息,撂下飯碗,抓起教練彈,又跑到操場練去了。

雷鋒這樣投來投去,一連幾天,胳膊投得又腫又疼,不但沒有進步,反而越投越近。那些天他是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

有的戰(zhàn)友說:“雷鋒,不是我打擊你的積極性,我看你再練也是白費力氣,條件差嘛!”

“條件?”雷鋒忍住臂痛笑了笑說:“條件差怎么辦?我現(xiàn)在一靠自己練,二靠大家?guī)?,不會白費力氣的。”這天晚上,雷鋒掏出鋼筆,坐在燈下想記點什么??僧斔吹阶约杭糍N在日記本上的黃繼光畫像時,他頓時有了精神。

雷鋒翻過黃繼光的畫像,翻到他剛?cè)胛闀r寫的日記,不覺輕聲念道:

雷鋒同志:

愿你做暴風雨中的松柏,

不愿你做溫室中的弱苗。

雷鋒合上日記本,悄悄抓起一顆教練彈,又到操場上去了。

雷鋒不管雪冷風寒,用勁甩甩胳膊,運運勁兒,又開始練投彈了。他知道自己投彈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是臂力不夠。

為了增強臂力,他不管投多遠,只要教練彈一出手,馬上就追過去,抓起來再往回投、往回跑,就像一只小老虎在操場上來回奔跑。

練了投彈,他又去練單杠。由于杠子高,每上一次杠,都要使好大的勁。手握鐵杠,冰涼刺骨。他咬著牙,反復做引體向上,鍛煉臂力。一下、兩下、三下……

直到雙手再也抓不住杠子了,他才肯休息一下。

“雷鋒!”突然有人喊了他一聲。

他轉(zhuǎn)身一看,原來是薛班長朝他跑來。

“你怎么能這樣拼命練呢!走,快睡覺去!”

薛班長又是責備,又是關懷,上前拾起教練彈,拉起雷鋒就走。“班長,讓我再練一會兒吧。”

“想一鍬挖口井是不行的,要練也得勻著勁兒練。”“那我就參加不了實彈演習啦!”

“我看沒問題。”

他們回到宿舍時,同志們已經(jīng)睡著了。

薛班長幫雷鋒鋪好被子,催他快躺下,并小聲地告訴他:“往后別忘了,聽到熄燈號就睡覺,這是制度。”“嗯。”雷鋒答應了一聲,鉆進了被窩。

雷鋒一覺醒來,天還沒亮,他又悄悄爬起來,向操場奔去……

十幾天過去了。雷鋒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終于超過及格標準。

實彈考核的日子到了。

新兵連的戰(zhàn)士們集合在靶場上,按照命令,一個接著一個,把手榴彈投向假設的敵堡。

“雷鋒就位!”連長發(fā)出命令。

雷鋒的心怦怦直跳。薛班長在旁叮嚀他要沉著,千萬別慌。指導員也向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雷鋒滿懷信心地擰開手榴彈蓋,將小鐵環(huán)套在指頭上,全身一躍,跳出塹壕,沖過一段開闊地,在投彈線上猛力一甩,只聽“轟”的一聲,手榴彈命中“敵”堡。

這次考核,雷鋒的成績是“優(yōu)秀”。雷鋒認真學習刻苦鉆研

3月份,新兵訓練結束了。

一天,領導正式宣布新戰(zhàn)士的分配名單。雷鋒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

分配名單剛宣布完,雷鋒就對新兵連指導員提了一個問題:“當汽車兵能夠上前線嗎?”

“上前線?”指導員看著雷鋒那嚴肅而又略帶稚氣的面容,馬上猜透了他的心思,便笑了笑說,“打起仗來,汽車兵當然要上前線。”

雷鋒點點頭,高興地說,“只要能夠上前線,當什么兵都行??!”

“好!”指導員對他的回答很滿意,接著問道:“今晚上開文藝晚會,你準備了什么節(jié)目?”

“我想朗誦一首詩,行嗎?”雷鋒有些靦腆地說。文藝晚會開始了。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雷鋒走到臺前,激情洋溢地朗誦道:

小青年實現(xiàn)了美麗的理想,

第一次穿上了莊嚴的軍裝,

急著對照鏡子,

心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黨分配他駕駛汽車,

每日就聚精會神堅守在車旁,

將機器擦得閃光的明鏡,

愛護它像愛護自已的眼睛一樣。

雷鋒朗誦完這首詩,戰(zhàn)友們熱情地為他鼓掌。

雷鋒在部隊上,在刻苦學習殺敵本領的同時,依舊要抽出時間學習文化知識。

從那次新兵大會開始,雷鋒和俱樂部主任陳廣生逐漸熟悉起來,他發(fā)現(xiàn)陳廣生那兒有那么多書,便成了俱樂部的??汀?/p>

據(jù)陳廣生回憶:

有一次,雷鋒在我床頭看到《魯迅小說集》,便借了回去。過了一段時間,雷鋒還書時,我問他讀了哪幾篇,雷鋒《吶喊》和《彷徨》里的許多篇都讀過了。

陳廣生實在佩服雷鋒的閱讀能力。

陳廣生至今還記得,當他和雷鋒談起《祝?!分械南榱稚r,雷鋒突然有些傷感。

雷鋒說:“我這次看《祝?!罚值魷I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很像我的母親。”

雷鋒說到這里,淚水流了出來。他抹了抹眼角,說:“我母親受苦受了一輩子,死在舊社會,死得很慘。那年我只有六七歲。”

雷鋒當時還向陳廣生問了一個問題。他說:“我文化水平低,有點看不明白,作者不會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為魯四老爺祝福吧,那怎么叫祝福呢?”

盡管雷鋒還不是很懂大文學家的用意,但他卻是那么喜歡魯迅的作品。《祝?!愤@篇小說顯然在他的心靈蕩起陣陣漣漪。

陳廣生談起這件往事的時候,感慨地說:“我當時就覺得可不能小瞧了這個愛動腦筋的年輕士兵。”雷鋒精益求精學技術

運輸連一、二排是老兵排,三排是新兵訓練排。雷鋒被分配到三排學習開汽車。

雷鋒雖然開過拖拉機、推土機,但時間都不長,再說開汽車和開拖拉機、推土機不可能完全一樣。他便把汽車的構造、各種機件的性能和操作的方法,同拖拉機、推土機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點。

車場上有一輛空車,雷鋒就拿著筆記本爬到車上,鉆到車下,對照著機件一件一件地熟悉它、掌握它。

這樣,雷鋒很快就把汽車的原理、構造和汽車的特點摸得一清二楚。

由于連里運輸任務重,許多教練車都被調(diào)到第一線參加工地施工去了,這樣一來,用于學習的車就很少了。而新兵排二三十人,每人每天輪流駕駛不了一次車。雷鋒感到十分焦急。這可怎么辦呢?

新戰(zhàn)士小韓說:“你們看過六班做的那個汽車模型嗎?咱們能不能造個教練車?”

雷鋒想了想,明白了小韓的意思:“你是說,他們能做汽車模型,我們就不能造個汽車教練臺?”

小韓說:“就是嘛!咱們造不了汽車,造個教練臺總可以吧。

雷鋒和戰(zhàn)友們按照教材畫了一張汽車教練臺的設計圖,得到三排長的支持后,就按圖需要找來一些廢舊物品大家動手,你當木匠,他當鐵匠,叮叮當當?shù)?,不到兩天,就把它造出來了?/p>

在安裝方向盤時,雷鋒用砂紙把它擦了又擦,涂上黑油漆,就跟新的一樣。

小韓問:“你把它打扮得這么漂亮干什么?”

雷鋒說:“汽車開得好壞,全靠掌握方向盤。”

小韓聽了連連點頭說:“你真夠細心的……”

做好的汽車教練臺放在宿舍門前,新兵排的同志對它很感興趣,這個上去練一練,那個上去學一學,都說和坐在教練車上學原地駕駛差不多。

雷鋒抓緊一切時間,坐在教練臺上反復練習踩油門、踏離合器、掛擋、掌握方向盤,就像開動真的汽車一樣。運輸連高指導員聽了三排長的匯報,在全連軍人大會上表揚雷鋒刻苦鉆研技術的精神。

一個月后,經(jīng)過考核,雷鋒成了一名合格的汽車兵。

五月間,連隊決定把雷鋒從新兵訓練排調(diào)到二排四班,交給他一臺13號軍用卡車,批準他跟老同志一起上工地,小韓給他當助手。

雷鋒開卡車上工地時,更加小心謹慎。

一次出車前,雷鋒和助手小韓在檢查車輛時,發(fā)現(xiàn)一個豆粒般大小的火花塞帽不見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小韓著急出車,便找來一個新的火花塞帽,說:“把它換上,趕緊出車吧,今天任務很重!”

“任務重也不能這樣走。”雷鋒有些生氣地說。

接著,雷鋒又斬釘截鐵地說:“不找到這個火花塞帽,我們決不能出車。”

小韓見雷鋒這樣堅決,只得跟他一起將車輛機件拆開,細心查找,終于在汽缸里找到了火花塞帽。

這件事使小韓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知道如果不是雷鋒堅持要找,這車非出事故不可。

二、雷鋒的成長之路

●小雷鋒拉住一位解放軍連長的手說:“我要去當兵,帶我去吧。”

●張書記把螺絲釘放在雷鋒手上,語重心長地說:“一顆螺絲釘,別看它不起眼,缺了可不行……

●雷鋒從稀泥中拔出腳來,對小葉說:“我想搞個土吊車運泥,你看行不?”

● 雷鋒的成長之路雷鋒在陽光下成長

1949年,雷鋒的家鄉(xiāng)解放了。

大人們忙著組織農(nóng)會,孩子們則組織兒童團。雷鋒和全鄉(xiāng)的孩子一樣,精神抖擻地站在兒童團的隊伍里。一天傍晚,雷鋒正站在橋頭放哨,只見遠處來了一支隊伍。戰(zhàn)士們穿著整齊的黃色軍裝,背著發(fā)亮的步槍,雄赳赳氣昂昂的地朝這邊走來??此麄兊臉幼樱嗝赐浒?!一面大紅旗在隊伍前飄著,美麗的彩霞映在上面,就像一團火。雷鋒看著看著,一下明白了:這不就是咱們的救命恩人解放軍嗎?

雷鋒跑著迎上前去,解放軍叔叔拉住他的小手噓寒問暖。這下可把雷鋒樂壞了,他聽說隊伍要在鄉(xiāng)里住幾天,就高興地領著隊伍進鄉(xiāng),同鄉(xiāng)親們一起熱情地招呼起解放軍同志。

幾天以后,隊伍要走了。小雷鋒拉住一位解放軍連長的手說:“我要去當兵,帶我去吧。”

“你為什么要當兵?”那位解放軍同志問他。“我要去打敵人,我要報仇!”“你的仇我們大家替你報。”“不,我要跟你們一起去!”

“你的年紀還小,現(xiàn)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等長大了好建設咱們的新中國。”連長好說歹說,才把他留了下來,臨走時,把自己的一支鋼筆送給了他。

幾天后,雷鋒的家鄉(xiāng)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斗爭開始了。

雷鋒和鄉(xiāng)親們一起高喊:“打倒惡霸地主,討還血債!”

在斗爭大會上,雷鋒看到被綁押的地主,千仇萬恨涌上心頭。他跑上臺去,紅著臉,流著淚,控訴地主階級對他一家的剝削和壓迫。

雷鋒非常憤怒地指著那個曾經(jīng)砍過他三刀的地主婆子喊道:“我上山砍柴你都不讓,還砍了我三刀。真想不到,你這地主婆也有今天!你還敢砍我不?你還敢欺壓窮人不?”

在群眾的聲討下,昔日作威作福的惡霸地主都紛紛低頭認罪,受苦受難的鄉(xiāng)親們終于翻身了。

年幼的雷鋒對黨充滿感激之情,他知道是黨領導窮人翻了身,是黨幫他報了仇。

土地改革結束以后,雷鋒和鄉(xiāng)親們一樣,分到了土地和糧食。最讓雷鋒感到高興的是,在政府的關心下,他居然有了上學的機會。

開學第一天,雷鋒第一次穿上了從地主家分來的新衣服,背上書包,在燦爛的陽光下,和那些貧苦農(nóng)民的孩子們一起,興高采烈地走進學校的大門。

開始上課之前,老師發(fā)給雷鋒兩本書和一個筆記本。雷鋒看到小朋友們都交書費、學費,便把過春節(jié)時鄉(xiāng)長彭大叔給他的壓歲錢拿出來,交給老師。

老師和藹地笑著說:“學校不收你的費用,你免費讀書。”并親切地對他說:“你們能讀書,這是共產(chǎn)黨的恩情??!”

雷鋒激動地翻開第一頁書,凝視著毛澤東那慈祥的面容,感到十分親切和幸福。

雷鋒在學校里表現(xiàn)十分優(yōu)秀。

每天一大早,雷鋒來到學校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教室,他先把桌椅、黑板都擦得干干凈凈,然后就坐下來讀書、寫字。

雷鋒對每一門課都認真地聽講,從不放過一個小小的疑問。他作業(yè)本上的字總是寫得工工整整,而且從來都是按照老師的布置和要求按時完成。

由于雷鋒學習用功,各門功課的成績都是優(yōu)秀以上。1954年,雷鋒光榮地加入少年兒童先鋒隊。在隆重的入隊宣誓大會上,輔導員給他戴上紅領巾。

雷鋒興奮地撫摸著紅領巾,莊嚴地宣誓:“我是新中國第一批少先隊員,一定要用實際行動把紅領巾染得更紅!”

從此,雷鋒每天都戴著這條鮮艷的紅領巾去上學。

雷鋒還非常珍愛少先隊的紅隊旗。一次外出過隊日,雷鋒舉著隊旗,不料途中突然下起大雨,他急忙脫下自己的衣服包住隊旗,自己被大雨淋透了也毫不在意。

雷鋒在校期間,還積極協(xié)助學校少先隊組織開展工作,并以極大的熱情參加各種宣傳和文體活動。無論少先隊交給他什么任務,他都想盡辦法出色地完成,因此他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和學校的獎勵,并被選為中隊委員。

1955年,雷鋒轉(zhuǎn)到荷葉壩小學讀書。當時,這所學校還沒有建立少先隊組織,他就成了這里唯一的一名少先隊員。

“六一”兒童節(jié),少先隊決定到湖南烈士公園過一次有意義的隊日。從學校到烈士公園要步行30多里路,這樣一來,沿途打大鼓的任務就顯得非常艱巨,雷鋒便主動承擔下來。

行進途中,身材瘦小的雷鋒,打著大鼓走在最前面,隊員們踏著鼓點,唱著《少先隊員之歌》,邁著整齊的步伐,向長沙市進發(fā)。

走出七八里路,雷鋒已累得渾身是汗。輔導員見了,忙派一名同學來替換他背鼓。

雷鋒笑笑說:“不用換,我能行!”說著挺起胸來,揚起小手咚咚咚把鼓擂得更響了。

途中休息之后,輔導員見雷鋒太累了,又派一名同學來替換他,可雷鋒卻說:“打鼓的任務我已經(jīng)領下來了,應該由我來完成。”于是他又背起大鼓繼續(xù)前進。

身材矮小的雷鋒,頂著烈日,背著一個好幾斤重的大鼓走30幾里路,邊走邊敲打。他越走越覺得吃力,但此時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堅持,朝著既定的目標,堅持前進,堅持到底!

終于到達烈士公園。雷鋒先是小心翼翼地放下大鼓,然后才解開衣襟,讓清爽的風輕輕吹拂著自己,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

1956年,雷鋒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在荷葉壩小學畢業(yè)。

在畢業(yè)典禮大會上,雷鋒的心情十分激動。在代表畢業(yè)同學上臺發(fā)言時,他情不自禁地朗誦起這樣的詩句:

我們是新中國的兒童,

我們是新少年的先鋒,

團結起來,

繼承著我們的父兄,

不怕艱難,不怕?lián)又兀?/p>

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奮斗,

……張書記對雷鋒言傳身教

小學畢業(yè)后,雷鋒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匾粋€很有知識的年輕人,并且決心為建設家鄉(xiāng)做貢獻。彭鄉(xiāng)長見他人小志氣大,就留他在鄉(xiāng)政府當通信員。

那時,鄉(xiāng)政府正忙于做秋收的準備工作,缺少人手,雷鋒每天除了完成通信員的本職工作外,還主動幫助搞秋征統(tǒng)計,填制報表,有什么工作都搶著干,從不拈輕怕重。

很快鄉(xiāng)政府就推薦他到中共望城縣委當公務員。

鄉(xiāng)長還給雷鋒買來蚊帳、熱水瓶和一套新衣服,親自把他送到縣委辦公室。

雷鋒初到縣委工作的時候,還像個孩子??h委的同志見他年歲小,手腳又勤快,都非常喜歡他,大家親切地稱呼他“小雷”。

據(jù)當年的望城縣委機要秘書、團支部書記馮樂群后來回憶:

1955年11月,15歲的雷鋒進了縣委機關,我和雷鋒朝夕相處兩年時間,我比雷鋒年長幾歲,我是團支部書記,兼管機關行政工作。那時,我和雷鋒經(jīng)常跟著張書記下鄉(xiāng)。雷鋒性格活潑,走到哪唱到哪。一個窮人家孩子,走進黨的領導機關怎么能不高興呢?

他機靈勤快,辦事主動,他保管的各種物品很少丟失和損壞。大家都喜歡他。但也有人反映他調(diào)皮,我看是年輕人的活潑。不久,雷鋒向我提出,老馮,我也可以入團吧?我就把團員基本知識書送給他看。他著過后,莊重地提出了入團申請。由于他工作努力,進機關8個月就入了團……

一次,雷鋒跟著張書記一起下鄉(xiāng),看見路上有一顆螺絲釘,他上前踢了一腳就走開了。張書記看見了,卻不聲不響地走過去,彎下身子把螺絲釘撿起來,抹去塵土看了看,然后裝進衣袋里。

雷鋒當時覺得很奇怪:縣委書記撿一顆螺絲釘干什么?

過了幾天,雷鋒要到一家工廠去送信,張書記掏出那顆螺絲釘。

“小雷,把它一起送到工廠去吧。咱們國家底子薄,要搞建設,就得艱苦奮斗?。?rdquo;

張書記把螺絲釘放在雷鋒手上,語重心長地說:“一顆螺絲釘,別看它不起眼,缺了可不行,就像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雷鋒凝望著張書記,又低頭看看手中的螺絲釘。那一瞬間,他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一天夜里,張書記在辦公室看文件、寫材料,雷鋒像往常一樣.坐在他的旁邊學習。

“小雷,你去睡吧。”張書記催促說。

雷鋒不肯走。過一會兒,張書記又催他去睡覺,他還是坐在那里不肯走。深夜24時過后,他竟不知不覺地伏在桌子上睡著了。

張書記看見雷鋒睡著了,怕他著涼,就脫下自己身上的大衣,輕手輕腳地披在雷鋒身上,又坐下繼續(xù)工作。雷鋒一覺醒來,天都快亮了。他揉揉眼睛,見張書記還在聚精會神地工作,又發(fā)現(xiàn)張書記的大衣披在自己身上,他又低頭看了看自己手背上被地主婆砍過的刀痕,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張書記放下筆,上前問道:“又想起過去了?”

“嗯……”雷鋒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張書記沉思片刻,拉著雷鋒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常常想著過去,不忘過去,是很重要的。一個革命者,要從過去的苦難中汲取精神力量,推動自己更好地為革命工作。”

張書記看著雷鋒手背上的刀痕,接著說:“小雷,現(xiàn)在我們解放了,生活也逐漸好起來了。但是,我們的新中國還很年輕,你也很年輕,今后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很多,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學習,要有奮斗目標。”

雷鋒想了想說:“我的奮斗目標,就是在咱們機關當個螺絲釘”。

“將來呢?我說的是將來。”

“將來……不論革命需要我做什么,我都會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張書記點點頭,十分欣慰地笑了。

此后,雷鋒工作的勁頭更足了。

據(jù)馮樂群后來回憶:

雷鋒的釘子精神在望城縣就開始形成。他學習毛澤東著作,這不是假的,是真的。當時,全縣只有張書記有一本毛澤東選集,雷鋒發(fā)現(xiàn)了,就經(jīng)常借過來學習,請張書記輔導,時間長了,這本書好像成了雷鋒的,張書記用書反倒向雷鋒借。雷鋒讀書主要靠晚上。當時工作很忙,縣里都是晚上開會,雷鋒便一邊讀書一邊等著張書記回來,常常學到深夜。

……

雷鋒學習的多了,提出的問題也多,比如,“南方的地主惡還是北方的地主惡”。張書記回答他,天下烏鴉一般黑。

雷鋒還讀了一點馬列經(jīng)典著作。雷鋒在收發(fā)室里看到了一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借過去讀。我問小雷,這么厚的書,你能看得懂嗎?雷鋒說,我還嘗到點甜頭哩。這一點,我是歷史的見證人。

雷鋒是小學文化程度,當時,望城縣舉辦干部職工業(yè)余中學,分初、高中班,每周兩個晚間學習,雷鋒在初中班。我們都在這里學習,學校聘請了一批教學水平比較高的老師任教。

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雷鋒從沒有間斷過學習。他的文化水平,實際達到了初中程度,他喜歡引用名言、警句,還寫過很美的詩歌……

馮樂群在談到雷鋒的時候,還回憶起一件令人感慨的往事,他說:

有一次,雷鋒又跟著張書記下鄉(xiāng),在新康鄉(xiāng)的河堤上,一位老大娘邊喊邊走了過來,一把抓住雷鋒,一定要請他到家里坐坐。

張書記感到好奇怪:小雷和大娘怎么這么熟?從大娘口中才得知,幾天前,雷鋒來這里參加抗洪搶險時,見大娘家里沒有蚊帳,就把彭鄉(xiāng)長給他買的蚊帳送給了大娘。他看到大娘家孩子多,生活挺緊巴,就在每次吃飯時,把自己的飯給大娘家的孩子撥一點。

大娘絮絮叨叨地說著雷鋒的好處。雷鋒紅著臉說,應該感謝共產(chǎn)黨,是黨教導我這么做的。

張書記聽后很高興,但還是謙虛地對大娘說,我們做的還不夠??沙±卒h卻忍不住夸獎了一句:“你做的對,我們就該這樣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馮樂群回憶起雷鋒這些往事的時候,如數(shù)家珍,他越說越激動,從椅子上站起來,大聲說:“記者同志,雷鋒好啊,那時,我們的黨風也真好?。?rdquo;為建設家鄉(xiāng)辛勤勞動

1958年春天,望城縣委決定在圍墾起來的團山湖開辦一個農(nóng)場,讓這片荒蕪的湖沼地,變成魚米之鄉(xiāng)。

全縣青少年積極響應縣委的號召,提出要捐獻一臺拖拉機。

雷鋒知道這件事情以后,立刻拿出自己省吃儉用節(jié)約下來的20元錢,全部送到團支部,說:“我每月領的錢用不了,全交給農(nóng)場買拖拉機吧!”

縣委領導同志知道這件事情以后,都非常高興。

張書記問雷鋒:“聽說你把節(jié)約的錢全都交上去買拖拉機了?”

雷鋒有些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張書記看著雷鋒,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神情鄭重地說:“我們研究過了,想讓你到農(nóng)場去學開拖拉機,怎么樣?”

雷鋒高興得差點跳起來,連忙說:“我去!”

雷鋒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就從書本上和電影中見過拖拉機。今天,真的就要去開拖拉機了,他怎能不萬分激動呢?

雷鋒來到剛剛籌建起來的農(nóng)場,凝視著1萬多畝正待開墾的土地,神情十分凝重。他知道季節(jié)不等人,他面臨的任務緊迫而又繁重。

拖拉機一開進農(nóng)場,雷鋒就勤學苦練起來。

每天一清早,雷鋒就來到拖拉機旁,檢查機器是否完好,油箱、油管有無泄漏,提前做好出車的準備,等師傅一到,只要發(fā)動引擎就可以出車了。

上工后,雷鋒一邊給師傅當農(nóng)具手,一邊認真學習駕駛技術。

收工后,雷鋒還坐在駕駛臺上,回顧一天出車的情況,模仿師傅的駕駛動作,細細領會技術要領。

晚上回來,雷鋒就坐在燈下,認真閱讀有關拖拉機的構造、維修保養(yǎng)和駕駛技術的書籍。

雷鋒僅僅學了一個多星期,就可以單獨試車了。這讓周圍的人感到十分驚訝。

3月的一個清晨,春風輕輕吹拂著大地,春季的蓓蕾閃耀著晶瑩的露珠,春天的團山湖顯得生機勃勃。

雷鋒行走在這塊春意醉人的土地上,卻無心欣賞四周的秀麗風景。他匆匆來到拖拉機旁邊,開始細心地檢查機件,擦洗機身,認真做好出車前的準備。

“看小雷試車去啦!”場部有人發(fā)出一聲號召,立刻吸引許多人向停車場擁去。

大家興奮地議論著:

“小雷真不簡單,才學了幾天,今天就正式試車了!”“看他那股鉆勁兒,真成拖拉機迷了。”

“選小雷學開拖拉機,算是選對啦!”

不一會兒,拖拉機旁圍滿了人,一雙雙熱情的手伸向雷鋒,預祝他試車成功。

雷鋒充滿信心地對大家微笑。

雷鋒十分鎮(zhèn)靜地把著方向盤,拖拉機穩(wěn)穩(wěn)地行駛在機耕道上。

駛進大田后,雷鋒果斷地把農(nóng)具升降操縱桿一壓,隨著拖拉機的前進,后面翻起一片片的泥浪。

試車結束后,大家都用敬佩的目光看著雷鋒。他們知道,望城縣從此擁有自己的拖拉機手了!

馮樂群后來回憶說:

雷鋒學會了開拖拉機,高興地給團山湖農(nóng)場報投稿?!段覍W會了開拖拉機》,看到他的名字變成鉛字印在報上,大家都稱贊他挺有水平。

初夏季節(jié),望城縣忽然下了一場暴雨,八曲河水猛漲,新修的大堤隨時有被沖垮的危險。農(nóng)場內(nèi)洪水橫流,淹沒了大部分的土地和莊稼。

雷鋒看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遭受到洪水的侵襲,感到十分焦慮。

為了不誤農(nóng)時,雷鋒和師傅輪流駕駛著拖拉機晝夜翻耕,歇人不歇機,僅僅用3個月的時間,就把1萬多畝荒地全部開墾了出來??扇缃駞s全被水淹沒了。

這天傍晚,雷鋒正冒著狂風暴雨和同志們一道搶險排洪,突然聽到有人喊:“停放拖拉機的場地進水了!”雷鋒聽到這個消息,徑直朝停放拖拉機的地方奔去。

看到洪水已經(jīng)漫到車輪邊上,雷鋒就毫不猶豫地跳上駕駛臺,把拖拉機發(fā)動起來,開向一塊高地。

雷鋒返回場部吃飯的時候,洪水越漲越猛。拖拉機雖然已停放在高地上,但他仍放心不下,又匆匆背上工具袋,提上一盞馬燈,準備去守護拖拉機。

雷鋒很快發(fā)現(xiàn),通往停放拖拉機場地的道路,水深已達好幾尺。

這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雷鋒無法看清道路,涉水過去是很危險的。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雷鋒皺緊眉頭,想了一下,就轉(zhuǎn)身跑回場部。

雷鋒搬出一個打稻用的稻桶放在水里,又找來一根竹篙子,他想坐上去,以稻桶做小船撐過去。

雷鋒從來沒劃過船,加上風浪又大,他撐來撐去,稻桶卻不聽使喚,在水中搖晃得很厲害。

有的同志見了,連忙喊道:“小雷,快回來,危險呀!”雷鋒沒有放棄,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沖破風浪,把稻桶撐到停放拖拉機的高地。

雷鋒把稻桶拴在一塊大石頭上,馬上奔向拖拉機。

雷鋒把油布揭去,這里敲敲,那里摸摸,看看機件是否完好無損,又試著發(fā)動一下引擎,從響聲中聽不出什么毛病,這才如釋重負地坐在駕駛座上。

洪水退去以后,雷鋒每天清晨都駕駛著拖拉機,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去喚醒一片又一片沉睡的土地。

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雷鋒不知疲倦地辛勤耕耘著。

秋收季節(jié)到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團山湖農(nóng)場的萬畝土地上隨風擺動。

雷鋒放眼望去,到處是一派豐收的景象。他看到團山湖由往日的一片荒蕪變成米糧之川,感到十分高興,情不自禁地笑了。雷鋒和伙伴們?nèi)グ颁?/p>

農(nóng)場秋收后的一天,縣招待所有人給雷鋒打了一個電話。接電話時,雷鋒顯得異常興奮。

第二天,雷鋒請假來到縣招待所。給他打電話的人是原縣委機關通信員小張,現(xiàn)在是縣招待所的招待員。

小張告訴雷鋒一個很重要的消息:鞍山鋼鐵公司派了一個招工小組來縣里招收青年工人,現(xiàn)在就住在招待所里。

小張想報名到鞍鋼去當工人,他希望雷鋒能同他一起報名。

雷鋒聽到這個消息,心中立刻像長了翅膀,他征得縣委領導的支持和農(nóng)場領導的同意后,正式報名了。

報名填表時,雷鋒和小張同時改了名字。

雷鋒,原名雷正興,他為什么要改名呢?這件事情小張最清楚。

小張,原名張稀文。年初縣委機關人員下放,公務員雷正興到農(nóng)場開拖拉機,通信員張稀文到招待所當服務員。這次他們填寫工人登記表時,小張因為念書很少,填表有困難,求雷正興代筆。雷正興填寫自己的那張表時,提筆就在姓名欄里寫了“雷鋒”兩個字。張稀文挺納悶:“你寫的這是誰的名字?”

雷鋒微笑著回答:“我的呀。‘雷正興’是個孤兒的名字,我早已經(jīng)不是個孤兒了……這個‘鋒’字,我想了好久,是用山峰的‘峰’,還是用沖鋒的‘鋒’?現(xiàn)在想好了,干脆到鞍鋼去打個沖鋒仗吧。”

隨后,雷鋒在幫助張稀文填表時,打趣地問道:“你為什么不自己填?”

小張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家窮沒念過幾天書,文化太低嘛。”

雷鋒看了一眼小張,意味深長地說:“你這稀文名字就不像個有文化的!”

雷鋒想了一下,說:“干脆也改一個名字,叫‘建文’,怎么樣?”

小張頓時高興起來,興奮地說:“好,寫上!”雷鋒要到鞍鋼去的消息很快就在農(nóng)場傳開了,大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雷鋒依依不舍地與他們告別。

鞍山鋼鐵公司在湖南湘潭、長沙、望城地區(qū)招收的最后一批青年工人離湘北上的那天晚上,長沙車站燈火閃耀,人流如梭。雷鋒也在其中。

在候車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個圓臉短發(fā)、舉止大方的女青年。她叫楊華,是望城縣二中女子籃球隊的隊員,這次到鞍鋼,她也報了名。

當雷鋒在人群中發(fā)現(xiàn)楊華時,楊華非常慶幸在即將遠離家鄉(xiāng)的時候遇到一位熟人。以前她們二中籃球隊曾和雷鋒所在的團山湖農(nóng)場籃球隊一起打過比賽。

讓楊華深感不解的是,鞍鋼這次招工多半招的是鄉(xiāng)鎮(zhèn)待業(yè)青年,像雷鋒這樣有工作而且工作很好的人,為什么也要遠離家鄉(xiāng)到遙遠的北方去呢?

閑談之中,楊華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雷鋒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嘛!再說,我這個人打球都不服輸,為祖國去煉鋼,你們剛畢業(yè)的女學生都舍得離開家,我能甘心落后嗎?”

雷鋒拍了拍楊華帶的籃球,問道:“二中球隊還有誰來啦?”

楊華笑著說:“就我一個人。她們都舍不得離開家。”正說著,張建文趕到候車室來了。他的情緒有些懊喪。雷鋒一再追問,他才說他母親病了,新婚的妻子拉后腿,若不是想到雷鋒,他就不來了。

“那你還去不去?”雷鋒關切地問,“大娘病得很重嗎?”

張建文說:“既然報了名,就不能打退堂鼓。媽媽的病家里有人照顧,你放心吧。”

這時,同車北上的新伙伴們都陸續(xù)到齊了。家住市內(nèi)的人多半都有親人來送行。

在雷鋒他們對面就站著一位母親,一邊擦拭眼淚一邊對跟前一個留著短辮的姑娘囑附著什么。

留短辮的姑娘眼圈都哭紅了,嘴里還不斷地說著:“你回去吧,回去吧……”

那位母親舍不得離開女兒,就那樣默默無言地站著。

雷鋒走過去,親熱地叫一聲大娘,說:“天黑了,路不好走,女兒讓您回去就回去吧。您放心,我們這么多人一路走,會互相幫助的……”

老人到底讓雷鋒給勸回去了,姑娘臉上也露出笑容。這時候,鞍鋼招工小組的一個同志,站在椅子上宣布旅途注意事項和編組名單。

雷鋒被指定為第三組組長。組員是張建文、楊華等20多人。其中還有兩名女同志,一個叫易珍,就是剛剛送走母親,臉頰上還掛著淚珠的姑娘。另一個叫張棋,梳著兩條又長又黑的大辮子,是個眉眼清秀的鄉(xiāng)下姑娘。有個男青年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像是送行的,又像是同路的。

雷鋒和本小組的伙伴—一打過招呼,逐個分發(fā)車票和旅途生活費。

檢票鈴聲一響,雷鋒便招呼本組人員排隊進站臺。

雷鋒讓3個女同志排在小組最前邊。他照看著小組人員依次進了站臺以后,便挑著行李噌噌地跑到大家前面去了。

楊華以為他準是想先上車給小組的人多占幾個座位。沒想到他跑到車門口,不僅沒有立即上車,反而一聳肩撂下行李擔,他一面清點本小組上車的人數(shù),一面幫助大家往車上搬遞笨重的行裝。

楊華擠上車以后,憑著她打籃球的敏捷動作,轉(zhuǎn)身就把自己的背包、網(wǎng)袋、籃球往靠近車門的幾個座位上一放,立即喊張棋和小易過來坐。

幫助張棋拿東西的那個小伙子,剛要轉(zhuǎn)身坐在楊華身邊的空座位上,楊華急忙擺擺手說:“對不起,這個座位有人了。”

“還有誰呀?”張棋正往行李架上放東西,有些不滿地問。

“咱們雷組長還沒上車呢!”楊華盯著那個男青年反問一句,“他是誰呀?不是我們小組的吧?”

“他是我表哥,給編到第二組去了。”張棋轉(zhuǎn)過身,無奈地對她表哥說:“這里沒有你的座位,趕快回你們小組去吧。”

這位表哥很不情愿地走開了。

小易剛把行李放好,就“嘩啦”一聲打開車窗,探出頭向車門口張望。楊華以為她母親又回站臺上來了,卻聽小易說:“楊華姐,你快喊雷組長把自己的東西遞上來吧,他還在車門口扶老攜幼地忙碌呢。真是的!”

“組長,快把你的東西遞過來!我們給你占了一個座位。”楊華探出頭,沖雷鋒喊道。

“要得!”雷鋒向她們揚揚手,就把他的東西從窗口一件件遞上去:一個半舊的藍布行李包,一只沉甸甸的藤條箱子,還有那根小巧油亮的竹扁擔。

雷鋒遞完東西以后,又攙扶著一位拄拐杖的老漢上車。

楊華招手讓雷鋒過來坐,他卻樂呵呵地把座位讓給拄拐杖的老漢。

火車開出幾站地,坐在小楊身邊拄拐杖的老漢下車了。張棋和小易仰靠在椅背上睡著了。楊華也困倦得剛要瞇起眼睛,只見雷鋒朝這邊走來,那神情、步態(tài),竟毫無倦意。

雷鋒向楊華點點頭,便從行李架上把他那只沉甸甸的藤條箱子抱下來,打開箱蓋想找什么東西。楊華低頭一看,里面裝的多半是書!

“你的書可真不少!”

“我喜歡看書。你呢?”

楊華搖搖頭。她看見雷鋒找出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她熟悉這本小說的名字,還能背誦“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那段充滿豪情的話,但她是從名人名言中學來的,并沒有讀過全書。

楊華留心看了看插放書簽的位置,知道雷鋒已經(jīng)讀了一大半。

到了后半夜,車靜人乏,楊華和小易頭對頭地伏在茶幾上睡著了。張棋也睡了。只有雷鋒在埋頭看書。

楊華一覺醒來,車窗外已透出淡淡的晨光,她扭頭一看,發(fā)現(xiàn)雷鋒不見了,只有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放在座位上。

楊華拿起書看看插放書簽的位置,就曉得雷鋒準是一夜都沒睡。

楊華拿出牙具走進列車洗漱間,看見雷鋒正在洗頭。

雷鋒一揚臉,從鏡子里瞧見楊華,搭訕道:“睡得好嗎?”

楊華說:“嗯,你可看了一夜書,你就不困?”

雷鋒甩了甩濕漉漉的頭發(fā),說:“你瞧,用冷水一沖就把瞌睡沖跑了。”

楊華用敬佩的眼光看著雷鋒。

列車繼續(xù)北上。

雷鋒望著車外飛快閃過的山川、樹木和村落,想到自己很快就要成為祖國鋼都的一名工人了,心情頓時激動起來。雷鋒認真負責地工作

雷鋒和他的伙伴們來到鞍山的時候,受到熱烈的歡迎。鞍鋼的同志們敲鑼打鼓,歡迎遠道而來的青年伙伴。雷鋒走下火車,看到鞍鋼宏偉的建筑,高大的廠房,聳入云霄的煙囪,四通八達的運輸線,不禁感嘆道:我們的鞍鋼真大呀!”

廠里很快就開始給新來的青年工分配工種了。

一心想當煉鋼工人的雷鋒被分配到化工總廠洗煤車間。他沒有這個思想準備,見到洗煤車間于主任就坦率地說:“我是來煉鋼的,我的志愿都填在表上了,可為什么還把我分配到洗煤車間來?”

車間于主任是位老工人,很喜歡雷鋒這種直爽的性格,他親切地上前拍了一下雷鋒的肩膀說:“小伙子,組織上考慮你曾開過拖拉機,因此現(xiàn)在分配你來當推土機手,這個安排很得當嘛。”

“當推土機手?”雷鋒想到參觀煤場時的情形,喃喃地說:“開推土機和煉鋼有什么關系?”

于主任解釋說:“你剛來,還不了解煉鋼的復雜過程,讓你開推土機也是為了煉鋼??!拿咱們洗煤車間來說吧,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煉成焦炭,煉鐵廠的高爐能煉出鐵來嗎?如果不把煉焦時生產(chǎn)的煤氣輸送到煉鋼廠去,他們怎么能煉出鋼來呢?所以,大工業(yè)生產(chǎn)就像一架機器,每個廠、每個車間、每個工種,都是這部機器上的零件和螺絲釘,誰都離不了誰。你想想,機器缺少了螺絲釘能行嗎?”

雷鋒聽車間主任這么一講,頓時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下決心要在鞍鋼這架大機器上當好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雷鋒高高興興地來到班上,看到大小型號的推土機正在煤場上作業(yè),他立刻找到值班主任要求跟班干。值班主任見他個頭矮小,便指著一臺小型號的推土機,說:“今后你就跟那臺小號車子干吧。”

雷鋒卻說:“為什么跟小的?那兒有幾輛大車子,為什么偏偏讓我跟小的?我要求跟大車子學。”

“開大車子是很吃力的。”

雷鋒毫不猶豫地說:“吃力不怕,能多干活就行!”

值班主任很喜歡雷鋒這股沖勁,馬上領他到80號大型推土機旁,指著車上的一位老司機說:“今后,你就跟這位李師傅學吧。”

雷鋒這下高興了,他沒等李師傅停穩(wěn)車,就爬上那輛像坦克一樣大小的推土機,緊緊握住李師傅的手說:“師傅,收下我這個徒弟吧!我保證很快就學會它。”

李師傅知道雷鋒過去開過拖拉機,很高興地收下這個徒弟,只是有些擔心地說:“你這個南方小鬼,剛來到東北就趕上了冬天,開推土機又是露天作業(yè),你受得了嗎?”

“師傅,你放心,什么困難也難不住我。

就這樣,雷鋒迎著越來越冷的寒冬,開始學習操作推土機的技術。每天他都提前上班,做好準備工作,等李師傅一到,立即就能作業(yè)。

李師傅開車的時候,雷鋒就站在一旁留心觀察,琢磨著開推土機和開拖拉機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

每當鉗工來檢修推土機時,雷鋒都不放過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通過幫助鉗工檢修機器,進一步熟悉推土機的構造、各種部件的性能,以及拆卸安裝的技術。

一次,推土機的油泵突然出了毛病,李師傅正要動手檢修,雷鋒馬上拿起檢修工具,說:“師傅,我來修。”“你能行嗎?”

“試試看吧。”雷鋒說完,立即鉆到車盤底下,仰臥在煤地上進行檢修。

雷鋒雖然弄得滿身都是煤灰和油漬,但他很快就修好油泵。

李師傅感到十分高興,逢人就說:“在我教的徒弟里,數(shù)小雷歲數(shù)小,可他是學得最好的一個,像他這樣勤奮、虛心,沒有學不會的技術。”

雷鋒駕駛的80號推土機,機頭很高,由于他個子矮小,坐著開車很困難,而目還看不到前面的大鏟子,站起來車棚蓋又碰腦袋,所以他不得不經(jīng)常貓著腰干。

值班主任看見雷鋒開大車子實在是太吃力了,就想給他換個小車子,好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_。可是,值班主任磨破了嘴皮,雷鋒也不肯換。

有一次,一場大雪覆蓋了煤場。雷鋒上班后,主動站在雪地里指揮鏟煤,讓李師傅坐在駕駛室里操作。

休息時,雷鋒讓師傅進屋去暖和一下,自己則又開動車子干起來。

因為雪大路滑,車子猛一顛簸,撞歪了通廊下的小鐵道。聽到車前一響,車身抖了一下,雷鋒立即停下車來檢查。

李師傅趕過來一看,嚴肅地批評道:“我說小雷,你怎么這么莽撞!只知道完成自己的任務,你撞壞了通廊小鐵道,人家可怎么完成任務?”

雷鋒當學徒3個月來,第一次出事故,第一次挨批評,不由得臉上火辣辣的,但他一聲不吭,利用休息時間,同李師傅一起修好小鐵道。

為了這件事情,雷鋒一夜都沒睡好覺。

從此,雷鋒工作起來更加認真,更加負責任了。

雷鋒開著推土機,恨不得一下子就推倒一座山,幾乎月月都超額完成任務。

用推土機鏟煤,有時難免會把地上的泥土鏟進煤里。像山一樣的煤堆,鏟進一點泥粒本來算不了什么??衫卒h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只要有一點泥土摻進煤里,就會影響煉焦質(zhì)量,焦炭質(zhì)量不好,就會影響煉鋼、煉鐵,這可不是小事情。

雷鋒細心鉆研推土機的落鏟技術,盡力做到既能把煤鏟凈,又不帶進一點泥土。如果發(fā)現(xiàn)煤里帶進了土,他就立刻下車把它挑出來,見到別人駕駛的推土機帶進泥土,他也幫助人家設法把土挑出來。

雷鋒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感染了其他的推土機手們,大家都自覺地學習他的做法。

一次,值班主任在大會上表揚雷鋒這種兢兢業(yè)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會后,雷鋒找到值班主任說:“主任,你為什么老表揚我呀,還是給我提提缺點吧!

值班主任說:“你為啥老叫人家提缺點呢?”

雷鋒十分真誠地說:“煤里有土會影響煉焦質(zhì)量,我們就設法把它挑出來。人有缺點也是一樣,不設法挑出來,也會影響進步啊!”雷鋒隨時隨地熱情助人

幾個月后,鞍山鋼鐵公司決定在礦山新建一座焦化廠。領導一動員,雷鋒第一個就報名。

有人說:“新單位條件差,環(huán)境艱苦。”

雷鋒卻全不在意。

在雷鋒的帶動下,不少人都主動報名。

1959年8月,驕陽似火。雷鋒和伙伴們來到位于弓長嶺偏僻的山腳下的焦化廠。

這里的條件果然很簡陋。

工人宿舍還沒有蓋起來,大家暫時住在破舊的土房里。食堂是臨時搭的大席棚,廚房是露天灶,每天走的是坑洼不平的山路,吃水和用水都要到離工地1公里多遠的河子里去挑。

許多人都感嘆:“這里的工作、生活條件,與鞍鋼相比,真是差的太遠了!”

雷鋒卻沒有想這些,他一來到工地,就幫助大家搬行李、整理床鋪,里里外外忙得最歡。

工地團總支李書記知道雷鋒是從鞍鋼化工總廠來的先進生產(chǎn)者,曾出席過鞍山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青團員。又看他自打來到工地以后,就從早忙到晚,沒有閑著的時候。于是,他把雷鋒叫到身邊說:“看得出來,你和那些怕吃苦,不安心工作的同志不一樣,希望你以后在這里更好地發(fā)揮模范作用。”

雷鋒很爽快地答應了。

一天夜里,刮起了大風,破土房里更加寒冷了,大家都沒有睡好覺。

“冷吧,小雷?”挨著雷鋒睡的一位老師傅,將壓腳被蓋在雷鋒身上。

“我不冷,你蓋吧。”雷鋒又把被子還給老師傅。

“南方小鬼,比不上北方人抗凍!”老師傅還是給雷鋒蓋上了。

“師傅,我什么苦都吃過……”雷鋒見大家都睡不著,就講起自己童年的苦難。

有的人聽著聽著,流下了眼淚。

雷鋒最后說:“比比過去,想想現(xiàn)在,眼下有個睡覺的地方就是福啦!”

那位老師傅感動地又給雷鋒掖掖被角,說:“睡吧,睡吧,等把宿舍蓋起來就好了。”

在修建宿舍的過程中,運石頭,雷鋒揀重的挑;運木料,他挑大的扛。發(fā)現(xiàn)好人好事,他就編快板、寫墻報,進行宣傳。

人們感覺雷鋒走到哪里都像一團火,使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感到特別溫暖。

領導把雷鋒編進青年突擊隊,共青團員們選他當團支部宣傳委員。

入冬以后,東北山區(qū)格外冷,這無疑給施工帶來新的困難。領導把和泥這個最累、最臟的活,交給雷鋒所在的青年突擊隊小組。

干了兩天,雷鋒發(fā)現(xiàn)砌磚和運磚的同志上班后,要等和泥小組把泥和好才能開始干活,每天都為此窩工個把小時,影響施工進度。

為了不窩工,雷鋒發(fā)動和泥小組的幾個共青團員提前上班,每天天不亮,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們就來到工地先和好一堆泥,等砌磚和運磚的同志一上班,就可以馬上干活。

但是,大家只用鐵鍬、二齒鉤子拌和,進度慢,硬土塊還攪拌不開。為此,砌墻的同志有意見了:“這是和的什么泥?疙瘩溜球的,一點都不好用。”

雷鋒覺得人家說得對,他二話不說就脫下鞋,挽起褲腿,踏進泥水里,用腳踏碎土疙瘩。

工段領導怕凍壞他的腳,連忙取來膠靴叫他穿上。可穿上膠靴,一踩進泥里,膠靴就被粘住,拔不出來。勁沒少費,泥還是和不勻均。雷鋒干脆把靴子甩掉,又光腳踩泥了。

在雷鋒的帶動下,伙伴們也照著他的樣子干起來。泥水冰冷刺骨,砂石、亂草扎得腳生疼,但他們毫無怨言,一直堅持這樣干,終于和出好泥,保證了施工質(zhì)量。施工進展很快,磚墻越砌越高。但是,墻砌得越高越不便于運泥。

雷鋒一邊赤腳踩泥,一邊琢磨:能不能找個竅門?他站在泥里比比劃劃的,誰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同他一起從湖南來的小葉,好奇地問道:“你比比劃劃地想干什么?”

“來,幫我參謀參謀。”雷鋒從稀泥中拔出腳來,對小葉說:“我想搞個土吊車運泥,你看行不?”

說罷,他把大家叫在一起,在地上畫著圖,講解他的想法。

“行,保管行!”伙伴們都贊成他的想法,并立即向工段領導進行匯報。得到領導的支持精神以后,當天他們就在工地上架起“橫桿吊斗”,經(jīng)過試驗,完全適用,吊泥、吊磚、吊瓦都行,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到了11月末,天氣越來越冷,早晚已經(jīng)開始結冰了。工程急需在嚴冬前完工。但這時打地基的石頭用完了,工地附近的石頭也揀光了,等采石場運回石頭來,不知要等到哪一天。于是,雷鋒和青年突擊隊的同志到處去找石頭。

這天,雷鋒和小葉發(fā)現(xiàn)離工地不遠的河溝里有不少石頭。他們找來鋼筋鉤子往上撈。一鉤一滑,撈不上來。他們脫下鞋襪,挽起褲腳,踏碎岸邊的冰碴,趟著水去撈。深的地方,水浸沒膝蓋,冰得腿腳生疼,他們咬著牙,堅持把石頭一塊一塊地往岸上搬。

干了一陣,雷鋒對小葉說:“光我們兩個人干不行,要把大家都喊來,人多力量大。”

雷鋒跑回工地,把青年突擊隊的人全找來了。大家一看河里有石頭,都跟著雷鋒跳下水去撈。供不應求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雷鋒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受到伙伴們的普遍稱贊。他一次又一次地被評為生產(chǎn)紅旗手。

白天勞動一天,晚上業(yè)余時間大家便下下棋、打打撲克,雷鋒有時也和大家一起玩玩,但更多的時間他都是用來學習。有時晚上開會,把時間擠掉了,他寧肯少睡一會,也要堅持學習。因為這事,老師傅時常勸他:“你這樣看書,非把眼睛看壞不可。半夜三更的,別把身體搞垮了。”

雷鋒對同志們的關懷、愛護是十分感激的,但他一拿起書本就忘了伙伴們的勸告。于是有人又從另一個角度向他提意見:“你一看書就是半宿,浪費公家的電不說,還影響大家休息。”

這倒引起雷鋒的重視,任何不利于集體的事他都不會去做的。剛好這時車間調(diào)度室修好了,到了晚上,他就跑到那里去讀書。

一天晚上,雷鋒正在新建的調(diào)度室里看書,忽聽外面嘩嘩地下起雨來。

雷鋒走出調(diào)度室,風雨迎面撲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

住在這里的調(diào)度員十分著急地說:“工地上還有六節(jié)車皮的水泥沒卸下來,遭雨一淋,就要變質(zhì),得趕快叫人搶救!”

雷鋒一聽,吃了一驚,水泥是國家財產(chǎn),決不能讓它受到損失。

雷鋒頂風冒雨跑回宿舍,叫上20幾個小伙子,又把自己的衣服、被子都抱到現(xiàn)場,蓋在水泥上,然后又組織大家分頭找雨布,找蘆席,抬的抬,蓋的蓋。經(jīng)過一場雨夜激戰(zhàn),7200多袋水泥絲毫沒有受到損失,可是雷鋒的衣服、被子卻連泥帶水搞了個一塌糊涂。

雷鋒在焦化廠工地工作期間,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chǎn)者和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雷鋒成為優(yōu)秀的戰(zhàn)士

1960年度的征兵工作開始了,雷鋒一得知消息就睡不著了。

那天夜里,外面下著雪,凜冽的北風刮得屋外什么東西咕咚咕咚地響,雷鋒總覺得那是應征伙伴們跑去報名的腳步聲。

總算等到凌晨3時,雷鋒一骨碌爬起來,跑到負責應征報名工作的團總支李書記那里,砰砰地敲起門來。

團總支書記打開門,看見雷鋒著急的樣子,笑著問道:

“你呀,半夜三更不睡覺,這么早跑來干什么?”“我是來報名參軍的。”

“你也不把衣服穿好,等凍出病來,連槍也扛不動了。”

團總支書記把自己壓在被子上的棉襖披在雷鋒身上,拉他坐在床邊,笑著問道:“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急著要去當兵?”

其實,早在10年前,解放軍的隊伍路過家鄉(xiāng)時,雷鋒就曾要求跟著隊伍走,只因那時年齡太小而沒走成,但參軍的愿望卻一直埋藏在他心里。

此時,雷鋒沒有提起這件往事,只是簡單地說:“我是個苦孩子出身,吃過舊社會的許多苦頭。我是在新社會里長大的,眼看著生活一天天好起來。這好日子來得不容易呀,受過苦的人,誰不想保衛(wèi)它!”

團總支書記聽完他的話,答應給他聯(lián)系一下,但又說:“你小子,體質(zhì)也不太好,體檢合不合格,我可不敢擔保。”

后來,武裝部的領導同志和工程兵派來接兵的荊營長,專門研究雷鋒的入伍問題。他們認為,雷鋒雖然身體條件差些,但是立場堅定,政治素質(zhì)好,還在農(nóng)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生產(chǎn)者,相信他入伍后會成長得更快。最后決定:批準雷鋒入伍。

1959年12月,19歲的雷鋒和戰(zhàn)友們一起走進軍營。

雷鋒到部隊的第一天,就接到一項特殊的任務,代表千余名新戰(zhàn)士發(fā)言。

在全團歡迎新戰(zhàn)友的大會上,剛剛穿上軍裝的新兵們興奮異常,臉上都帶著幸福的微笑。

在熱烈的掌聲中,新兵雷鋒,精神抖擻地登上大會的講臺。

全場的目光頓時集中在雷鋒身上。

雷鋒昂首挺胸站在話筒前,個子雖然不高,卻顯得朝氣勃勃。他抖了抖落在身上的雪花,小心地從褲袋里掏出講稿,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大聲念道:“敬愛的首長和全體老同志,讓我代表新戰(zhàn)士……”

雷鋒剛講上兩句,大風就把他的講稿吹疊起來了,雷鋒極力想展開講稿,可是淘氣的大風仿佛故意與他作對,他剛把講稿展平,沒等張嘴又給吹亂了。

當時在場的團俱樂部主任陳廣生想上前幫雷鋒一把,沒想到雷鋒干脆把講稿揣進褲袋,沖著話筒來了個即席發(fā)言:

我們這些新戰(zhàn)士,在60年代即將開始的日子里穿上軍裝,扛起槍桿,真有說不出的高興。我們當中有工人,有社員,也有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可我們只有一個心眼,學好本領,保衛(wèi)祖國,當個像樣的兵。剛才團首長講話,希望我們爭當五好戰(zhàn)士,依我說,有在座的領導,有老同志的幫助,別說五好,有個十好八好也保證當上。

陳廣生后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他說:

當時,全場轟的一下被逗笑了。雷鋒顯得有點慌亂,抓著話筒又說了句:“笑什么呀?我講的都是實話。”雷鋒轉(zhuǎn)身向首長敬個禮,全場又響起一陣掌聲。

陳廣生已是年邁的老人。但是,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記得雷鋒在軍營里的情景,仍然時時想起那個機靈可愛的雷鋒。他感慨地說:“時間越久,我就越懷念和普通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欲,和普通人一樣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多種色彩的雷鋒。”

在新兵訓練期間,雷鋒所在班的薛班長對雷鋒的訓練成績相當滿意。

但開始練手榴彈擲遠時,薛班長見雷鋒個子小,體質(zhì)弱,未免有些擔心了。

他說:“雷鋒,開始練投彈,你可能有些困難。遇到困難就說話,大家想辦法幫你解決。”

“放心吧,班長,我什么困難也不怕!”雷鋒蠻有信心地回答。

真叫班長猜著了。幾天來,雷鋒拼著全身力氣練投彈,卻怎么投都不及格。教練彈一抓在雷鋒手里,就顯得格外沉重,他費盡力氣,投一次,不及格,再投一次,還是不及格。薛班長屢次向他傳授要領,幫他糾正動作,雷鋒也邊琢磨邊練,直甩得胳膊生疼,可就是達不到標準,真是急死人了。

中午回到宿舍,雷鋒心里十分不安,唯恐自己一個人不及格,會影響全班訓練成績。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連個手榴彈都投不遠,還說什么保衛(wèi)祖國?雷鋒越想越著急。

這個中午,雷鋒沒顧得上休息,撂下飯碗,抓起教練彈,又跑到操場練去了。

雷鋒這樣投來投去,一連幾天,胳膊投得又腫又疼,不但沒有進步,反而越投越近。那些天他是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香。

有的戰(zhàn)友說:“雷鋒,不是我打擊你的積極性,我看你再練也是白費力氣,條件差嘛!”

“條件?”雷鋒忍住臂痛笑了笑說:“條件差怎么辦?我現(xiàn)在一靠自己練,二靠大家?guī)?,不會白費力氣的。”這天晚上,雷鋒掏出鋼筆,坐在燈下想記點什么??僧斔吹阶约杭糍N在日記本上的黃繼光畫像時,他頓時有了精神。

雷鋒翻過黃繼光的畫像,翻到他剛?cè)胛闀r寫的日記,不覺輕聲念道:

雷鋒同志:

愿你做暴風雨中的松柏,

不愿你做溫室中的弱苗。

雷鋒合上日記本,悄悄抓起一顆教練彈,又到操場上去了。

雷鋒不管雪冷風寒,用勁甩甩胳膊,運運勁兒,又開始練投彈了。他知道自己投彈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是臂力不夠。

為了增強臂力,他不管投多遠,只要教練彈一出手,馬上就追過去,抓起來再往回投、往回跑,就像一只小老虎在操場上來回奔跑。

練了投彈,他又去練單杠。由于杠子高,每上一次杠,都要使好大的勁。手握鐵杠,冰涼刺骨。他咬著牙,反復做引體向上,鍛煉臂力。一下、兩下、三下……

直到雙手再也抓不住杠子了,他才肯休息一下。

“雷鋒!”突然有人喊了他一聲。

他轉(zhuǎn)身一看,原來是薛班長朝他跑來。

“你怎么能這樣拼命練呢!走,快睡覺去!”

薛班長又是責備,又是關懷,上前拾起教練彈,拉起雷鋒就走。“班長,讓我再練一會兒吧。”

“想一鍬挖口井是不行的,要練也得勻著勁兒練。”“那我就參加不了實彈演習啦!”

“我看沒問題。”

他們回到宿舍時,同志們已經(jīng)睡著了。

薛班長幫雷鋒鋪好被子,催他快躺下,并小聲地告訴他:“往后別忘了,聽到熄燈號就睡覺,這是制度。”“嗯。”雷鋒答應了一聲,鉆進了被窩。

雷鋒一覺醒來,天還沒亮,他又悄悄爬起來,向操場奔去……

十幾天過去了。雷鋒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終于超過及格標準。

實彈考核的日子到了。

新兵連的戰(zhàn)士們集合在靶場上,按照命令,一個接著一個,把手榴彈投向假設的敵堡。

“雷鋒就位!”連長發(fā)出命令。

雷鋒的心怦怦直跳。薛班長在旁叮嚀他要沉著,千萬別慌。指導員也向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雷鋒滿懷信心地擰開手榴彈蓋,將小鐵環(huán)套在指頭上,全身一躍,跳出塹壕,沖過一段開闊地,在投彈線上猛力一甩,只聽“轟”的一聲,手榴彈命中“敵”堡。

這次考核,雷鋒的成績是“優(yōu)秀”。雷鋒認真學習刻苦鉆研

3月份,新兵訓練結束了。

一天,領導正式宣布新戰(zhàn)士的分配名單。雷鋒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

分配名單剛宣布完,雷鋒就對新兵連指導員提了一個問題:“當汽車兵能夠上前線嗎?”

“上前線?”指導員看著雷鋒那嚴肅而又略帶稚氣的面容,馬上猜透了他的心思,便笑了笑說,“打起仗來,汽車兵當然要上前線。”

雷鋒點點頭,高興地說,“只要能夠上前線,當什么兵都行?。?rdquo;

“好!”指導員對他的回答很滿意,接著問道:“今晚上開文藝晚會,你準備了什么節(jié)目?”

“我想朗誦一首詩,行嗎?”雷鋒有些靦腆地說。文藝晚會開始了。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雷鋒走到臺前,激情洋溢地朗誦道:

小青年實現(xiàn)了美麗的理想,

第一次穿上了莊嚴的軍裝,

急著對照鏡子,

心窩里飛出了金鳳凰。

黨分配他駕駛汽車,

每日就聚精會神堅守在車旁,

將機器擦得閃光的明鏡,

愛護它像愛護自已的眼睛一樣。

雷鋒朗誦完這首詩,戰(zhàn)友們熱情地為他鼓掌。

雷鋒在部隊上,在刻苦學習殺敵本領的同時,依舊要抽出時間學習文化知識。

從那次新兵大會開始,雷鋒和俱樂部主任陳廣生逐漸熟悉起來,他發(fā)現(xiàn)陳廣生那兒有那么多書,便成了俱樂部的??汀?/p>

據(jù)陳廣生回憶:

有一次,雷鋒在我床頭看到《魯迅小說集》,便借了回去。過了一段時間,雷鋒還書時,我問他讀了哪幾篇,雷鋒《吶喊》和《彷徨》里的許多篇都讀過了。

陳廣生實在佩服雷鋒的閱讀能力。

陳廣生至今還記得,當他和雷鋒談起《祝?!分械南榱稚r,雷鋒突然有些傷感。

雷鋒說:“我這次看《祝?!罚值魷I了。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很像我的母親。”

雷鋒說到這里,淚水流了出來。他抹了抹眼角,說:“我母親受苦受了一輩子,死在舊社會,死得很慘。那年我只有六七歲。”

雷鋒當時還向陳廣生問了一個問題。他說:“我文化水平低,有點看不明白,作者不會為祥林嫂祝福吧,也不是為魯四老爺祝福吧,那怎么叫祝福呢?”

盡管雷鋒還不是很懂大文學家的用意,但他卻是那么喜歡魯迅的作品。《祝?!愤@篇小說顯然在他的心靈蕩起陣陣漣漪。

陳廣生談起這件往事的時候,感慨地說:“我當時就覺得可不能小瞧了這個愛動腦筋的年輕士兵。”雷鋒精益求精學技術

運輸連一、二排是老兵排,三排是新兵訓練排。雷鋒被分配到三排學習開汽車。

雷鋒雖然開過拖拉機、推土機,但時間都不長,再說開汽車和開拖拉機、推土機不可能完全一樣。他便把汽車的構造、各種機件的性能和操作的方法,同拖拉機、推土機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點。

車場上有一輛空車,雷鋒就拿著筆記本爬到車上,鉆到車下,對照著機件一件一件地熟悉它、掌握它。

這樣,雷鋒很快就把汽車的原理、構造和汽車的特點摸得一清二楚。

由于連里運輸任務重,許多教練車都被調(diào)到第一線參加工地施工去了,這樣一來,用于學習的車就很少了。而新兵排二三十人,每人每天輪流駕駛不了一次車。雷鋒感到十分焦急。這可怎么辦呢?

新戰(zhàn)士小韓說:“你們看過六班做的那個汽車模型嗎?咱們能不能造個教練車?”

雷鋒想了想,明白了小韓的意思:“你是說,他們能做汽車模型,我們就不能造個汽車教練臺?”

小韓說:“就是嘛!咱們造不了汽車,造個教練臺總可以吧。

雷鋒和戰(zhàn)友們按照教材畫了一張汽車教練臺的設計圖,得到三排長的支持后,就按圖需要找來一些廢舊物品大家動手,你當木匠,他當鐵匠,叮叮當當?shù)兀坏絻商?,就把它造出來了?/p>

在安裝方向盤時,雷鋒用砂紙把它擦了又擦,涂上黑油漆,就跟新的一樣。

小韓問:“你把它打扮得這么漂亮干什么?”

雷鋒說:“汽車開得好壞,全靠掌握方向盤。”

小韓聽了連連點頭說:“你真夠細心的……”

做好的汽車教練臺放在宿舍門前,新兵排的同志對它很感興趣,這個上去練一練,那個上去學一學,都說和坐在教練車上學原地駕駛差不多。

雷鋒抓緊一切時間,坐在教練臺上反復練習踩油門、踏離合器、掛擋、掌握方向盤,就像開動真的汽車一樣。運輸連高指導員聽了三排長的匯報,在全連軍人大會上表揚雷鋒刻苦鉆研技術的精神。

一個月后,經(jīng)過考核,雷鋒成了一名合格的汽車兵。

五月間,連隊決定把雷鋒從新兵訓練排調(diào)到二排四班,交給他一臺13號軍用卡車,批準他跟老同志一起上工地,小韓給他當助手。

雷鋒開卡車上工地時,更加小心謹慎。

一次出車前,雷鋒和助手小韓在檢查車輛時,發(fā)現(xiàn)一個豆粒般大小的火花塞帽不見了,找了半天也沒找到。

小韓著急出車,便找來一個新的火花塞帽,說:“把它換上,趕緊出車吧,今天任務很重!”

“任務重也不能這樣走。”雷鋒有些生氣地說。

接著,雷鋒又斬釘截鐵地說:“不找到這個火花塞帽,我們決不能出車。”

小韓見雷鋒這樣堅決,只得跟他一起將車輛機件拆開,細心查找,終于在汽缸里找到了火花塞帽。

這件事使小韓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知道如果不是雷鋒堅持要找,這車非出事故不可。

點擊獲取下一章

手機版